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卞玉京
李川看到进来的姑娘,很有些意外。 这姑娘他见过,上次匆匆离开金陵的时候,他见过这姑娘一面,当时这姑娘在金陵城外的一座桥头上献唱,没想到几个月过去,竟然流落到了青楼。 万友青时刻注意着他的表情,见状就问道:“李兄弟可是认识此女?” 李川摇摇头道:“不认识,就见过一面。” 万友青惊讶了,却有些搞不明白这个见过一面究竟是认识还是不认识。 那姑娘听到了两人的话,不由瞥了李川一眼,眼里透着疑惑。 很显然,这姑娘对李川没有什么印象。 老鸨赔笑道:“玉京,给两位爷弹个曲儿!” 那姑娘很是矜持,不像是青楼女子,向两人道了个万福,在下首入座,有侍女将琴摆上案桌,姑娘试了下音,当即拨动琴弦弹唱起来。 琴音清彻,如泉水叮咚,有一种叩人心弦的味道。 李川竟有种熟悉的感觉,直到重复弹奏第二遍时,才想起来这是什么曲子。 梅花三弄,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 姑娘琴技很好,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似乎将人的感情带入了曲子之中,曲调清新活泼,似乎弹奏出了梅花的气质与节节向上的高尚品质。 一曲终了,余音似乎犹在耳边缭绕。 万友青一脸的陶醉,也不知他在陶醉什么。 曲子再好,他一个商人,又不是音乐大家,能够品味到什么。 李川估计这货多半是在装逼,换了文雅的说法,就是在附庸风雅。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附庸风雅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老鸨很识趣,说出几句讨喜的话儿,就退下了。 厢房里就剩下李川和万友青,还有几个莺莺燕燕的女子。 万友青身边坐了两着两个年轻的女孩儿,看上去很文静,跟万友青讨论诗词歌赋,这又是一种时尚。在大明,诗词歌赋可以说是逼格最高的一种时尚潮流,不但商贾会追捧,就连青楼里的姑娘们也将之视为高雅,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个文化人。 在这里,如果你不懂点诗词,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也就是个草包,连青楼的这些姑娘们都看不起来。如果你的吟诗作赋,哪怕你是个穷书生,也一样会受到欢迎。 这就是大明的文化,一种畸形的文化。 不过李川惊讶的是,两个姑娘肚子里到是颇有些墨水,诗词造诣比万友青这个满身铜臭的商贾强的多,谈论起诗词歌赋头头是道,显示出不俗的文化修养。 李川身边坐着弹琴的姑娘,很是矜持,也不主动说话。 万友青目光不时在弹琴姑娘身上扫过,眼里似有些莫名的东西。 李川打量了几眼,没发现这姑娘有什么特别,心里就有些纳闷。 这古人的审美观念还真与众不同,十三四岁的丫头片子,毛都还没长全呢,对他这个现代人实在没有多少吸引力,哪怕这姑娘确实长相不烂,只依旧只是个丫头片子。 万友青观察了好一阵,见李川始终无动于衷,实在忍不住了,就道:“李兄弟,玉京姑娘才貌双绝,等闲人想见一面都难,此良霄之夜,怎舍得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