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探秘在线阅读 - 第八章、《红楼梦》成书之谜(8)

第八章、《红楼梦》成书之谜(8)

    十二首菊花诗由五人参与完成,他们是宝钗、宝玉、黛玉、湘云和探春。诗的内容与咏者本身的象征意义相互结合,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书的创作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诗”和“人”联系起来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的寓意和内涵,发掘出里面的真实信息。

    宝钗的《忆菊》和《画菊》明确指出了“忆”和“画”的对象,为整个菊花诗定下了调子。《忆菊》这样写道:

    怅望西风抱闷思,寥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首诗把诗人断肠心碎,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将“忆”的心思通过“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展示在人们面前。诗人“忆”的是谁呢?“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给出了答案。“黄花”和“重阳”就是诗人“忆”的对象,也是十二首菊花诗的主角。

    “黄花”和“重阳”代表什么?“黄花”代表“真嗣子”,“重阳”代表“金玉良缘”。“黄”即“金”,“花”即“袭人”,所以它是皇嗣的代称。“重阳”是“二九”之合,“二九”即金玉,所以它代表“金玉良缘”。这个寓意不仅与宝钗的象征意义相一致,也与“怀金悼玉”的主题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忆菊》是整个菊花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反映了书的主题是对往事的怀念和追忆,而怀念的对象正是金和玉。“忆”是从无到有的开始,“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这两句体现的正是这个意思。由于思念心切,自然而然就有了画的愿望,从“忆”到“画”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所谓“画”就是将“黄花”的神韵落笔在纸上,让它从幕后走向台前,从自己的记忆中走向人们的视野。所以,《画菊》这样写道: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浓淡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绘画和写作一样,都是用笔墨来表现创作者的思维和情感。诗人天天泼墨皴染,案头劳作,把菊花的神韵和风采,通过画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犹如刚刚从东篱采摘下来的一样,似乎还能闻到它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忆”是抽象的,如梦如幻,“画”是真实的,如影如形。作者对画菊如此全神贯注,如此费心费力,如此执著坚守,并非是闲情逸致使然,而是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慰重阳”。所谓“慰”,就是对没能实现的愿望有个交待,为自己缺憾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实,宝钗这两首诗不仅点明了菊花诗的主题,也点明了书的主题,不仅指出了诗的创作目的,也指出了书的创作目的,这就是她所说的“赋景咏物两关着”的具体含意。

    宝玉的《访菊》和《种菊》不仅反映了诗人出家归隐的背景,也反映了作者进行创作的艰辛过程。《访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