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列西安共和国第十二章 裂痕(五)
埃兰德岛远征的参与者们,在各自的国家中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关于联合军的成就与攻克梯林的记述也被诸国学者编写出来,形成了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的基础,如《梯林事记》和《旧年战争始末》。人们在各地捐建了一大批纪念建筑,这也让联合军的功绩得到了他们后代的铭记。 来到新家园的联合军战士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他们参与战争积累下的政治资本,有很多人获得了同胞的隆重欢迎,他们希望分享这些战士的荣光。在新生活开始的最初几周里,黎克穆特的法塔赫大公先后让自己的三个孩子与联合军的主要领导人或其子女成婚。他的继承人——胡塔林王子,娶了博蒙的副手阿利克斯之女。大公的另一个儿子菲普则娶了林斯拜海军总帅雅顿之女,但实际上这位总帅在先前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再怎么往好里说,也乏善可陈。 然而也不是每个人都因为这场战争而获益,霍卢德和他的亲密盟友就在诸多记述中备受讥讽,被刻画成叛徒和跳梁小丑。而更多的联合军战士甚至没能见证他们的家人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安身立命。尽管很难确切估计战争期间到底有多大伤亡,但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在去往埃兰德岛的途中就死去了,或是虚弱而死,或是饥饿而死,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把半途脱离者计算在内的话,或许有多达四分之一的人没有抵达这场征途的终点。对于留在旧大陆的亲人们来说,不清楚所爱之人的命运如何,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位叫海因瑙的希姆斯人的妻子艾达听说自己的丈夫在随同第一支联合军军官团回到旧大陆的途中失踪了,她因此备受打击。有消息说他已经被杀了,又有消息说他被俘虏了,还活着。穷尽了各种调查手段之后,艾达还是拒绝放弃希望,亲自出发前往埃兰德岛寻找自己的丈夫。很不幸,这只是这一时期发生的众多悲伤失落故事中的一个,对于所有人都是如此。 在活下来的人中,博蒙获得了最为突出的地位。他在战争期间的事迹,尤其是他攻克梯林的功绩,让他成为了远征的伟大象征。有关他在对阵共和国军时表现出的果敢坚定的传说,甚至让他在敌人之间也成了传奇人物。很多故事绘声绘色甚至夸大其词地描述了他在攻陷梯林之后的事迹——他被共和国军的间谍俘虏,在被囚期间秘密与联合军同伴联络;他机智地策反了关押他的敌人,从而脱身;传言说,米列西安人称他为“希姆斯的智囊”。 战争不了了之后出现的对博蒙及其征战事迹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希姆斯人及其同盟者的事迹》这部作品的广为流传。作者显然亲身参与过这场战争,很可能是希姆斯海军部的参谋。这部作品在自那以后的两个世纪中都异常流行,其主角就是博蒙。 博蒙在那时已经不仅仅是参加了这场成功远征的一员,而且成了其中涌现出来的无可争议的英雄。他比其他各位领导人都更为出名,比起各位同僚,他的功绩得到了更细致的刻画和传播,获得了更广泛的赞誉。尽管他时常表现出对于联合政府的敌意以及破坏合作的态度,但这一切却无损他的万丈光芒。 博蒙在十一月抵达成为了联合首都的克斯特后,立即受到了联合政府高层的接见。在公开的社交场合中,博蒙自称为“梯林总督”,这成了他在实际担任该职务之后经常使用的高贵头衔。其他国家的权贵纷纷效仿,一时之间,联合诸国政府中都多出了许多“总督”。博蒙大受欢迎,而最重要的是,他还没结婚,于是被世间看作最佳的婚配对象。 各路待字闺中的女性权贵们很快就纷纷涌来供他挑选,但其中有一个本不该出现在这行列之中,她就是霍卢德之女,康斯坦娜。当时她已经和其他人订婚了,但博蒙的魅力是如此之大,乃至于康斯坦娜很快就抛弃了自己的未婚夫,慌忙宣称其并非良配——尽管人们并不清楚他到底做了什么导致自己被抛弃的事情。众所周知,霍卢德在先前是博蒙的死对头,但他却出乎意料地支持女儿的行动——如果能通过联姻来化解两人的矛盾,他当然是再高兴不过,所以也很急切地乐见其成。
博蒙也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娶这位女人,毕竟她的父亲掌握的实际权力虽然不多,但终归是联合政府的高官,对于联合诸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十二月,豪华的婚礼仪式在克斯特大教堂举行,参加的人包括联合诸国的显贵与博蒙的战友,其中就有曾与博蒙并肩作战的亲密盟友,以及更多希望这样做的人。 博蒙此时的运势已经变得无法阻挡。早在婚礼之前,他就已经开始着手为进一步扩张做准备。这一次,他真正获得了霍卢德对其行动的支持,还有联合政府这面“大义旗帜”,以及一个帮助他赢取各方支援的外交使团。据一位当事人说,促使联合政府支持博蒙的原因,是他们认识到了博蒙作为敌人的可怖以及作为盟友的价值。但更为可能的是,这些只是表示他们对希姆斯联邦的支持——意图分化博蒙所属的阵营。联合政府不可能全然信任这个曾经背叛过他们的人,因此他们给予博蒙的支持应该从支持希姆斯联邦的角度来加以看待。 而另一方面,随着博蒙日益膨胀的权势,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此感到不满。他的野心实在露骨,其本人几乎从不加以掩饰。因此尽管博蒙的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完善,也得到了规模空前的支持,但他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将会四处碰壁。无论在军事角度,还是在政治角度,博蒙都难以再复现之前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