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凉风云在线阅读 - 第八十二章、铸剑中兴明远志,托病辞官避纷争(上)

第八十二章、铸剑中兴明远志,托病辞官避纷争(上)

    却说宋酆入宫托请宋贵人劝谏灵帝,宋贵人点头应下,思索再三,旋即再度返回灵帝榻上,与灵帝再上巫山,尽情狂欢。

    半晌之后,二人气喘吁吁,瘫卧榻上,宋贵人枕着灵帝胸前,柔声道:“自臣妾入宫后,有幸得陛下恩宠,自是三生之幸,然陛下已深居内宫数日,终日流连榻上,荒废学业,不理政事,恐不利于朝政安稳。”

    “唉!致学习文又有何用?勤于政务又能如何?”灵帝边摸着宋贵人白皙嫩肤,边颓丧道:“朕虽是天子,看似荣贵至极,然爱妃有所不知,朕于朝中如同孤家寡人,处处受制于他人,朝臣又多是趋炎附势之徒,人人以为朕只是一黄口小儿,不通政事,国政要务皆非我能决,倒不如与爱妃作乐宫中,岂不更为快哉!”

    宋贵人不以为然,反而劝道:“朝臣既然认为陛下不擅政务,陛下更应致力为学,求得书中大智慧,以为日后处理政事之需;臣妾坚信,只要陛下胸怀大志,锲而不舍,必可成为一代明君,开创古今盛世。”

    “朕也想做一位明君,有一番作为,造福于万民,待朕百年之后,只要后人不说朕是昏君,于愿足矣!”灵帝苦笑几声,继而回忆道:“每每回首往昔,朕犹如在梦中,朕本出自河间亭侯之家,穷困潦倒,有幸得太后扶持,承继大统…”

    灵帝与宋贵人说及过往,宋贵人静静倾听,足足有半个时辰,灵帝方才说完。宋贵人第一次听闻灵帝过往,不禁觉得灵帝境遇可怜,劝慰道:“陛下生性仁厚宽容,虽一时龙困浅滩,只要陛下锲而不舍,终有龙跃深潭之日。”

    “爱妃,你真觉得朕能成为一位贤明之主?”灵帝有些丧气道。

    宋贵人紧紧环住灵帝,笑着鼓励道:“臣妾坚信不疑。”

    “对了”,灵帝忽而问道:“朕久居宫中,不知朝中文武日常言行,亦从未亲眼见闻天下百姓境况,所知之事多来自曹节、王甫等人奏报,爱妃自幼于宫外长成,可与朕说上一说。”

    宋贵人当即如实说来,不外乎宦官骄横、百姓疾苦之言,灵帝听完,顿时一惊,宋贵人之言与宦官所述差距甚大,不由恼怒道:“这些阉宦竟敢指黑为白,如此欺瞒于朕,可恶至极!”

    “陛下稍安勿躁,凡事难以一蹴而就,切不可因一时之怒,铤而走险,还需循序渐进,逐步掌控大权”,宋贵人劝道。

    “唉!朕真是无能”,灵帝重重叹息一声,满心失落,郁闷异常,对曹节等人芥蒂更深。

    宋贵人道:“陛下不可妄自菲薄,过于看轻自己,况且朝中尚有忠良之人可用,陛下何不亲之信之,以为羽翼。”

    “爱妃放心,朕时常前去南宫云台探望太后,多蒙太后指点,心知如今宦官权柄独揽,而朕尚且年少,难以得朝臣信赖,故而朝臣摄于宦官权势,不得已屈从之”,灵帝忽而握拳道:“不过朕也绝非愚鲁之辈,定要收揽大权,中兴汉室,为一代明主。”

    宋贵人见灵帝再无失落之感,欣喜万分,不免一阵引导鼓励,而灵帝紧紧搂着宋婉笑道:“爱妃品性敦厚,贤良淑德,此番多亏爱妃开导,朕心甚慰,日后朕必封你为后,常伴朕左右,匡正朕之过失,朕与爱妃共创繁华盛世。”

    “陛下,臣妾听闻太后自窦氏被诛后,至今尚幽居于南宫云台,孤苦无依,甚是可怜,而太后于陛下有扶立之恩,且太后与陛下犹如母子,不论是恩情,又或是孝道,陛下宜厚待太后,多加赏赐才是”,宋贵人自幼便以孝道为做人根本,想起窦太后凄凉,不忍说道。

