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皇宋锦绣在线阅读 - 第八百一十一章 争夺和改变

第八百一十一章 争夺和改变

    三司派出来的计算的这个技术人员,在众多的工厂的数据之中,经过了分类汇总,先计算出来的,很简单的一个纺织工厂,可是出来的数据,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个纺织工厂,就算是放在定海军,都能够算是庞大的那种,这是一个拥有160万纱锭的纺纱工厂,平均每天可以生产棉纱500吨,一年下来,有接近18万吨。

    棉布要用吨来计算,这个可有些可怕,加上跟这个棉纺织工厂配套的织布工厂,可以把所有的棉纱都织布,这样算下来,三个工厂每年可以生产18万吨布。

    听起来不算什么因为,这个数字是吨,可是如果用匹来算的话,那就非常的可怕。

    保守的估计,5公斤一匹布,一吨就是400匹,算下来,一年7200万匹,如果整个北宋,1个人一匹布,那么不够用,两个人一匹布的话,那么就有余。

    1个工厂,如果按照现在的产值来说,超过2亿贯的产值,能够产生多少的利润,这还是1个工厂,类似的工厂有很多,单纯棉纺织的,就有30个之多的,也就是说,产出的布匹,恐怕整个北宋都消化不了。

    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说,北宋耗费了巨大的力量,在定海军的帮助下的,兴建了这么一个庞大的工厂的话,最终东西生产多了,也就没人买了。

    可是,定海军会包70%以上的份额,也就是说,7成以上是销售,这已经是有了利润,而且是相当的利润。

    布匹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厂,其他工厂还有很多,至于定海军是否能够消化的了,这一点,不成问题,因为所有的机器都是定海军的,北宋只是负责收购棉花,甚至一定程度上面,棉花只是赋税的一部分,哪怕没办法变成钱,生产出布匹了,也不怕,布又不会在短时间坏掉的,慢慢的总能够变成钱的,定海军不买,北宋也没有太多的损失。

    类似这样的工厂,几乎是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工厂,北宋也有建立,不过是规模小一点。

    比如说缫丝厂和丝绸厂,北宋的往往是年产几吨的,可是放在定海军兴建的,最少也是100吨以上,30倍的提升,这能够带来多少的利益啊。

    100个工厂,保守算一下,产值轻而易举就可以突破70亿贯,哪怕按照定海军的计算,1成的赋税,2成的收益,这个也会让整个北宋的财政收入,翻20倍,更不用说,还有隐形的收益。

    北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吸收了定海军的知识之后,也开始兴建了工厂,这个工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提升一个地区的活跃度,这一点,甚至连北宋都弄不明白,这个活跃度到底是什么情况。

    说白了,很简单,分配的问题,中国传统的经济,是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无论是粮食,蔬菜,甚至是衣服住房,这些东西,全部都可以自己解决,无外乎付出一点劳力。

    这样民众们的生活成本,相对的比较的低,可是相应,也就没有了流通,在后世,流动性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一块钱,在市场上,不停的流动,这里购买,哪里卖出,就可以产出10块钱,甚至是更多的收益,这个收益,会产生在每一个产业链上,促进整体的发展。

    可是在封建社会没有,虽然有商业,却是小范围的,在城市之中的,这个既成事实的东西,对于整个经济环境,影响也有限。

    在定海军提供了工厂的样本,而北宋学了过去之后,依葫芦画瓢的,北宋虽然不可能如同定海军那么给那么高,可是最初工厂的超额利润,就会给工人相对较高的工资。

    跟普通的农民不一样,工人他几乎是全职业者,他唯一的劳动,就是在工厂之中工作,这个工作,除了极少部分,剩下的,不会给他创造便利,他需要生存,就只能够去购买。

    工厂主,或者北宋政府,为工人们发放工资,然后工人们拿着工资,去购买粮食,去购买衣服,甚至去购买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这就形成了商品的流通,只要有流通,就必须要交税,这部分的资金,从某些渠道,又流入到了北宋政府的手中,这就是一个非常景气,相互促进的发展那过程。

    这一点,哪怕北宋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可是实际情况就摆在这里,很自然的,就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现在又兴建100家左右工厂,还是相对比较庞大的工厂,这些工厂本身利润和利润,对于整体的提升就非常的庞大,如果再加上隐形的这些,提升就更加的庞大。

    总之,不管是和平的签订的合约,还是跟定海军合作的100个工厂,对于整个北宋的提升相当的庞大,这样的好处,哪能不收入囊中。

    韩琦在传讯之中,详细讲了一些他的看法,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要进行,这些工厂立足在那些地方,对于整个北宋的作用非常的大,必须要提前进行布置。

    如果是之前,一两个作坊,根本就入不了各路转运使的眼,他们需要的是权利,是升迁的门路,可是从韩琦的崛起,让大家看到,解决掉经济问题,确切的说,让整个地区发展,赋税的稳定增加,就是一条升官的青云志路,这种情况下,一个如此产值的工厂,落户到各个地方,就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别说是转运使,宰抚们也亲自出马,宰抚他们虽然不负责州郡,可是他们有自己的家乡,有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些加在一起,成为了非常复杂的争夺,整个北宋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合约之下,蕴含着多少的危险,他们看到的,只是眼前有多少的利益,这个工厂如果挪到他们控制的范围,会创造多么大的利益。

    这是北宋因为合约签订之后,所产生争夺,这个争夺在韩琦还没有回归的时候,更加的是一场闹剧,一些人因为争夺,而撕破了脸,甚至相互结下了仇怨,而整个工厂的分布,也在未来的几年的时间之中,影响了整个北宋的政治格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北宋官场崛起的人物,都有在这些地方任职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