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文中子
“少爷白虹剑,白大侠,姓王,不姓白鼎鼎大名的是太原王氏,不是白大侠”闻人仲无比认真地提醒道。 武信一怔,疑惑应道:“是吗不白吗” “不会啊看着挺白啊,至少脸白啊” 杜横牛眼圆睁,憨容瓮声瓮气问道,比闻人仲和武信,更显真实诚恳。 “竖子” 王义大怒,手按宝剑怒叱,杀意凛然。 武信依旧脸色如常,微笑看着王义,明显看小丑的样子。 武梦及信武卫等,却是如临大敌,冷眼注视。特别是弘伯,只是淡淡看了眼王义,就让王义有如坠冰窟之感。 王义蓦然清醒,牙龈紧咬偏头 武信微笑问道:“闻人,知道本少爷最喜欢什么吗” “当然是美女了” 闻人仲毫不犹豫应道,随即神情古怪看向王义接道:“难道是小白脸” “错” 武信挑衅看向王义,应道:“本少爷最喜欢别人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是不是很有喜感” 说话间,武信的下巴还朝王义扬了扬。 闻人仲眼神一亮,如见神迹般高呼:“少爷这么一说还真是呐” “咯、咯” 王义拳头紧握,青筋暴露,俊脸狰狞扭曲瞪着武信沉声道:“别说本少以大欺小,武少爷可敢一战” 众人寻思,柳世阐正要开口调解 “好啊” 武信却是毫不在意地轻快应道,引得众人神情一滞。 但是,除了柳世阐,在场其他人只是邯郸城的富商大族,和武氏、王氏,差距实在太大,根本不敢贸然插手。 柳世阐歉意看向武信,满脸为难迟疑道:“这个两位” 说话间,看向王义身侧,一位束发儒袍,年约三十几,儒雅不凡的青年。 “义弟武氏和王氏是亲家,武县令更是我族烟亲,岂可无礼” 儒袍青年微微摇了摇头,不急不缓平静说道,却让人有种所说理所当然,不可抗拒的意味。 话落,儒袍青年又朝武信歉意点了点头。 武梦再次隐晦传音道:“这是太原王氏嫡系,王通,是王氏新一代的领袖人物,人称文中子,应该是炼心境高手” “王通竟是他还真是太原王氏在这个大时代的代表人物和领袖人物了” 武信心中一震,讶异不已寻思着,并郑重注目王通。 让武信意外非常的是,竟然没感应到王通的任何恶意。应该不是“轮回之眼”失效,而是王通对武信真没恶意 前世记忆,王通,字仲淹,人称“文中子”,大隋哲学家,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基本立足点则为儒学。著有中学,亦称文中子。 这绝对是隋末大时代,被严重低估和忽视的牛人 以武信所知,或许是这世界历史太短,各种知识是有,但底蕴不深。儒学并不昌盛,这也是文修难修难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想而知王通的资质 “武信见过王通公子” 想到这,武信再次让人意外地客气且隆重,朝王通拱手见礼。又接道:“王通公子是在下对太原王氏,少有的并无恶感,而且真心钦佩的人未想能在此地相见,武信幸甚荣焉” 王通怔了怔,客气回礼:“武信公子客气了不才惭愧” 顿了下,温和一笑接道:“对于武信公子,不才同样毫无恶感,还有那么一点点佩服。毕竟武信公子也不容易,而且很无辜,甚至可算受害者” “公子大义” 武信心中凛然,抱手致谢,这才是真正的文人啊 起身,态度剧变,正容说道:“但是,一码归一码在下不明不白被大批山贼袭击,损伤不小,个中缘由,大家心照不宣,就不提了在下正想找人泄恨,恕信无礼了” 话落,右手一张,眼神凌厉直视王义说道:“战吧既然开口了” 杜横会意,连忙递上“山河棍” “哎” 王通欲言又止,长叹一声不再多说。 柳世阐等在场众人,也不再多说,自觉退开让出场地,却也重新打量起武信。 短短接触,他们看得出,武信是个恩怨很分明的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欺我一尺,我还他十丈。而且顾忌不多,快意恩仇 “铿” 铿锵回荡,剑颤嗡鸣。 拔剑霎那,王义气势瞬间不同,神情肃然,锐气四射。 白虹剑之名,并非空xue来风 繁星月下,剑光如水,映衬着各种灯光,光彩炫目。 斑斓树木倒影中,身影如剑,更显剑之锐气 “好剑” 武信手握山河棍,缓缓走入场中,猛然高声赞道。 “” 心弦紧绷的观众,心思一滞,连正蓄势的王义,也气势一颤,差点崩溃 剑确实是好剑,但是,武信不是应该更重视剑势吗 “唰、唰、唰” 王义手中白虹剑一抖,锐气呼啸,剑光涟漪,剑花朵朵,显出高深剑技。 遥指武信,傲然说道: “本少高出一个大境界,武少爷先出手吧否则,会没机会出手” “用不着” 武信面无表情应道,随后嘴角含笑提醒道:“友情提示:在下不会演技,只会杀人,也从不留手” “狂妄” 王义不屑啐道,手中宝剑一挥 “哧、哧、哧” 减速如电,引动气流呼啸,状若剑气隔空斩向武信,威势凛凛。 “砰嗡、嗡、嗡” 武信手握山河棍中部,一震,颤抖嗡鸣,巨力借助长棍传播出去,一举震散躁动气流。 “这些猴把戏就别耍了难道堂堂白虹剑,就是演杂耍的吗” “狂妄” 王义眼皮一跳,惊骇武信的巨力,看似连内力都没动用。不敢再托大地顾作恼怒叱喝一声,身若白虹射出: “剑荡夕阳” 手中白虹剑撕风快斩,引动气流密集呼啸,又有数十道炫目剑光炫目,状若天罗地网,势欲荡清苍穹,绞碎一切。 “手下留情”柳世阐大惊呼喝。 “小心” 部分富商大族,大惊失色喊道,没想到白虹剑一出手就是毫不留情的绝杀。 凭心而论,在场绝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偏向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