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空中小jiejie
重来1976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七章空中小jiejie两人又缠绵了两日。 孙媛马上就要开学了。 白客也该去探望一下商业伙伴们了。 先来天桥股份审阅一下财务报表。 再来中关村探望刘痣。 这两年,刘痣他们公司发展起来了。 还盖起了小办公楼。 去往他们小办公楼的路口上就竖着他们公司的宣传牌子。 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英特耐特就一定能实现! 眼下,整个中关村也有一点雏形了。 屈指可数的几栋楼房上都挂满各个公司的招牌。 马路上竟然还有点堵车了。 刘痣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西装革履,金丝边儿眼镜,完全是一副大老板的派头。 在整个中关村,刘痣眼下的地位堪比龙头大哥了。 改革开放后,80年代、90年代、新千年,分别有三次创业浪潮。 第一次创业浪潮裹挟的基本都是城市周边的农民或者社会边缘人。 比如像年广久、牟其中这样的两劳释放人员。 这批人靠的是胆大,但未必有眼光。 到了90年代基本都沉寂了。 只有像鲁冠球、宗庆后之类有超前眼光的人才能继续存活下来。 还有些像刘痣这样,手里抱着金饭碗创业。 虽然也很艰苦,但没有后顾之忧。 靠能力,靠时势,很多人到了第三次创业浪潮初期还屹立不倒。 除了刘痣,像张瑞敏、王石、王健林、褚时健都属于这类。 除了褚时健成了冤大头。 其他人都靠股份腾挪,成了企业真正的主人。 甚至成了首富。 日后再大言不惭地吹牛逼说自己是白手起家。 看见白客,刘痣挺高兴。 “哎呀小兄弟!好久没见了,我请你吃东来顺!” “您老人家那么忙,就算了吧。” “不忙,不忙,我正有事找你商量。” “哼,我说嘛,无事奉承非jian既恶。” “哈哈,是这样,咱们公司打算到港九设立分支机构。” “好啊。” 联动公司眼下的业务无非两块儿。 左手代理国外的电脑,卖给国内的企业。 右手再用汉卡让客户二次消费。 在港九设立分支机构主要目的就是逃税、避税。 一边开源一边节流,公司利润自然就节节攀升了。 “听说你在那边有朋友,帮我介绍介绍嘛。” 韩盛和老梅在港九的地头早就踩的咔咔响了。 在白客鼓捣下,他俩在港九还买了不少私人房产。 “哼!给你介绍,你把我的股权都稀释了,我还给你介绍?” “不能怪我啊老弟,我们是国有控股,主管单位不让个人掌握太多的股权。再说股权虽然稀释了,但总的股份增加很多了。等将来我们公司上市了,你至少能赚100倍呢。” “哼!老子又不缺钱。” “哈哈,老弟当然不缺钱了。可老哥我缺钱啊,帮帮忙嘛。” 白客这下明白了。 这老东西到香港开分部一方面是为了公司合理避税,另一方面是想找机会中饱私囊。 “好吧,我帮你联络联络。” 这不联络还好,一联络还来事儿了。 “哎呀!我正到处找你呢!” “怎么了?” “你现在在京都是吧,帮我找个人,领他到羊城来。” 眼下,韩盛的关系依然在外经委。 前不久,外经委挑头,让韩盛帮中山的一家企业转型。 这家企业已经亏损200万,想扭亏为盈绝不是件易事。 韩盛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商量半天,觉得做电子游戏机应该能赚大钱。 于是向全国各地网罗人才。 京都电子管厂一个叫都永平的工程师被他们看上了。 经过几次电话沟通,都永平答应到羊城面谈。 韩盛的意思让白客带着都永平一块儿过去。 走在路上的时候,白客就想:“这名字咋听着这么耳熟呢?” “学习机?永平?” 快到电子管厂的时候,白客想起来了。 这伙计确实是大咖啊! 他的商业头脑经营才能甩刘痣一个中关村。 刘痣是第一浪起家,第二浪发展壮大。 到第三浪的时候基本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而且提拔人才也是武大郎开店那种,专挑听话的,不如自己的。 而人家永平同学,第一浪赶上了尾巴。 到了第三浪的时候依然屹立潮头。 他创立的O和V两个品牌的手机,差点把小米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