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东南亚(四)
随着创作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两书的流传。 以及蒙族统治期的到来,这一能够最大限度淡化个体原有身份、年龄、阶层背景等因素的统战形式。 不仅在理论上有了可供参照、引用的“典籍”,包括关羽这个“偶像”,更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 事实上,在宗教及至后世政党的发展史中,内部个体在身份上的平等,都是迅速获取群众基础的利器。 比如绿教教义中,认定绿教皆兄弟的理念,就使其成为了扩张最为迅速的宗教。 甚至以此理念,在印度教及种姓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南亚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信徒。 又比如在20世纪初,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崩塌之际。 国、共两党都选择了“同志”这个更据平等意味的称呼,来塑造党内的人际关系。 回到洪门的问题上来。 既然已经说了洪门,那自然也就不免再提一下后来与之并立的“青帮”了。 由于“青帮”的出现,洪门也经常被外界称之为“红帮”,以便与之对应并统称为“青红帮”。 其实从洪门的组织原则及文字的本意来说,“洪门”之称会更为精准。 这里所说的“门”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标准,一个帮派只要认可以“反清复明”。 或者说“恢复华夏”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即可跨进这个“门”里成为组织的一员。 反观青帮,在组织架构和原则上则要严格的多,也要“传统”的多。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青帮成员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以“兄弟”理念为基础,而是与父子相传类同的“师徒制”。 每一个进入帮会的成员,都要找一个师傅拜入门下,并且位列相应的字辈。 这点,对黄、杜等旧s海青帮和常凯申的关系,大家就能理解了。 比之师徒制更为模仿血缘纽带,突破传统宗社扩张瓶颈的做法,是收“义子”行为。 在《三国演义》及《水浒传》这两个民间帮派圣典中也能找到例证。 比如将关平设定为关羽的义子,实则可能是亲子。 这一做法的历史,要远早于结拜异姓兄弟的形式。 类似后唐李克用蓄养“十三太保”,其中12个是养子以为爪牙,历代宦官收养子以为外援的做法不胜枚举。 不过这种做法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局限性还是太大,最起码在做大帮派之时,不如师徒制门槛低。 后者只需在强化“师徒如父子”的信条,并在组织架构中注重长幼尊卑之感,便可收到如宗社组织一般的稳定度。 总的来说,以“师徒结构”凝结起来的组织,是对传统宗社组织的一种模仿和变通了。 其横向扩张力度上不如“兄弟关系”统战而来的洪门。 由此江湖上也有“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之说。 不过凡事都是利弊共存,青帮覆盖范围虽远不如洪门。 但其却因金字塔型的结构,在组织上更为严密,也更有执行力。 青帮之所以做出了和洪帮皆然不同的选择,在于青帮诞生的地缘背景有很大的不同。 与洪门靠“反清复明”政治理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同的是,青帮的诞生缘起于一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