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皇后清穿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发生在皇帝垂询之前的讨论四

第二十三章 发生在皇帝垂询之前的讨论四

    “玛法,若我与太子年岁相当,哪怕年纪再大五岁。在我这个年岁进宫,我手边就当今圣上也会给很多得用的人。可是,现如今的情形您清楚,我除了咱们家能用的,不会有人可用。”长孙终于提出了对家族的要求。

    “玛法,从另一方面来说,若是我忍几年,徐徐图之,收拢一些人,本也是可以的。可是玛法您一定清楚,对葛尔丹的最后一战,怕是就在眼前了。朝中的战事,怕是马上就是最后一战了吧。等这一波军功完结,诸阿哥就全部在京呆着了。这期间,恐怕就算我想慢慢来,太子这边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做吧。”

    “最后,玛法,太医院的太医对我身体的判断您相比也清楚。若太子头脑清楚,头三年,我是不会有子的。唯有一个新的利益结合,打断原来的局面,才能保孙女和太子在紫禁城中的一时安宁。”长孙说出了最重要的一点。

    **女子,说到底,拼的不是**爱,而是儿女。舒和进宫选秀,因是皇帝特招,故而当时天葵未至,加上年龄小,故而也没有什么。在宫里的半年多,天天提心吊胆,身体略有亏虚。回来没多久,就落水了,更是伤了根本。

    可是说到底,还是小毛病,年纪小小,细细养上一半年,补回元气,也就没有什么。若是当时的太医坏心,不向皇上陈明利害,怕是这半年就会有人来给舒和实施催经之法了,那才是要命之法了。可是太医是皇上派来的亲信,也直说了,最好还是细细养,甚至要天葵更迟一些,方利子嗣。

    皇上听完,叫太子来商量,结果太子还能说什么,就算康熙三十三年他已经20了,可是还得说,叫好好养着吧。真真是,好不容易娶个太子妃,还是一个孩子,就更不要还要孩子这回事了。据说,从那以后,太子问舒和的病况就不那么勤了。

    当然这个消息也是不实的,只是这“据说”没有传出乾清宫,却传进了石家和长孙这里,这中间就值得玩味了。石家核心的人都是知道这个事情的。

    “舒和,你可想过,如果我们只让你一个人在宫里挣扎,石家也是能保全的。”不错,这世间还有一种无情,是对出嫁女的无情。即使舒和小姑娘即将贵为太子妃,她还是会被家族无情抛弃。

    只要切割到位,石家完全可以和太子的兴衰荣辱没有任何关系。这才是长孙要说服的华善的最重要的症结——我能带给石家什么好处?这种好处必须可以大过目前的现世安稳,荣华绵长!

    “玛法,我们石家自归满清起,到现在已经当差的,不过四代。可是一代代,全靠子孙在外拼搏,中枢侍卫出身不少,但最后也俱是外放谋缺。是以,我们家连奴才都比别家懂得多。四爷爷家那对门上的双胞胎,何以大考也不弱,就是他们父亲虽着四爷爷走过一次外边,连西南土族的帖子都看得懂。”

    或许是下面的话难以启齿,但是长孙还是接着说:“可玛法,满府的富贵与荣华,就要靠代代人刮地皮、抽兵血、谋家财,玛法真的不想变?”

    华善真真是惊怒,她没有想到自己孙女是这么看待这个家族的,是这么看着满府的荣华富贵。没有这一代代的刮地皮、抽兵血、抄家灭族,哪里有她今天的太子妃?哪里有着一遍遍的皇恩浩荡?

    自己的这个孙女看来真真是想把天捅破了,可就是这样的抱负,再加上这般不弱的洞察力,这般谋划,她要是慢慢做,自己做,这也能保不齐给做成了。可是她还是要告诉自己,是年轻不够谨慎的表现吗?不是,那她为何要说此事?

    而且,她说错了吗?

    “舒和,玛法并没有你这少年心力,我只要阖家安康。”华善早已人老成精,并没有被打动。

    “玛法,恰是为了阖家安康,才有如此只说。”长孙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怎么会不知道没有直接的利益驱动,而且还是直接的现时的利益驱动,是不会有对改变的支持的。

    说白了,大家宁可瓦全,也不会去触碰那些可能玉碎的事情。或是说,大家宁可跪着慢慢等死,也不愿承担站起来的后果。

    可是若要能让他看到即使这样,也会瓦不全,死亡也在眼前。而且只要变一变,就有可能玉全,也有可能站着生。你说他做不做?

