第五十三回 吾名师十四
南国的北部有两座重镇,一曰“天虞”,一曰“鹊”。它们与西北部的柜城、招摇城连成一条长长的防线,构成了南国的第一道防御,掩护着身后蜿蜒起伏的赤岭,史称“天南连壁”。 从十三州的概念上划分,天虞城在江右,鹊城在江左,不过相去不远。江左与江右是比较特殊的州,它们与北国南部的言州一样,位于大国州的中央地带,因此都被割去了一部分,合成了皇帝统辖之下的司隶。十三州概念形成的时间远早于“五邦”,因为“五邦”分治是公孙三世帝确立的,而十三州则是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地理名词。 大国州的这些重镇,大多原先都是“一城一国”乱世时期的小国,它们由豪族统治,相互之间常有争斗,后来就演变成了土地兼并战争。随着豪族兼并的愈演愈烈,最终强大的公孙氏统一了大江以北,与江南姜氏构建起的南联盟展开了南北之战,此役几乎动员了整个大国州的所有力量,史称“大国州合战”。但是南北两方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公孙氏不断兼并其他豪族,采取集权的形式,已有了帝国的雏形,因而也有人认为该时期的北方应称为“北帝国”。而南方则相反,姜氏推行的是合纵的策略,即打着“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口号,把公孙家还来不及吞并的江南诸姓统合起来,歃血为盟,形成军事共同体。 这场仗打了七年,以公孙氏的胜利告终。 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大江以南,实力最强大的姜氏名义上是南方的盟主、总指挥,但实际上诸姓之间本就互有仇隙,彼此多有猜忌,并不团结,表面上联合起来,实际上同床异梦,各怀鬼胎,初时尚能一致对北,到后来对姜氏的命令多有阳奉阴违之举,各自为政的情况多不胜数。虽说公孙氏进行了大量的策反、分化工作,但究其根本还是姜氏一族的理念过于理想化了。公孙氏注重征伐吞并弱国,对外扩张,姜氏却只想与邻国保持友好,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忽略了人口和土地的重要性,两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输赢。 史书记载,公孙同君临天下后,把俘虏到的姜氏族长姜玄传唤到了面前。两人谈了一夜,第二天姜玄被释放了,不但不用做阶下囚,还一跃成为江左、南州两个州的知事,也就是最高长官,负责镇压南蛮。有人说,公孙同钦佩姜玄的人格,爱惜姜玄的才干,所以不忍心灭掉姜氏。实际上,公孙同更多考虑的是让姜氏去稳定南方,因为北方诸多蛮族频繁侵扰大国州,他实在是腾不出手来对付南蛮了。为了表示诚意,公孙同不顾诸臣的反对,没有让姜玄留下任何人质,直接就派人把姜玄送过江去。 面对放虎归山之举,姜玄倒也是个君子。他感念公孙同之仁恩,回到江南后也没有反叛,反而不遗余力地对付南蛮,最终扫清了箸州,帮助公孙同奠定了整个帝国的版图。凭借这样的功绩,才给子孙博得了一个世袭的异姓诸侯——镇南将军。 现任镇南将军姜昭现在正卧在一张藤制的摇椅上,不停地前后摇晃着,生着闷气。 让他生气的人是贺峥。 君臣二人当着国相洛中平的面,大吵了一架。起因是贺峥不愿意领兵去打叛军,却给不出理由。这让姜昭无法接受,认为贺峥有意违逆自己的命令,因此诘问了贺峥几句。贺峥有个怪疾,若被人追问、批评,极易动怒,一怒则浑身如受火烤,脸腮莫名红痒,然后怒火更旺,难以抑制,即使面对主公,也压不住一肚子火气。于是二人便在偏殿内争执起来,洛中平居中调停,才勉强把二人劝下去。末了,贺峥甩下一句“按你们意思办便是了”,就匆匆离开了镇南将军府。 尽管是三天前发生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姜昭还是愤懑难平。他本不是个气量狭小的人,但贺峥此人确是过于莫名其妙,着实让人讨厌。 洛中平前来参见将军,轻步来到面前,见将军闷闷不乐,便道:“将军可还在生贺司马的气?” “正是。”姜昭倒是直言不讳,“此人真是岂有此理!他不肯剿匪,把缘由说了便可;不肯说,反倒发起火来,真是莫名其妙!” “司马一贯如此,将军又不是不知道。眼下南国猛将还得数他第一,兵家之事仍需倚重他,小不忍则乱大谋,将军就且忍着些吧。” 洛中平头上乌帽顶的饰物有两尺高,活像一块黑色的笏板,几乎成了他的个人象征。他的衣袍极其宽大,两幅袖子几乎碰到地面,布料与剪裁都很死板,穿在他身上却反而显得笔挺鲜亮,。 “难不成我南国无人!?”姜昭揉了揉肚子,苦叹一声,“唉,由他去吧,这几日气得本将军食龙rou也无味。” 洛中平自袖子里取出一个锦盒,笑道:“恰好臣给将军进献之物,便是开胃的山楂丸子。特意让人从司隶买回来的,将军不妨尝尝?” “甚好、甚好!知我者,唯洛相也!” 姜昭笑着呼喊侍从:“来人啊,看茶!要铁观音,再来几份茶点。” 二人移步别处,喝茶讨论政事,按下不表。 -=-=- 细雨中,一辆马车飞速掠过官道,向北驰骋。没过多久,这架马车就迎头遇上了五百骑兵,正是汉开边带领着的首辅亲军。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汉开边,护卫他左右的则是墨城率领的第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