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员在吴桥的新政(第7更)
大明之崇祯大帝第一卷第488章大明官员在吴桥的新政从朱由检允许近卫军官兵参与科举的政策开始起,科举制度只培养理学文臣的传统形式便一直被文武兼备学识杂糅的新士子冲击着。 大明陆军军事学堂和近卫军军级学院培养出的一些军官生中,都会有对于政治更感兴趣的人,这些人会由各军和大明陆军军事学堂统一向当地官府报备参加举业,但依旧还会在军中担任军职。 这就意味着,大明近卫军的官兵本身已经是士的阶层,他们也已经成为了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 包硕不过是其中的一员,他把自己定义为一名新儒士,他既接受儒家经典理论也接受着朱由检的圣学理论,他一接任吴桥县的县令之职便开始按照自己在近卫军军事学堂中学到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以及在儒家经典中挖掘出的伦理知识来开始实施自己对吴桥县的管制。 包硕首先做的则是以自己所属的近卫军士兵为基础成立督察队。 一个近卫军兵团级的单位是有自己的直属官兵的。 而包硕虽是吴桥县县令但也有自己的军职官衔忠武校尉,因而他也有自己的士兵。 包硕以自己的士兵为各督察队队长,招募当地忠诚本分的百姓成立督察队,分兵管理吴桥县各分区的治安,以此达到稳定秩序的目的。 毕竟在近卫军大量消灭士绅阶层后也导致了整个吴桥县统治秩序的混乱,一些匪徒与不法分子也开始闹事起来,甚至一些街边混混也多了起来,将劫掠富户当成了正义的事。 因此,包硕来到吴桥县首先要做的便是恢复统治秩序,然后则是统一分配生产资料与平抑物价。 大明对满清的经济战一直在进行。 印制的大量银元流入到了满清统治的北方地区,但满清官府又不知道储备黄金应对大明对他的货币冲击,再加上满清先后发动两次南下征明的战争使得北方地区的通货膨胀十分厉害,且加上士绅富户们都囤积居奇,使得北方物价高得离谱。 特别是最关系民生的粮价与盐价。 按照锦衣卫的报告,北方地区一百银元才能买到一石米,而在南方地区同样的一百银元已经能买到一百石米。 整个北方的百姓要买米也只能背着大袋的银元去兑换米或者白银。 官府也不再信任银元,只收白银,使得整个北方地区的银贵钱贱现象越来越严重,底层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因而使得近卫军在吴桥县对于士绅采取报复时,整个吴桥县的庶民们对于士绅们没有太大的同情心,原因就在于矛盾的确已经激化到即便近卫军不出现他们也会反的地步。 但包硕是替大明统治这里的,所以他要重新建立长久稳定的统治秩序就得把这个物价降下来,恢复整个吴桥县的政治经济秩序。 这对于接受过新学问教育的包硕不是什么难题,而且在大明行政领域已有了一套典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