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道如青天,渊深不可知
黄昏时分,重华才回到内驿。找到了一个满意的铺面,选定了布料,也留了尺寸,就等明天取衣服了。专门对店家做了催促,希望能赶上受箓大会才行。还顺道买了点胡饼rou铺,这次得做些准备才好,别再饿了肚子。 内驿里的各个房间,已经稀稀落落掌上了灯,大院里更是辉煌明亮。重华反手闭了房门。 忙了一天,此时方能定心独处,这才想起了中阳子让小鹿儿送给的道笺。点上明烛,轻轻展在桌角,认真看了起来。 上面是朱砂的小行楷,约略有几百字。详细介绍了返气和还丹的运气养气等诸多方法。可惜,只是大类而已,语焉不详。但返气境界的修行方式还是很简单易知的。 “这应该是上清派尊奉的唯一修行经本,《上清大洞真经》的法门吧。”重华心里想到。 “确实和我读的《黄庭经》有异曲同工之意,中阳子前辈竟然能将这般法诀写给我,参读启发,真正是天大的厚爱了。”重华心里满是感激,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中阳子那鹤发童颜的仙姿。 出神了片刻,又收回遐想,再次认真的看了下去。 上清派的修行中,将人之一身,分为上,中,下三丹田。 以上丹田泥丸宫收敛滋养心神,唤醒祖窍中的先天性光。如果到得这里,便是返气境的初级境界--入定。 以膻中处为中丹田,分转五行之气润养五脏,五脏与五气氤氲相生。此时方知人体法身独有的造化之妙,感叹天地对人的钟爱。 以脐下三寸上下处,为下丹田,专司后天谷气,炼化男白女赤的精血,以后天之精血生化后天元气。 这三丹田中,与道家别的宗门不同,上清派尤其重视上丹田。将真性和心神作为中,下丹田的主导。以上丹田处感知到天地中的自然之气为修行之始。 需要感知的这种气,不是山川气,不是日月星华气。是一种玄不可言的天地元气,称作炁,又叫元炁。 此物不是天地母气,混沌初源,而是构成万物生机的一种本力。是五行能够繁衍运转的张力所在,是大道为一,阴阳二分处的那个三,主宰着大道后天推衍的进程。 “炁?天地间真有如此玄妙之物吗。”重华看着这种陌生而瑰奇的描述,心里都是惊奇。竟然微微一闭眼,想尝试着感受一下。可惜,闭上眼便是天黑,什么也看不到。索性放弃,收起了玩性,再次认真看了下去。 法诀中说,一旦能以泥丸中的初识性光,与身外的虚空处,察觉道元炁,便可动用性光拘入体内。能够将元炁拘纳入体,便进入了返气境的纳气境界。 只要能得元炁入体,便能用性光直下中丹田,运转出内视可见五色的五行元气,滋养五脏。 五脏有了五行元气运转滋养,下丹田处便能启动生化只能。以肾为阴,以心为阳,结五脏生机,炼化出后天的淳厚精气。这种初识的人体精气,带着后天谷气的尘性,但足以启动大周天循环,将精气运布周身各处。 大周天循环只要发动,便能运用后天精气生生不息的流转周身,冲开周身经脉,连贯一身三百六十处大xue。这种境界便是返气境的开脉境界。到了这个境界,便算是初入门径,是练气修行的真正开始。 重华看到开脉这里,已经感觉神思困顿倦怠,底下的内容就更加生僻了,但也洋洋洒洒,描述到还丹九转。自还丹六转之后,介绍更加玄虚难解,只是寥寥数言,完全不知所云。 “大道如青天!渊深不能知!没有天赋的大悟性,恐怕就是经本在手,也不能解得其中真谛了。更别说修行成仙了。”重华索性将道笺卷进了《黄庭经》,收入怀中,晃晃脑袋站了起来。 就算是中阳子给了他诸多指点,对于眼前的东西,他一样是陌生费解,干脆粗略一观,不再看了。只想以后再有闲暇,满满参悟。 信步踱到罩了轻纱的窗前,一推而开。明月倾泻入室,在古色古香的地板上,洒下一片清辉。窗前不远处的一矗瘦石,在月光中,把奇异的影子拉在了墙壁上。 刚才只顾沉心研读,竟然不知深夜来临。春风盈户而入,让重华倦怠的心神回复了一丝清明。他本慕心仙道,常常嗟叹不能得。当真正的机缘在眼,举手能触时,却发现又是如此的遥远难期。 但这种遥远,并没有让他生出距离感,恰恰相反,他现在心里都是想决然尝试的坚毅。 初心常在。这长途初入的一步,得来虽然如同梦幻,却是久旱逢甘霖的兴奋和莫名的猎奇心。、 临窗而立,月光如水,斯人的目光,亦如水。 “既然大道始于玄冥,从极微处见真,不如就此尝试一番!持心而行,必有明途!”重华在心里,重重的念道。像是说给自己听,但更像是一种回答。 想到这里,重华不再犹豫。脱下靴子,便盘膝坐在了窗下,沐浴在室内唯一的一片清光中。颇有点修行中人的模样。 按照法诀上的述说,重华调匀呼吸,小心翼翼的尝试着聚敛心神在泥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