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史可法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 军队建设

第三十四章 军队建设

    几天之后,新兵cao练已经初具雏形。在那些队正发布命令后,已经基本能领会意图,各人站队终于有些看上去整齐的模样,敲起步鼓让他们小跑时,也能在行进中保持队形。

    如此训练十天之后,史可法开始调整训练内容,下午接着训练队列,上午开始列队长跑,强化体能。比如说让众人以各人一口气跑一里,不气喘,队列不严重分散为合格。而总的量要达到十里!

    此后又让各人负重奔跑,重量慢慢往上加,这都是戚继光《练兵实纪》中基础的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等要求。

    在这过程中哪怕每天都是跑的汗淋淋的,没有一个人敢于懈怠叫苦,原因无他,除了陪着他们一起跑步的队正,游击将军外,队伍里面还有兵部尚书!

    史可法每天跑步,也是汗出如浆。可是这样做是必须的,新军新近成立,这样共同跑步,跑到后来,不管你是兵部尚书,还是普通一兵,同样浑身流汗,同样光着膀子,同样坦诚相见,天天如此,自然而然产生亲近感。团队的凝聚力,就在这点点滴滴中产生。

    而且每天这样跑上一圈,史可法自己也觉得精神好了许多,身子骨也在慢慢变得强壮。能成大事者,绝对需要过人的精力和毅力。这对他原本一个标准的文人,同样是一个磨砺的过程。

    而在长跑的时候,新军都会定时喊口号“一,二,三,四!”

    想想看,五千多人一起喊口号,那是一种什么声势,说是震天动地都不为过!时间久了,每天一路上都有很多老百姓等候新军经过,等着听那口号声。尽管口号声震得他们耳朵发疼,可是百姓们就喜欢听!

    包括新军每天早上高唱军歌的时候,大校场周围更是百姓如云,很多百姓甚至是从几里外专程赶来的。为的就是要来听一听《满江红》!用他们的话说,听着就是提气!

    史可法看到这种情况,就趁新兵训练闲暇,从那些围观的百姓中,挑选出一些吃过鞑子苦头,流寇苦头,乱兵苦头的老百姓,让他们向新兵们讲述那些血色记忆,天天进行洗脑。

    俗话说谎言重复千遍也变成了真理,更不要说这都是实实在在的血泪史了。而且其中有很多新兵,本身就吃过鞑子或是流寇,乱兵的苦头,那说起来都是咬牙切齿的。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一幕,百姓们说到动情处,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从军不久的新兵,大家都是哽咽痛哭。

    而在痛哭过后,新兵们自然对这些杂碎无比痛恨,相信以后上了战场,绝对能化仇恨为力量!狠狠打击那些杂碎!

    史可法看到这种效果,自然是十分满意。作为新军的创建者,史可法需要cao心的事情很多。例如高级军官问题,光是史德威和戚忠国是不够的。此时先前储备的人才就可以拿来使用,例如张煌言。

    先前史可法把张煌言放在兵部锻炼,张煌言虽然干得不错,却老是在唠叨要干新军。如今新军已经创建,史可法就一纸调令把他调入了新军,具体负责骑兵和夜不收。(侦察兵)

    按照历史上的认知,史可法只知道张煌言是个将才,却不知道特长在何处。如今经过几次接触,史可法已经知道张煌言擅长骑兵。

    谁都知道,战马是骑兵最亲密的伙伴,而张煌言在调教马匹方面就有独到之处。举个例子来说,一场大战来临,可如果双方骑兵大战时,胯下战马忽然撒尿拉粪,这无疑是大大影响战斗的。

    怎么办呢?张煌言有办法。通过特殊手段使马匹养成定点排泄的习惯。具体调教方法是,首先将厩内清扫干净,然后在指定位置堆上粪便,并在埋罐内放入少量尿液。

    将马放入厩内任其自由嗅闻,在那股味道(氨)的刺激下会引起马排粪、排尿的行为。如位置稍不适宜,可以用小杆驱赶,经几天调教,即可固定。以后马匹在排泄时会寻找有粪尿的原位置。同样通过类似的方法,调教战马在战前15分钟排粪、尿,这对保证战斗需要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这一任命,张煌言也感到满意,专业对口。至于张煌言的品级,原来张煌言在兵部担任兵部主事,正六品。现在提升为防守,从五品。仅位于史德威和戚忠国之下。

