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南园梦华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五章 鸿 图 待 展

第四十五章 鸿 图 待 展

    东华唱名经风雨

    敢做敢当列宰辅

    韩侂胄失望离去,赵汝愚根本不当回事。在官场中,凡是没出身以及胥吏差役,他基本上看不上。

    人生的路看上去很慢长,但是能出彩,进而出人头地的,有时候就是关键那几步,看你能否遇到贵人,处置得当,进而踩在点上。

    赵汝愚就是这样。他出身王胄之家,八世祖为太宗长子赵元佐,封爵汉王。如果不是赵元佐脑子发昏,将他老爸的丑事抖出来,登基坐殿也未可知。哪知,他那么一闹,一切都变了,自己变成精神病患者,儿孙的爵位也一降再降。到赵汝愚父亲赵善应身上,啥爵位都没有,只能在州府做个不大不小的佐官僚属。

    尽管家势衰微,不再辉煌,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起许多平常人家还是好得多。一个特出的例子就是,赵家有许多的书,多至三万卷。史载,宋初皇家图书收藏,含画卷在内,也只有了三万六千余卷。赵家的藏书如此之多,这就不是普通的读书人了,而是远近闻名的藏书大家。

    赵汝愚呢,从小就不同凡响,敏而好学,过目不忘。爷爷赵不求非常喜爱他,觉得他赵家翻身出头,非此小子不可。于是乎,就经常请假回家,指导孙儿读书,有时出点难题考考,而赵汝愚总能对答如流。

    后来,赵汝愚跟着他父亲,从福建崇德县西迁至江西余干县,在藏山北麓居住。此地叫赵家岭,是一个不大的山村,山上峭壁层叠,草木葱茏,是个读书休养的绝佳之地。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十多岁的赵汝愚,经常捧书端坐于岩石上,心无旁鹜,放声朗读。累了,放下书,四处眺望,左前方悬崖旁,有几株梅花,开得正艳,芳香扑鼻;渴了,喝几口山泉水,神清气爽。

    可能都是爱书的缘故罢,赵善应与朱熹成为好友,赵汝愚也因此在寒泉精舍多次听朱熹讲学。

    那时候,他风华正茂,豪气干云,常以本朝先贤司马光、范仲淹自期,还自豪地说:大丈夫当心存高远,干一番惊天动地、青史留名的大事业,才不枉此生,对得起上苍和列祖列宗。

    功夫不负有心人。乾道二年(1166年),二十七岁的赵汝愚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得中高榜,凭其才学,众考官评他为状元。右丞相洪迈建议孝宗,应遵循先朝优待寒门子弟的惯例。故而萧国梁为状元,他为榜眼。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赵汝愚一举成名,步入官场,授秘书省正字,后晋为著作郎,而后去地方任职。

    在任知信州期间,赵汝愚勤政爱民,为当地百姓做不少实事,吏民们便在南屏山麓,为他设像造祠。

    信江南岸黄金山的信江书院,是江西的四大书院之一,中有一亭,赵汝愚公务之余,常与友人在此宴饮。古诗云:“且尽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则将该亭取名为一杯亭。

    赵汝愚任江西转运判官时,治所在洪州,离家乡比较近,同时因父母年迈,多次回到赵家岭。想起自己当年在梅岩下苦读的情景,便萌生创办书院的想法。

    不久,因父丧守制,便与堂弟赵汝靓在冠山东峰,建起一座东山书院。建成后,邀请知名学者来讲学。正值朱熹来余干吊唁,兄弟俩便请他在书院主讲,并让其长子拜朱熹为师。一时间,余干冠山之上,四方学子云集。

    朱熹在东山书院一讲就是半年,赵汝愚请他为书院云风堂题名,又与他来梅岩游览,朱熹高兴地题上“梅岩”二字,并附上“梅岩好读书,双香入肺腑”字样。

    服丧期满,经吏部尚书留正推荐,赵汝愚入朝为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讲,又迁为秘书少监兼代给事中。两年后,代理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官至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