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皇帝的愤怒
李元吉收下这十九名四大书院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同时,朝中对此的议论也是始终未曾间断。 为此而担忧的人有很多,表示无所谓的也有不少。 就在科举正在进行的时候,魏徵却是单独的找上了李元吉。 “臣以为,陛下收纳这十九名学生的行为有些不妥。”两人刚一见面,魏徵便直接切入正题。 这件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也在很早的时候就想提出来,可那个时候并不是时机,虽说现在有些晚了的感觉,可同样的,对于魏徵来说,这并不算晚。 他在等,他在等朝中大臣们的态度,现在大多数人都表示反对,那么他也就是时候站出来了。 劝谏也是分时候的,如果李元吉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魏徵自然可以直接劝谏,可这次是李元吉直接做下的决定,并没有在内阁提出来,这也就导致了魏徵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劝谏。 而最开始的时候,魏徵也只是以为李元吉想要教他们一些技术方面的学问。 但是现在,随着这十九个学生的到来,他却对此一无所知,于是,形势已经不允许他继续等下去了。 “卿为何会觉得不妥?”李元吉反问着魏徵。 “臣以为陛下亲自授徒的好处有几点,其一,可使这十九名学生的成材率更高,其二,陛下可对其进行专一的培养,其三,对于大唐江山社稷,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魏徵反其道而行之,反倒是直接说出了几个好处。 可在李元吉听来,这所谓的好处的确就是好处,可也很明显,魏徵这是在含沙射影,用这些好处来告诉自己这么做的坏处。 所谓的成材率更高,这指的不就是这十九人因为有了天子门生这个实情,在将来的仕途中必然会一帆风顺吗? 其实想想也是正常的,一个是自己亲自教导出来的学生,一个是还需要去熟悉适应的陌生学生,哪个具有优先的权力,这还用考虑吗? 对其进行专一的培养,指的不就是说自己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嘛?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就可以给自己什么,没人会给自己提出反对意见,没人会给自己提出一些难处,至于难不难,那是他们自己考虑的,该将这个难放在谁的身上,那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而对大唐江山社稷的稳定,的确有,几十年后,朝廷高层都是皇帝的学生,这能不稳定吗? 可这也是一句反话,既然高层都是你皇帝的学生,那天下那么多的书生又还有什么奔头? 苦读学问,谁不是为了将来可以走上高位?谁又甘愿于上限只能在某个地方? 长久以往,必然会对大唐的学子们产生巨大的打击,使他们无法安心的学习,而总是去担忧自己的将来。 如此一来,辛辛苦苦缔造出来的科举制度,虽然不至于废掉,但是其含金量以及学子的参与兴趣却会极大的减小,换言而知,这个决定对于大唐来说,对于长久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卿觉得,朕当如何为之?”李元吉继续问着。 “朕觉得,陛下应不为之。现在的各项制度都很好,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学生可以专心学习,官员可以安心的去主政,商人则可以专一经营,大唐的形势是蒸蒸日上的,每一日都有不同的景色,而陛下最应当做的,便是不做,然后让时间去验证这些制度的可靠性,而一旦发现了不妥之处,或是废弃重提,或是进行微调,此一可安抚天下,二可令天下心归朝廷,三可令陛下保持现状,或拥有更高的声望。”魏徵直接说道,显然在来之前便已经想好了对策。 不做,就不会出错。 如果是在乱世,是在民间生灵涂炭的时代,这种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 可现在的大唐已经稳定了下来,并且各行各业也都有了起色,那些内阁大臣们甚至私下里聚会商讨了一下,根据现在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预判,最终给了个极为保守的数据。 所有人一致认为,若是大唐能按照现在的形势走下去,最多二十年便可令大唐的国力恢复到前隋鼎盛时期。 而最为激进的是马周,他认为十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但更多的大臣还是觉得十五至二十年更靠谱一些,当然,这只是对未来预判的分歧,并不是什么大事。 可不管怎么说,这也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内阁成员们,大多数都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大唐盛世的到来。 而盛世,什么是盛世? 说一千到一万,就是两个字,稳定!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朝野上下一片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之中,李元吉却独自做出了这么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