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之木神系统在线阅读 - 真实的秦朝(3)大秦平日所食

真实的秦朝(3)大秦平日所食

    二:鱼类及菜类

    鳖是先秦时的美味,有海产和淡水产两种。《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曰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郑灵公与公子宋因食海龟而起冲突,可见是难得的美味。

    《诗经·大雅·韩奕》记载西周时韩侯觐见周王后,在返国之时,“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觳维何熙鳖鲜鱼。“说明鳖和鲜鱼在大型的燕享上也是美味之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说明普通人在市场.上就可以买到鳖吃。

    蔬菜,先秦时期,蔬菜称为“蔬“或“蔌“。《尔雅·释器》:“菜谓之蔌。“见于文献记载的主要有:昌本,又称昌歇,是一种水革;深蒲,也是一种水草,刚生出的嫩叶可食,长成可织席;韭菜;芹菜;蔓菁,即大头芥菜,俗称芥菜疙瘩;莲藕;水葵;秋葵;竹笋;生姜;葱;山蒜;白菜等。早在半坡遗址,曾在一个葫芦里发现白菜的种子。可见白菜是较早栽培的蔬菜。此外,由于当时在人们的生活中采集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野菜也是较为主要的蔬菜,如:仅见于《诗经》的野菜就有荇菜,是

    水生草本植物;卷耳,野生草本植物,今称苓耳;苯苜,野生草本植物,即车前子;荼,野生草本植物,今称苣荚菜;荠,野生草本植物,今称荠荠菜;茗,野生草本植物,又叫山葱;蒿等l30多种,有许多野菜今天已无法考证其名。不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植物的利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野生草本植物被培植成为今天的蔬菜。

    三:先秦时期的水果

    《礼记·内则》谈到了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山楂、梨、菱、棋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梨、橘、柚、祖等;《战国策》中有桔、柚、桃等,种类很多。春秋时有地名称为“桃林之塞“,想必是种有大片的桃树。

    当时人们吃某些水果,已有比较独特的吃法,《韩非子.夕}储说左下》记载:“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也,以雪桃也。‘仲尼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菔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蒇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可见,当时人以黍饭洗桃已成习惯,而且祭祀时是不用水果的。

    四:酒类

    至周代,酿酒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周礼·天官·酒正》云:“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一般认为“五齐“是指酿酒过程中的五个阶段:“泛齐“是指开始发酵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作为原料的谷物随之泛出水面的阶段;“醴齐“是指酒精已经产生,可以嗅到酒精气味的阶段;“盎齐“是指酒中的气泡增多,颜色开始变化的阶段;“缇齐“是指颜色转为红赤,气泡开始沉降的阶段;“沈齐“是指酒糟下沉,酿造接近完成的阶段。“三酒“则是指对酿造好的酒进行不同的处理,“事酒“是尚未分离出糟粕的酒;“昔酒“是酿造好之后继续封存的陈酒;“清酒“是将渣滓过滤之后的酒。如果从酿造原料来看的话,酒主要有三种:用黍蒸饭酿成的叫酒,就是后世所谓的黄酒,这是人们曰常饮用的酒;用稻蒸饭经一宿而酿成的叫醴,就是后世所谓的甜酒,这是贵族们在较隆重的场合使用的酒,如《左传·庄公十八年》:“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即在燕飨时,用醴来相互敬酒。但由于醴中有渣滓,所以“只是给嘴里啐一下,不是给喝的“①;用租蒸饭酿成的叫鬯,即后世加有香料的白酒。因鬯是嘉酿,主要是王

    “室用来赏赐有功劳的臣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献楚俘于王......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旅弓矢千,柜鬯一卣,虎贲三百人““。可见,酒在周代也是十分重要的物品。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酒都是酿造时间短,并含有杂质的薄酒,酒精含量一般较低,大约在30%左右,还没有后世的““老窖““、““陈酿““等烈性的烧酒。因为酒中有杂质,所以古代的酒如果放的时间长了,酒就会变质、变酸。《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记载了著名的““狗恶酒酸““的故事,““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云:““酒醴酸,不胜饮也。““

    曾有人认为酿酒业的发展,势必造成粮食的浪费。这是从今天的观点出发的。实际上,先秦时期的酒是不过滤的,喝酒时是要将渣滓(酒糟)一同吃下的。因此,并不会造成粮食的浪费。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于酒的喜好程度是很高的。商人对酒的嗜好自不必说,周人在饮酒方面也是嗜酒如命的,这从《仪礼·燕礼》的献宾、酬宾、旅酬、无算爵等仪节表现出的觥筹交错,就可以想像出来。《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就描画出贵族们在燕礼上酗酒作乐的场面:

    宾既醉止,客人们已经喝醉啦,

    载号载呶。有的呼喊、有的喧哗。

    乱我笾豆,把我的餐具都打乱,

    屡舞馓傲。舞呀舞得歪歪斜斜。

    是曰既醉,这叫喝酒喝醉了,

    不知其邮。啥错误都不知道。

    侧弁之俄,歪着皮弁斜样子,

    屡舞馐馐。舞呀舞得不停止。

    既醉而出,醉了他就出去了,

    并受其福。你也好来我也好。

    醉而不出,醉了他还不出去,

    是谓伐德。这就叫做败德了。

    饮酒孔嘉,喝酒固然是很好,

    维其令仪。礼貌秩序要顾到。①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孔子云:““惟酒无量,不及乱““,劝说人们饮酒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