    这样安排是出于二点考虑,一来张煌言还从来没有打过仗,比不上史德威,戚忠国这样的‘老将’。二来张煌言年纪也很轻,不宜骤登高位,反正来日方长嘛。

    至于骑兵的规模,史可法暂时定为五百人,组成骑兵营,日后再视情况调整。兵源则是在新军中选拔。

    至于夜不收,专门从事战场侦察,遮蔽,等于新军的耳目。史可法拟定为二百人,按照十人组成一个小队,可以组成二十组夜不收。夜不收同样需要人人骑马,考虑到和骑兵有共通之处,同样划给张煌言管理。

    此外史可法还组建了炮队,火炮的来源是从武库清吏司中挑选而来的。共计是十门中型佛郎机火炮,十门小型佛郎机火炮,配备炮手五十人,由一个队正作为领队。此人叫王宏牛,以前是史德威的手下,练过开炮,所以让他作为炮队领队还是合适的。

    如此一来,各兵种基本都能搭建起来。所需要的就是熟练技能了。

    几天后,又有一件喜事,那就是新军的军服做好了,整整五千一百套崭新的鸳鸯战袄。

    大明军服也分等级,一般的士卒穿纯布料军服,色红,称为鸳鸯战袄。然后是穿着布甲的军士,便是军衣上镶嵌一些铁片铜钉之类的,再是棉甲,用来防火器,再是皮甲,再是铁甲。

    例如此时盛行的家丁制度,就是各个将领根据个人财力,给家丁们穿皮甲或是铁甲不等。

    而鸳鸯战袄也分等级,普通军士的鸳鸯战袄,袄内只有一层的铁网,如果是军官的鸳鸯战袄。袄内有双层铁网,外面有一套无袖式的单层铁叶,一直到腰,加上前后的护心镜。不过史可法定制的这些鸳鸯战袄,衣内都没有加衬铁网。

    因为史可法的思路很明确,到时候新军作战都有盔甲可披,鸳鸯战袄只是日常所穿,没必要加衬铁网,

    等到五千一百套鸳鸯战袄送来之后,新兵们都高兴坏了,很多人一辈子没有穿过这么好的衣服。这批鸳鸯战袄做工实在是好,袄身为细白红棉布制成。衣服内有白衬,其余用上等棉花充实。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或铁网裤,配上铁网靴,

    红笠军帽。战袄整体为大红色,窄袖,对襟样式,长度约从肩膀直到膝盖处。长短正好合适。

    队正的鸳鸯战袄,袄下有青布战裙垂至小腿中,袄外又有无袖式的单层铁叶甲,一直到腰,甲的前后都有护心镜。看上去更加的英气勃勃。

    而等到军士们领到手后,还有一个新奇的发现,鸳鸯战袄竟然还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本来史可法招来的这批新军外形就很好,身高,体重都相差不大。如此精细划分之下,简直就如同量身定做的一般。

    以往的鸳鸯战袄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只有一种规格。而士卒却是个人情况不同,到时候就会胖子穿着紧的,瘦子穿着肥的,就算大家想调换一套称身的,军营里制度严,你找我,我找你,也不是件容易事,大多数只能勉强穿上身,最后必然会影响作战效果。

    而现在呢,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也是史可法借鉴鞑子的穿戴得到的启发,蔑视对手,可也要看到对手的长处。一个几百万人的小民族,能把一个数亿人的大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例如建奴就十分重视细节,譬如他们戴的帽子,两边可以遮下,只从两耳到颌下,面部只露两只眼一张嘴。这因关外气候冷,放下帽来才可保护耳朵鼻子,不使冻坏。今天我们穿的马褂与长袍,这也是当时满洲的军装。

    又如建奴为了骑马方便,长袍一面开袴,骑上马,还可把另一面的里襟搭过来,两条腿都盖着了。照大明的内地服装,骑上马,膝盖就会直接暴露,很容易受冻,时间一长就会僵硬。如果两军骑兵战斗的话,还未交战就已经先输一筹。又如建奴的马蹄袖,骑马时两只手要伸出拿马缰绳,他们的马蹄袖,正好保护伸出的手指。

    所以说,建奴能够奇迹般的崛起,进而占领中原,还真是有特定的因素的。而现在,史可法在起跑线上,就不会输给他们。更不要说等到燧发枪这一大杀器装备新军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如何的悲哀。

    不过在鸳鸯战袄发下去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那就是很多新兵,包括很多队正都舍不得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