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形势突变
政客的话历来不可靠,谁相信谁是傻子。 张治中等前方指挥官,向南京军委所提交的报表如下,歼灭日军一万二千多人,其中现役海陆军七千六百余人,由日侨组建的义勇军五千余人,而华夏自身的损失极其惨重,军队伤亡为一万五千人。 另外,百姓的伤亡为七千六百余人。 老蒋等人看到这个数据,真是既喜欢又悲伤,九一八事变时,数千日军就能占领沈阳,数万日军就能吞并东三省,而在长城会战时,数十万华夏军队,打不赢数万精锐日军。 真是无能之至,丧权辱国。 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仅凭五六万华夏军队,就能歼灭了一万多日军,虽说是有些运气的成分,但无可非议的是,华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嗯,至少是阶段性的彻底胜利。 看来距离抗战胜利并不太远了。 当这份内部战报,传到刘少将手中时,他也激动不已,历史已经发生变化了,于是很慷概的拿出了大洋与法币,请芜湖机场内所有官兵喝酒,并扬言不醉不归,然而酒会还没正式开始,就被南京的宪兵们请去喝茶了。 某人只好去禁闭室内醒酒了。 将此战伤亡往小的说,南京也是有苦衷的,一则希望中日大战就此打止,不要继续再扩大了,哪怕真需要华夏牺牲一点国家利益,才能换取中日之间的和平,老蒋等人也愿意这么干,华夏实在是太弱了。 第二,是给彼此一个下台阶,希望中日仇恨,不要越结越深。 最后,才是给自己一个面子,因为只有将敌人的损失说小了,才能突出华夏损失较小,信不信就看智商了,反正老百姓又搞不懂。 总的来说,此次收复日租界之战,中日双方都损失惨重,只是双方都不愿意挑破罢了。 于是日军干脆再不要脸一点,声称此次虹口(驻沪日军所在地)战役,日军只有二千多士兵,外加千余义勇军,在十多万敌军的围攻下,直到弹尽粮绝,才不得不接受英美之和平建议。 虹口战败的原因是,大川内传七少将玩忽职守,竟然私自丢下部队,在横滨的艺伎馆中买醉,而谷川清中将太过喜欢海军,将司令部设在龙骧号航空母舰上,导致在8月20日夜,驻沪日军群龙无首。 因此在华夏军队发起突然袭击时,数千驻沪日军竟由一个中佐在现场指挥,最后该中佐为了掩护部下突围,以及数千伤员的安危,只好亲自留下来殿后,为了妇女儿童的安危,才接受了华夏军队之和平协议。 看到日军的通报时,刘亦诚也被气笑了。 日本鬼子的满篇谎言,简直无懈可击,这些数据有没有错呢? 没错。 因为日军说的是“虹口战斗”,因为到了“鬼子奋勇突围”前夕,也确实只有这一点人了。 可能是翻译的错误,将“虹口战斗”翻译成了“虹口战役”。 这下好了,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日军是从8月13日开始,到21日结束的八九天中,日军就只损失了三千多人,而十多万华夏士兵攻击了近十天,还遭到日军飞机和军舰的轮番轰炸,真实损失绝对要加一个零。 而在事后,无论华夏人也好,还是日本人也罢,绝对查不到8月20日以前的交战数据,要不就套用某将军的原话,“13日我们并没交战”,要么就是大幅度的阐述南京空战,以及中日军队的调动。 这下好了,许多人还以为,上海虹口战事打了近十天,敌我损失十比一。 口水毕竟是口水,又死不了人。 随着虹口战事的结束,整个华夏的民心士气为之一振,连华北的抗战军民都亢奋了起来,在南口与张家口一带,奋战杀敌的华夏军队,在闻讯之后,曾经一度发起了反冲锋,让日军鬼子的气势为之一挫。 至此整个华北战事出现了反复。 虹口大捷,导致华夏政府对于“和平”,又产生了莫名的期望。 自七七事变以来,蒋介石等南京的政要们,曾几次三番召见欧美的驻华大使,比如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美国大使詹森、德国大使陶德曼、意大利大使柯莱、苏联大使波格莫洛夫,与法国大使那齐雅等等,希望他们能代表列强,能出面调停或干涉中日之间的战事。 但日本政府极为傲慢,曾公开宣布,“不欢迎任何第三国的调停”。 1937年7月26日,陶德曼大使对蒋介石表示,“虽然德国愿意调停,但日本已声明不接受第三国干涉,因此调停不会收到成效”。 老蒋在无奈之际,只好向陶德曼大使表示,如果中日战争继续发展,必将导致华夏在中苏关系上,极有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老蒋有以此要挟德国出面调停的意思。 当这一谈话,被传回柏林时,柏林也感到很棘手,对日的态度也逐渐变得生硬,7月28日,希特勒指示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要他郑重警告日本政府,“希望日本,不要把中日冲突,升级为战争”。 面对德国的警告,日本政府施展了“拖”字诀。 日军重申彼此的“反共产国际协定”,阐明他们对德国的价值,同时加快了对华夏的侵略,还向德国人暗示,“中日冲突”将很快结束,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 因为日军的作战目标,是击败南京老蒋的中央军。 在他们看来,只要中央军一败,南京政府的大佬们,为了他们自己的统治稳定,只有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一途,那时即使苏联红军想插手,也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