    “朕身为一国之君,若是有违孝道,悖逆人伦,必将受天下人非议,恐难以稳居龙座”,灵帝笑道:“朕时常感念太后恩情,有心好生奉养,怎奈曹节等宦官阻挠,不得已之下,只能暗中探望,不敢示之以人。”

    “如今臣妾已然入宫,日后陛下若有不便,臣妾愿为陛下分忧,前往南宫探望太后,以尽孝道”,宋贵人请命道。

    “爱妃之言,甚合朕意”,灵帝欣慰一笑,转而笑道:“不如今夜爱妃与朕同去南宫,也让太后见见你,兴许太后病情将有所好转。”

    “一切谨遵陛下诏令”,宋贵人娇笑一声,伏在灵帝胸口,心中不进猜想着窦太后是何样人物。

    当夜,灵帝带着宋婉,在蹇硕的遮掩下,来到南宫云台,拜见窦太后。方一进殿,瞧见窦太后面容憔悴,骨瘦如柴,丝毫没有太后当有的雍容华贵,听着窦太后一阵阵咳嗽声,宋贵人眼角不知何时湿润起来。

    “宋婉拜见太后”,灵帝拉着宋婉向窦太后行礼过后,窦太后将宋贵人唤至身前,细细打量起来,点头笑道:“确是生得端庄秀丽,言行举止颇有皇家风范,陛下得此贤妻,实乃后宫之幸。”

    “宋贵人知书达礼,温良恭顺,朕亦是喜爱至极”,灵帝赞赏一声,而宋婉听闻窦太后口中‘贤妻’二字,面色一惊,欣喜不已。

    窦太后暗暗瞥着宋贵人面色,将宋贵人表现尽收眼底,眼中不屑之色一闪而过,又转首向灵帝问道:“陛下夜入云台,不知所为何事?”

    “朕新纳宋贵人,特意带来拜见太后”,灵帝客套一番,继而忧声道:“太后,朕已至束发之年,可惜朝臣依然将朕视为顽童,不肯真心辅佐,事事附和曹节等人,朝中无人可用,朕日夜难安,还请太后教我如何处之!”

    古代儿童幼年时期,有垂髫、总角之称,亦有黄口小儿称呼。三四岁至七八岁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之年,泛指儿童幼年。

    七八岁至十三四岁之间,幼童将头发绾成髻,分作左右各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称为总角之年,童年时期结交的朋友,意有总角之好。

    古人十三四岁至十五岁之间,亦有豆蔻年华之称,后来为文人sao客多用于比喻还未成年的十三四岁少女,如豆蔻般含苞待放。

    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到了婚姻嫁娶年纪,亦是志学之年,需学习各种技艺。男子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将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盘在头顶,称为束发之年。女子年满十五岁之时,亦行及笄之礼,将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父母为其取字。

    然而古代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子须等到20岁束发而冠,才可成年。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大礼,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表示男子成年,是为加冠,因加冠之人尚未达到壮年,又有“弱冠”之称。

    男子三十岁之时,有三十而立之称,寓意立身、立志、立业。男子四十岁之时,有四十不惑之称,寓意不迷惑、不糊涂、不愚昧。又有五十而知天命,花甲六十而耳顺,古稀七十而从心欲,中寿八十等等,不一一而举。

    窦太后静心倾听灵帝一番抱怨,不时暗瞥宋贵人几眼,待灵帝说完,缓缓开解道:“陛下,既然朝中大臣不足以用,何不于京师之外招揽贤良,为己所用。”

    “太后之言,犹如醍醐灌脑,招揽地方大臣入京辅佐确是良策”,灵帝忽而又转喜为忧,为难道:“可是朕终日深居宫中,不知地方上有何良才可用?”

    窦太后早有所料,灵帝从未离宫,身边皆是宦官,难以知悉朝中大事,不晓地方局势,笑道:“度辽将军桥玄文武兼备,驱逐北胡,安抚北疆有功,而太尉刘嚣不知兵事,不足以掌全**务,可托桥玄以天下兵事,借机制约宦官,收揽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