    而改革最难的一部分就在于此。那些早前深受其害的,只要一点生机,他们都会牢牢抓住,不需要鼓动。那些早前利益最多的,他们说什么都不会变,因为人家本来就站着生。

    唯有中间力量占据最大的华语权,他们可以在原有体制中获利,也有损害,却是整个制度的基石与具体执行人。他们变,整体才是真的变。而石家就是这样一个中间力量。

    “玛法,孙女此次得封太子妃,阿玛调任回京任正白旗汉军都统,,应是圣上希望咱们家来经略正白旗,使得正白旗诸人慢慢回归朝堂,至不济也能在太子临朝之后,成为朝廷的中坚力量。”长孙知道现如今是说服玛法的最好的机会,所以一字一句都要斟酌。

    “可玛法是否想过,咱们合族究竟能不能变成京官家族?以及未来几十年这些外放的叔伯们,和可能成为外放官的兄弟们,还能不能坚持现在的清净自守?”这是长孙提出的询问很现实。

    这一点华善也必须赞同,皇上自己对两黄旗的掌控,经过这二十多年,已经非常牢固。但同时,两黄旗对中央地位的侵蚀也逐渐不被圣上容忍。所以正白旗被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怎么用,恐怕连皇帝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一方面,正白旗不论是主子还是包衣,多是外放。图曹李孙三家在江南的经略,又如石家,多是一些刁民之乡,更借助的石家的狠心决绝。这些人调回京,这些地方要怎么办?换个人去,恐怕只能贪酷,而完全不能安抚地方。而且这些人调回京,许以要职,是必须的,可是京缺有多难,暂且不说,现如今占据要职的,必不愿退让,那么新一轮的上三旗斗争势必立马展开。

    可是不谋京缺,外放这事似乎也越来越难了。

    今上固然有雄才大略,可是自其亲政起,就天灾人祸不断,正白旗整体谋缺外放,固然是其在摄政王死去后的蛰伏,也有圣上的安抚之意。毕竟到外边做土皇帝,要好过在京城斗成乌眼鸡,然后死伤一片。

    本来外放就给中央交赋税即可,以前不安定,经常有各族人民反抗高压统治,一方面杀了不少人,人丁不多,需要上交的赋税本来就少。另一方面,抄家灭族是家常便饭。来源比较丰厚。

    可这些人安定下来以后,人丁上升,还不能随意捕杀富户。不说每年的赋税会不会因为灾荒有所减免,仅仅每年如蝗虫般增加的人口,就已经要求每年所交的赋税一年年上升。

    而更大支出在于:每年的三节两寿要挖空心思上献宝物,还要给京官中的至少部级官员送冰敬炭敬。更不要说暗地里要送的。

    石家这几年还不显,可是为什么嫁舒和还需族中添产,就是因为石文炳这些年已经支大于出,又换了两个地方,新建总是最花钱的。不拘是浙江还是福建,多呆两年,都可以走走商贸,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只是这一回调,权大了,钱也少花了,但是之前花的用处似乎就不大了。

    当然若是能狠下脸面刮地皮,石文炳还是能累积一大批钱财的。可是从石廷柱到华善到石文炳似乎都不善于此。不是说他们没做过,而是说他们的吃相向来别人看不到。当然这也是舒和小姑娘最后能成为太子妃的重要原因。

    然而开销越来越大却是不争的事实。石家石文炳是回来了,可是石文晟、石文英等文字辈的五六人错眼不见就得外放了,更不用说富达礼那一辈该怎么弄。除了世袭的五个佐领,每家还能出一个侍卫。余者都要谋缺。他们家世代武人,最好还是侍卫、统领一类的武职,科考其实也行,但是考出来也得候缺。

    这要付出多少钱,各家心里其实都有数,这次奴仆大比中,最后一试各家对铺子掌柜类的人才争夺是最强的。不论是把牢自己家的人才不外送,还是相中其他家的,去求着匀过来的。

    华善宦海沉浮几十年,太了解了,从来只有有钱的清净自守,从没有见过缺钱的安然自度的。一旦缺钱的迹象稍稍明显,那家里的男男女女能来钱的办法恐怕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就像他的四弟跑到两广任总督,也掏了几家商户的老窝。一方面固然有震慑众人之意,可是自家人不说假话,另一方面恐怕就真的是为了谋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