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壮士出川
不过世易时移,如今刘亦诚司令,已是川军的三当家。 他又怎么肯让这些壮士出去丢人现眼,没说的,让尚清儿带着她的三色旗旅团,在涪城附近举行军事演习,让邓锡侯所部的八个师,轮番上阵参演受训。 反正川西铁路与陕西铁路,已经并网贯通了,只要川军将士不离开铁路线太远,一应的大炮、坦克与枪械,也能一一运抵陕西与河北战场,遗憾的是,川军之中的文盲太多,让他们用飞机、坦克和重炮也是白瞎。 难道要让川西自己出动飞机、坦克和重炮,与二十二集团军组成混编部队? 双方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以前也从没预想过这种可能性,因此在双方的协调方面,又会出现大问题。 那该怎么办呢? 刘郧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而日本鬼子也是鬼精鬼精的,飞机与重炮一旦出现早了,又容易让他们产生警觉,那样的话,反而失去了奇袭的效果。 若不让小鬼子来次伤亡惨重的战役,他绝对会心中不舒服的。 而且,在全面抗战的初期,华夏军队往往是一溃千里,无论是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还是晋绥军、川军、桂军、陕西军,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败再败,连延安的八路军,都只好暂避日军的锋芒。 因此,从转进和机动上来讲,将即将远赴千里外的川军,打造为轻型步兵,或山地型步兵,才是上上之策,刘司令也想好了,干脆让二十二集团军自己选好了。 只要他们自己选中了哪样,川西的各类轻重武器一律敞开供应。 还没等涪城的军演完毕,南京军委就发来新的电讯,“1937年8月12日,南京政府撤销国防会议及国防委员会,成立国防最高会议,确立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以蒋介石为陆海空军大元帅”。 南京军委确立了“持久消耗”的抗战方针。 其方针的具体部署为,以一部分兵力布于华北各要点,实施重叠配备、多线设防,进行逐次抵抗。 而南京方面的主要兵力,则用于华东沿海一带,重点是保卫淞沪要地,以及南京和杭州俩地,另外还打算以少量的兵力,扼守华南沿海的各个主要港口。 刘郧对于南京发的电讯,也有些漫不经心。 他刚想丢在一边时,却看到了一条小小的短讯,南京军委有意调集中德联合集团军南下。 这厮顿时就毛了,该集团军是配备精良,而战斗力也很可观,但是想将这样一个重型集团,拉去淞沪战场挨舰炮,真不知说什么好。 何况有联合集团军在,日本鬼子想快速占领徐州和郑州,就需要一副牙口好了,一旦爆发台儿庄战役,又或徐州会战之类,日军没有三五个甲级师团,恐怕都得绕着走,这可是华夏淬炼多年的甲等精锐。 此集团军始建于1934年,是中德联合研发的成果之一。 该军的司令与师长,一律由华夏军人担任,而副军长、副师长和技术士官之类的,一律由德国现役军人担任,普通士卒与军官都是从零开始整训,司令官一直是蒋委座亲自兼任,副司令一直由德国顾问团的总顾问兼任。 1937年4月,希特勒曾明文勒令“德国军事顾问回国”。 此后德国军人才不再兼任联合集团军的军官,除了一部分人真的返回柏林之外,其他对华夏有感情的人,都换了一个名目,继续留在军中担任技术顾问。 联合集团军,共有三个德械师,总计五万余人,是严格按德军的标准,所编制出来的精锐部队,是德械师中的德械师,也是老蒋嫡系中的嫡系。 由于该集团军长期没有司令官,只有代理司令官。 令很多大佬名将垂涎欲滴,而张治中、杨耿光、薛岳等人,都先后担任过此集团军的代理长官,也曾经有人变起花样的问老蒋,为什么不设司令官。 蒋委座曾微笑不语。 随后又解释为司令人选早就有了,他现在仅仅是暂管一下而已,就是不知道此人,愿不愿意担任此职而已。 当有些人还想继续追问,这个人选究竟是谁时,老蒋顿时就翻脸了,一阵劈头盖脸的乱骂,就差没当场命令军统将人押入监狱了,从此之后,再也无人敢问津此事,都暗暗将该军当成了某人的私军。 想让联合集团军南下,刘郧就不得不亲自过问了。 这厮全然不顾老蒋舒不舒服,直接发报给南京军委,让他们慎重考虑此事,如果还要蛮干的话,就是国家与民族的罪人,将来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本来刘司令还以为,南京方面要很久才会回电,不料当即就发回了复电。 命令让这厮即刻去南京军委报到,暗示蒋委座有好事情等着他,嗯,升官发财的那种,搞得某人心中有些发虚,记得岳飞当年就这样一去不复返的。 正在犹豫之际,刘司令的高参,尹沁兰夫人及时进谏。 她认为此行还非去不可,一旦无理抗命的话,世人必将轻视于他,一个人的名声就宛如鸟儿的羽毛,如果没有羽毛,又或羽毛太差,是注定走不得太远的,更别提飞起来了。 当然,若是害怕老蒋翻脸的话,不妨带上飞机和重炮部队。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何况刘司令还是送重礼之人,不但给老蒋送大炮、坦克和飞机,而且连炮兵和飞行员都带来了,这些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这个礼不可谓不“重”、不可谓不“大”。 “对了,沁兰meimei,你看本少将此去‘南京参战’,该带多少人马合适呢?” 尹沁兰白了某人一眼,这些行军打仗的事,她们些女人家又哪里知道,应该去找那些知道军事的人,比如被某人“金屋藏娇”的明月仙子。 刘郧也是一呆,嗯,若非尹大小姐提起,他还差点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