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李远骁勇破贼军,郭氏劝夫外出游(上)
延熹八年(165年),冬十月中旬,桓帝拜度尚为中郎将,率幽州、冀州、黎阳和乌桓步骑共两万六千人南下救援陈球,以骁果校尉李远率黎阳营为开路先锋;又令讨虏将军、长沙太守抗徐征发诸郡军队,与度尚共同进击荆南叛军。 长沙太守抗徐得令之后,征发五千余兵士,率军进至衡阳湘水口。朱盖闻知,留胡兰、李研率军二万围攻泉陵,亲自率军三万赶到湘水南岸,而抗徐见贼军势大,不可硬敌,便据守北岸,以待度尚大军。朱盖几次欲渡河进兵,却为抗徐所阻,屡败与抗徐之手,损兵数千,于是双方隔水对峙起来。 七八日后,度尚大军已至临湘,自知兵贵神速,便令先锋李远及黎阳都尉马睦率一千五百黎阳精骑赶至衡阳,抗徐闻知大喜,迎接入营,共议破敌之事。 抗徐说道:“二位将军,朱盖聚众扎营南岸,贼军势大,我军微弱,故而我据守北岸,以待度中郎大军;而荆南环布高山丘陵,荆州储粮丰足,湘水自北向南,借水势运粮,多有便利;朱盖粮道沿途多丘陵沟壑,运输不便,损耗甚多,不出一月,朱盖粮草定然不济,敌军可不攻自破,而后再顺势渡河一举剿除贼军。” 李远见抗徐欲弃泉陵城,想起度尚临行前命令,说道:“抗将军,末将以为不可,贼军围攻泉陵,而我朝廷大军不救,岂不令荆南官吏百姓寒心,从而助长贼势,何况临行前度中郎便有军令,令我等先行破敌,以使大军安然渡河。” 抗徐为难道:“奈何如今度中郎大军尚在临湘,营中军少,此时强行渡河,若敌军趁机阻击,岂不令将士枉送性命,损我军威。” 马睦笑道:“正因如此,度中郎令我等前来相助,黎阳营虽仅有一千五百余骑,皆是骁勇善战之士,敌军多为盗匪乱民,想必定然军纪松弛,缺乏训练,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抗徐见马睦如此轻视贼军,劝阻道:“马将军切不可轻敌,贼首朱盖本就骁勇,其麾下尚有许明、张涛、冯海、常石四员骁将,另有二千戍兵,均是久经战阵之卒。” 李远点头道:“抗将军所言甚是,我等不可轻敌,不过敌军虽势众,二千戍兵训练有素;然而我今日入营前,曾于河岸查探,发现贼军防备松弛,军纪涣散,结营之地多位于河岸开阔之地,若是由黎阳精骑趁夜渡河突袭,沿河岸自北往南冲杀,纵火烧营,敌军定会惶恐奔逃;将军率军备好渡船,旦见南岸火起,即刻率军渡河,合击贼军。” “此计可行,马将军意下如何?”抗徐也希望尽快破敌,毕竟度尚军令已下,转首问道一直扭头不语的马睦。 “此计似乎过于冒险”,马睦沉吟片刻,忽而转首说道:“既然抗将军也无异议,那便依计行事,不过若是不胜,抗将军以为该如何向度中郎交待?” “这”,抗徐不禁为难道,闭目沉思起来,心忖:自己年仅五旬,几经波折,才得以升任长沙太守,深知荆南四郡屡屡生乱,故而到职后大力剿灭盗匪,修缮城防,这也是朱盖不愿侵扰长沙原因之一;何况此番作乱乃是从桂阳而起,与长沙何干,自己稳守长沙便是,若不是朝廷诏令,也不会前来平叛;此番若是胜了倒好,一旦败了,自己也难辞其咎。 李远见抗徐闭目不语,马睦一脸从容,心想:马睦一路对自己颇有微词,自己并未得罪于他,战机稍纵即逝,何况泉陵危急,不能再拖延。 李远思定后,走至抗徐面前,拱手说道:“若是败了,一切罪责,末将承担”,言语铿锵有力,也出乎抗徐、马睦二人意料之外。 抗徐讪讪笑到:“既然李将军心意已决,我自当鼎力相助”,马睦面沉如水,见抗徐赞同,也只得拱手应允。 是夜,抗徐传令营中虚设篝火与营帐,军士饱餐后,于河岸处暗中集结,李远与马睦二人率黎阳营趁夜偷渡湘水,人衔枚,马裹蹄,往朱盖大营而去。 李远至朱盖营寨时,已是半夜,见朱盖营中军士皆疲软,当即上马挺枪,与族弟李胜领着一千五百铁骑直杀入贼军营中,四处纵火焚烧,贼军混乱不堪,四处乱窜。 朱盖大惊,慌忙披甲上马,往南奔逃,却不料正遇李远,朱盖执刀来战,李远举刀相迎,双马相交,战不至十回合,朱盖见形势危急,拨马便逃,李远飞马追去。 “朱大王先行,某来挡之”,正当李远追击朱盖时,一旁蹿出一员骁将,执戟挡住李远,正是朱盖麾下大将许明。 李远大喝一声,挺枪直刺许明,二人战至数回合,李远见朱盖已逃远,难以追到,心中大怒,于是虚晃一枪,闪过许明,策马朝朱盖方向追去。许明大急,拨转马头,上前追阻,却不料忽然李远勒马,回首一箭,正中许明咽喉,许明落马而亡。 朱盖也已逃远,李远拔刀砍下许明首级,悬挂马头,又往回冲杀,一路高呼:“朱盖已死,降者不杀。” “匹夫安敢,看枪”,李远正高呼间,不料一旁奔出朱盖麾下大将常石,闻听李远斩杀朱盖,气的呲牙咧嘴,一枪往李远胸口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