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争储第二十七节 梁王请罪(二)
梁王失踪,举朝震动。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刘武莫名其妙地闹这么一处,只用一天时间就把整个朝堂搞的沸沸扬扬,颇有点搅屎棍精神。 皇帝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莫不是被人阴了吧?虽然几年来对这位亲弟弟意见很大,并且天下公知,但还没到叫他歇菜的地步。因此,刘启很担心。 如果只是停留在“担心”这一层面上似乎还好解释,关键是有个人在此刻说出了一句话。说话的人是窦漪房,泣曰:“帝杀吾子!” 也就是说,若梁王真就不明不白地丢了,刘启理所当然地背了个“屠弟”的黑锅。并且想正名还很难,因为老娘替他定了性。 躺着也能中枪,这让刘启很懊恼。因此,派很多人出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当然,最好不是尸体。 如此一来,京城至梁国这条线路彻底躁动了,只要是个房子就冲进去看看,只要是个人都要拉过来验身,搞的鸡飞狗跳,只差挖地三尺。个别不地道的,还顺便发了点小财。 大家都很忙,刘启也没闲着,一连两天就待在长乐宫,陪着太后等消息。至于是真心还是假意,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不地道的话我不太敢讲。 第三天早√▽,..晨,太监轻轻地走到刘启身边,低声汇报:“梁王进宫了”。 刘启“腾”的一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在哪?” “就在殿外。” 刘启顾不上讲什么礼节,直接冲了出去。 刘武的确进宫了。就在眼前。还光着膀子跪在自备铁板上。没缺什么零件,生龙活虎的。并且身边还跪了一个人刘嫖。 看到这一幕,刘启暗自松了一口气,上前一把拉住他就往大殿里去,进门就喊:梁王回来了!梁王回来了! 三人相对而泣。 窦漪房高兴了,梁王安全了,刘启也没背成黑锅,可谓皆大欢喜。司马迁用了三个字形容这个场面“复如初”。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而已,毕竟前段时间刘武搞的过火,“和好如初”只能随便说说,绝不能当真。连司马迁都没能自圆其说。因为至此以后,皇帝刻意和梁王拉开了距离,表现的很突出:不同车、不郊游、爱理不理,甚至不怎么见他。 梁王虽然容易冲动,但并不傻,明白皇帝心里在想什么,因此随后的几年里他一直很规矩。 但规矩。并不见得一定就安全。时也,势也。毕竟“皇帝”这个岗位就这么一个,还不能分享,原来不愿意做的事情,也许有一天不得不做,大家都很无奈,要怪只能怪自己定错了位、或者投错了胎。 六年后的梁王就深有体会。 当然,这六年里,朝廷里发生了很多事。按我讲故事的方式,一般是按先后顺序为大家展现各个时间点上发生的事件,而对于刘武,我决定一口气把他搞完。因为在随后的六年里,他的确没闹出什么花样,根本不值得再另设篇章。 当然,随后几年发生的事情会在后边的篇章中讲,但未满足背景需要,还得先行做个介绍。 在随后几年里,刘启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为给儿子的顺利继位扫清障碍,可谓cao碎了心、做尽了文章、下透了功夫,挖空心思收拾人,收拾不听话的人,无论是大臣,还是宗室,只要有丁点“可能”,都需要灭掉。当然,这种事情很多帝王们都干过,不过大家做的都比较隐晦,只有后世那位叫“雍正”的人干的比较抢眼、比较直接,也把自己的名声搞的不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