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在线阅读 - 第142章 二篇半《尚书》佚文

第142章 二篇半《尚书》佚文

    接下来,杨赐又考校了吴咏几句《尚书》里的名句,吴咏都一一从容应答上来,这让杨赐频频点头认可。

    他没想到吴咏小小年纪已经对《尚书》有这么深刻的见解,本来他还担心吴咏是乡野来的,没接触过经义呢。

    如今看来,他年岁虽比天子小,但学识却比天子高深得多。同时他心里不由想到:或许太傅和三公同意吴咏当天子侍读,就是为了激励天子学习吧!

    吴咏可没有多余的想法,其实他之所以能从容应答,觉得应该是杨赐放水了,因为他考校的都是《尚书》里比较出名的章句。

    比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视远惟明,听德惟聪”,“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等等,这些也是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初中生都能答出来。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他疯狂读书学习,但也不可能吃透《尚书》全本。今日能有如此表现,完全是取巧了。

    两人这样一问一答,天子刘宏也觉得十分有趣,忍不住开口问道:“吴咏,你既然作为天子侍读,你来说说天子如何治国治民?”

    他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吴咏年纪比自己小,又得帝师杨赐夸赞,就想看看他是否对治国有独到的见解。

    杨赐和吴咏都是一愣,他们都没想到刘宏会在这时提出问题。

    杨赐想了一下,随即也开口对吴咏说道:“天子既然问询,你跟随本心回答便是。”

    “喏!”两位大佬都开口了,吴咏哪敢拒绝啊,接着开口道:“杨师先容小子想想!”

    这个问题是得好好想想,时下不比后世,大家可以言论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此时一个回答不好,轻则遭到天子厌恶,重则杀头都有可能。

    按照后世人的想法,治国无非就是法制,治民无非就是法规,只要不违法,无论做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时下比较看重的汉代社会,这样的回答,极可能被视为大逆不道。

    因此吴咏想了下,才开口道:\"小子愚钝,对治国治民不甚了解,但厚父曰:天命不可湛,斯民心难测。民式克恭心、敬畏,畏不祥,保教明德,慎肆祀,惟所役之司民启之。桀其亡,剠,乃弗畏不祥,亡施于民,亦惟祸之攸及,惟司民之所取。今民莫不曰余保教明德,亦‘鲜‘、‘克‘以诲。\"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命不可猜,民心难测。天子要克己、敬天、谨慎,警惕jian邪之人,奉祖宗之成法而施德政,祭祀祖先,约束官吏。夏桀之亡,在于其为人暴虐,而亲近jian邪之类,不顾民生,民于灾祸中哀号无告,官吏还大肆搜刮。而当今之天下,都说我们遵循了先圣王的教导,施行德政,以自新、自制为教。

    其实这在后世人来看,就是一个万金油的说法,没有什么具体的施政措施,但时下的人就吃这套。因此刘宏听完,不禁夸赞道:“此言大善!”

    接着,刘宏又看向杨赐,见他眉头紧锁,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杨师为何如此模样,可是吴侍读说得不合心意?”

    杨赐这才醒悟过来,此时他也没心思回应刘宏,而是面色严肃地问吴咏道:“你刚才所言是从哪里看到的?可有全文?”

    吴咏这时也反应过来,上面所言是后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收录的一篇,名为《厚父》,据推测应为《尚书》佚篇。

    但他可不敢这样说,因为时下《尚书》在官学的地位非常高,他若说《厚父》是《尚书》佚篇,估计非被天下人喷死不可。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

    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另一种说法认为\"尚\"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

    据记载,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时人推举秦博士伏生,但当时伏生已经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由伏生口授,晁错笔录,传得二十八篇,被立于学官。

    到了汉武帝时,民间得《太誓》一篇,合伏生所传的二十八篇为二十九篇,故《史记》、《汉书》的《儒林传》中说《尚书》为二十九篇。不过后来这篇《太誓》被马融等人发现为伪作,遂废,仍为二十八篇。

    吴咏从这几个月翻阅的杂书得知,实际上汉初还保留有不少的古《尚书》篇章,远不止二十八篇,但是根据当时的规定,只有有师说的才能被立于学官,无师说者不得立,晁错笔录的这二十八篇因为有伏生的传授,故得立于学官;其它残存的篇章因为没有师说,故而不得流传。

    传说西汉景帝程姬之子刘余封为鲁王后,为扩大王府,侵占一部分孔子旧居,在屋壁中发现暗藏的《尚书》,因其字体远在先秦,时人称为蝌蚪文字。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以伏生所传校定《尚书》,多出十余篇,时人称之为《古文尚书》。

    而伏生传下的二十八篇,因为是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当时的古文《尚书》,故称《今文尚书》。

