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探秘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作者真相之谜(14)

第十四章、作者真相之谜(14)

    很显然,这场戏的主角是紫鹃,而紫鹃暗指十四阿哥胤祯。作者通过这场戏想要说明的是,十四阿哥才是真宝玉,才是真嗣子,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雍正只不过是一个冒牌货。脂砚斋在这一回的回前批语,对此已有所暗示,他说:

    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遂滴泪为墨,研血成字,画一幅大慈大悲图。

    “真情种”即“真嗣子”,“大慈大悲图”即“真佛”。“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说的是作者将主人公的庐山真面目,不是和盘托出,而是通过隐晦曲折的方式加以表现,非独具慧眼者,无法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紫鹃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帝王”和“血泪”的双重寓意。传说杜鹃鸟由帝王所化,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采用的就是这个说法。作者同样引用此意刻画了紫鹃这个人物,以此表明:主人公的前生是胤哥,是帝王,后生则是一只泣血的杜鹃。他的鸣叫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诉说家门的不幸,诉说手足的不幸。这就是黛玉为什么既是“花魂”又是“鸟魂”的原因。“花”即花袭人,即帝王,“鸟”即紫鹃,即血泪。要知道,主人公从“花魂”到“鸟魂”的过程,就是自己证明自己的过程,自己为自己雪耻的过程,自己拯救自己的过程。它所表现的正是“观音自念观音经,求人不如求己”的智慧和勇气。

    所以,黛玉在书中的定位是这样的:既是“花袭人”,又是“葬花人”;既是“珍珠”,又是“绛珠”;既是作者的“前生”,又是作者的“后生”。正因为如此,她被脂砚斋称之为“情情”。两个情一个为前世之情,一个为后世之情。然而,不管是哪种情,都是眼泪铸成,故而黛玉又是泪的化身。黛玉在《葬花吟》中唱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作者借黛玉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书的未来的担忧。

    清明义的《题红楼梦》诗说: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自不知”说的就是作者的预言不幸言中,《红楼梦》问世之后果然出现了“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后果。世人看《红楼梦》和贾瑞的眼光没有两样,除了美女,除了男欢女爱,没有看到别的,结果才子佳人的故事大行其道,成了热捧的对象,而真事被彻底埋没。所以明义发出了“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的呼唤,希望黛玉能灵魂归窍,身心合一,让宝玉走出“壅蔽”的阴影,成为名副其实的“通灵宝玉”。所以,他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