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吊唁周郎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曾经的江东学院改名换姓,一夜之间变成了九江学院,而那过去的九江,原本叫做柴桑的某处不起眼的地方,真正的在历史上留下了名。 一个人生于柴桑,一个人死于柴桑。 生于柴桑的那位正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因为他的清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榜样性质,所以柴桑给了陶渊明最高的评价,而陶渊明也不负众望的令柴桑出名。 两者之间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当然,在这个比陶渊明早了几百年的时代下,至少目前还不需要他出场。 那另一位死在柴桑的,正是江东周都督,周瑜。 这是建安十五年,时光对所有人都很公平,在你不留意的时候,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时岁已经推演到了两年之后。 周瑜的病根是因为平时对自己身体的不注意而落下的,没日没夜的cao劳江东事务,为战胜曹孟德而费劲心思,与孔明的暗中对峙,苦心孤诣的维持着自己与孙权之间的那种微妙的关系而不让两人都觉得尴尬…… 这么多年,周瑜何曾真正的放松过他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生命,都是葬送在了江东,然而,他心甘情愿。 周瑜是病死的,他没有任何的遗言,属于自己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即使要说遗言,那该告诉谁呢?总不能让吴侯在他死后还对他心怀芥蒂吧! 周瑜心里无奈的想着,就是在建安十五年某个清新馥郁的还带着杏花香的清晨,周瑜撒手人寰。至少,他的死并没有惊动任何人,他也走的很平静。 况且,自从赤壁一役后,周都督的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谁也不会怀疑是不是有人暗杀了周都督这么无聊的想法。 葬礼举办在柴桑,不是周瑜的老家舒县。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活着的人还依然要在世间备受煎熬。 不过,相比起其他的逝去的人,至少周瑜是幸运的。他有名声有气质有才华有光彩,还因为天妒英才而惹得一大批追捧他的人落泪,更是收获了前前后后无数的粉丝。 那唐大才子以及苏大词人,可都是周瑜的超级粉丝。 一首“赤壁”,一篇“念奴娇”,引发了无数人对这场大战的遐思,引发了无数的对周都督的向往与艳羡的神情。 周瑜去世的消息最先是从鲁肃这儿传出来的,鲁肃同往常一般去找周都督聊天喝茶,顺便谈谈音乐琴律的鉴赏,不过,就在鲁肃来到周瑜所在的寝室后,这才发现里面的人已经是昏睡不醒,孱弱的身躯就那么躺在了地上。 鲁肃颤巍巍的伸出手试探了一下,他心中一惊,没气了,公瑾……公瑾他已经去了啊! 鲁肃并不觉得多么的悲伤失落,他心里只是在想,这世间,从此之后便是少了一个与他对弈喝茶的知音,这世间,便是少了站在长江边经常望着那湛蓝天空的儒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死的人却是周郎,这该是怎样的悲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