    后来孔安国将《古文尚书》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一直未能流布民间。

    这也是吴咏不敢轻易回答杨赐问题的原因,因此,他思索一阵,才装作有些尴尬地挠挠头道:“天子当面,小子不敢妄言!这是小子在太虚仙境中无意之中听得。”

    接着,吴咏便将全文口述一遍,“王监桀迹,闻前文人之‘恭’、‘明德’。王若曰:厚父!我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

    其实《厚父》是商汤嫡长孙太甲与贤人厚父的问答。全文虽只有短短数百字,但内容丰富,文辞典雅,富于哲理。

    这也是吴咏在家读《尚书》时,无意中回忆起的一篇。

    后世的时候,每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面世,可都是带来极大的轰动,吴咏也曾拜读过,对其印象最深的就是证实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是后人编撰的,而不是先秦时期的典籍。

    杨赐在吴咏开口时,便已经准备好了毛笔和空白竹简,等吴咏口述完,他直勾勾地看着誊录好的文字,久久无语。

    此时刘宏也忍不住心中好奇,从上首位置走到杨赐身边,学着他的模样,盯着矮案上的竹简,仔细观看。

    吴咏看着他们这样,不禁有些无聊,便观察起华光殿内的建筑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杨赐回过神来,看到天子在身边,急忙告罪。

    刘宏摆摆手,示意他无须在意,然后开口问道:“杨师何故如此,只是一卷篇章而已!”

    杨赐摇摇头,“此篇章颇似《尚书》,老臣遍读古今文《尚书》,其内容早已熟记于心,并无篇,因此老臣怀疑此篇应为《尚书》佚篇。”

    “杨师此言当真?”刘宏此时也被镇住了,他可比吴咏清楚这《尚书》佚篇的价值。

    时下很多经学世家,都以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家,若是听到突然多出一篇《尚书》来,天下都要为之震动了。

    因此他看向吴咏的眼神极其诡异,让吴咏莫名其妙打了个冷颤。

    “应该错不了,老臣记得《孟子·梁惠王下》中有此篇的引入!”杨赐此时也十分激动,这可是一件足以能改变儒学状态的大事件啊!

    随后他又想到什么,紧张地问吴咏道:“除了此篇,你可还听到其他篇章?”

    吴咏想了想,后世清华简能确定下来的《尚书》佚篇只有三个,分别是《保训》、《厚父》和《封许之命》,也是巧了,他竟然都能记得内容。

    因此,吴咏本着要来就来次大的,一篇不如三篇影响大的原则,开口道:“杨师既问,不敢隐瞒,小子还记得两篇,其中一篇还遗忘了一些文字,之后便不知道怎么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了。”

    “大善!”杨赐听到吴咏还记得两篇,便大喜过望,其实他对吴咏也没有很高的期待,毕竟他年纪放在那,能在这次机遇记住一篇已经是难得,没想到他能记住三篇的极限,就是成年人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记住。

    接着吴咏便将《保训》和《封许之命》口述出来。

    “隹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恐坠保训……”

    这是《保训》的内容,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家训,乃是周文王嘱咐周武王的。

    大致内容是:周文王在位五十年的时候得了重病,他预感到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担心没有时间向其继承人传授宝训,戊子这一天,他自己洗了脸,第二天他把太子发找来,对太子发说:

    “我的病已经很严重了,担心没有时间对你加以训告。过去人们传承‘宝训’,一定要把它背诵下来。现在我病得这么重,你一定要把我说的话记下来。要恭敬做事,不要放纵自己。”

    “以前舜出身于民间,亲自参加劳动,舜就去求取‘中’,能够自我省察,将事情做好。舜获得了‘中’后,更加努力,毫不懈怠。舜的行为得到了尧的赞赏,尧就把自己的君位传给了舜。”

    杨赐誊写好这篇《保训》,当真是喜爱地不得了,拿在手中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天子刘宏不停催促,他才放下竹简,继续让吴咏口述下一篇。

    “……越在天下,故天劝之亡斁,尚振厥德,膺受大命,骏尹四方……”

    《封许之命》是周王朝分封许国的文书。受封的许国第一代国君,名为“吕丁“,即吕氏名丁。

    大意是吕丁因参与了伐纣的战事,立有大功,周成王对他进行了封赏。

    后世这篇简文出世时共有11支简,每支22至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

    “真是难得的奇文啊!只可惜,是个残篇!”杨赐叹息一声,随即对刘宏拜道:“请天子速派人通知朝廷诸公,有二篇半《尚书》佚篇出世,请诸公一同共举盛事。”

    “大善!”刘宏对于这样的热闹事,很是上心,因此他一边吩咐谒者去通知,一边让侍从准备启程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