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再造伟大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猛龙过江(十一)

第三百六十五章 猛龙过江(十一)

    第三百六十五章猛龙过江(十一)

    随着前线战事的逐渐缓和,双方大规模的攻击行动基本停止,但是小范围的战斗还是非常频繁。国民党面对这种局面也是求之不得,对手攻击暂缓,说明对方损失严重,需要休整补充,这可是难得的喘息机会,也证明国军已经挡住了对手最初的强烈攻击,下面也就意味着长期相持局面的形成。

    整个江南地区变成了繁忙的运输场,无论国军还是解放军都在加急调集物资,储备粮食弹药,虽然南方的交通状况实在是糟糕,但也挡不住军事需要的急迫,为了抢运物资,我军动用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还派出一定数量的工程部队专门负责修路架桥,疏通运输线,在一些特殊地段更是动用了最原始的方式,小推车、人拉肩扛,总之,只要把物资运上去就行。

    随着新年的临近,双方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一切形式的军事行动,积极准备过年。新年对中国老百姓讲有着特殊的意义,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有条件,就要专心致志的筹备过年事宜,这不仅寄托着对新年的憧憬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于是在曾经激烈交战的最前线,双方士兵暂时忘却了仇恨和敌意,除了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还互相赠送节日礼物,这些本来素不相识、无冤无仇的年轻士兵,为了不同的信仰相互厮杀,新年来临之际,毕竟都是中国人,同宗同祖,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其乐融融共度新春也是一种特殊的纪念吧!

    中国内战趋于平缓,而欧美等国加紧备战的脚步却没有停下,为了尽快准备好介入中国战事,六国直接绕过联合国组织,组建了一支六国联合部队,称其为“自由联军”,基地设在日本,前进基地分布在从韩国西部直到日本西部,所有能够使用的港口全部启动起来,物资装备从北美、欧洲、澳洲等地秘密输送过来,兵员则分批调动。这一切都是在极端秘密的状态下进行。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集结,不可能完全躲过各国密探的眼睛。特别是对于苏联的来说,二战后为了更好的掌握西方国家的动向,苏联的克格勃加紧了对全球的渗透,迅速织就了一张密布世界各地的监视网络,虽然对国家层面的绝密情报很难获取,但是对各国军队的一举一动还是能够迅速侦知,这主要得益于苏联完善的情报系统,每天来自各地的情报汇总到总部,数位高级情报分析专家对这些情报进行详细研判,通过一些细节和相关线索,就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这是动用一个国家的力量进行的秘密工作,虽然不为人知却具有巨大的意义,对国家领袖来说这样的情报是具有极大战略价值的,花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在这方面,苏联有太多成功的案例。二战中,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德军突然大举进犯,苏军节节败退,很快就兵临莫斯科城下,局势万分危急。苏联急需大量精锐预备队投入前线,但是却迟迟不敢下决心,原因很简单,远东方面苏军拥有大量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但是不敢轻易调动,因为苏联还要防备另一个潜在的强敌——日本。

    虽说早在一九三九年,苏联就在诺门罕狠狠地教训了猖狂的小日本,让不可一世的日军心有余悸,不敢在远东地区轻易再启战端,但是当苏德战争全面爆发,苏军就面临德日的两面夹击,局势非常凶险。

    此时,潜伏在东京的佐尔格谍报小组通过艰苦努力,获得极为绝密的情报,日本大本营已经决定主力南下,发起太平洋战争,而不是北上与德国夹击苏联。从而使得苏军放心大胆的从远东抽调大批精锐加入西线战场,从而确保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意义非常重要。对苏军来说击退了德军疯狂的攻势,赢得了喘息机会,稳住了局面;对德军来说,这是自进攻波兰以来,第一次吃了败仗,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情报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在最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说,有时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价值远远超过一支数万人的大军。

    苏方的情报分析机关夜以继日的工作,从海量的各方面情报中寻找有价值信息,并详加研判,逐步理清细节,将得出的结论上报,供决策机关参考。情报的汇集让苏方高层意识到,美英等国武装干涉中国内战已成事实,具体对方将采取什么方式、以何等规模还需要时间来研究。不过这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情报了,苏方这一次不敢怠慢,立即做出反应,一是立即派出苏军高层代表秘密赶赴北平,直接与中共高层接洽,商讨此事。二是,立即就美英参战后中国内战的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以确定苏联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苏方内部对此事分成两派,一是主张立即派兵参战,援助中国同志的革命。理由很简单,如果美英参战,中国革命的形势会发生巨大逆转,中共的失败可能很难避免,这样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将会遭到严重挫折。更可怕的是如果美英控制了中国,那么对苏联带来的严重影响也是很难估计的。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一旦成为自己的敌人,对苏联今后的建设和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另一派则认为不能参战。理由也很充分,苏联刚刚结束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的创伤还没有愈合,国内经济凋零,亟待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所以不宜再启战端。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参战,就意味着贺美英等欧美国家彻底撕破脸皮,由此引起的国际和外交方面的的巨大动荡,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显然苏联还没有这个打算也不想再次陷入战争泥潭。

    两派意见各有主张,互不相让,争论的非常激烈。最后只能把情况上报,由最高统帅做最后的决断。S同志反复衡量这两派意见,并没有立即作出决策,连续多日,仍在继续思考。其实S同志在战略问题上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不过这一次涉及的影响实在太大,不仅有国内的问题还有国际的问题,不仅有战争的问题更有政治问题。稍有差池,就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也会对中国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进而对整个国际局势今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苏方高级代表的返回,在得知中方意见后,S同志终于做出决定,苏联暂不出兵,但是要加大对中共的支援力度,同时,命令空军立即做好调动准备,一旦需要,立即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