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节节败退
北洋那边还在为如何抵挡国防军的时候,国防军的攻势却出乎北洋预料的迅速。 国社党是在5月2日发表的北伐声明,但是到5月3日国防军一路大军就已经分别从襄阳和麻城出发,准备在北洋军部队反映过来之前尽可能的占据河南的地盘,给自己北上预备一个安定的前沿基地。 说实话作为中原大地腹心之地的河南确实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亚于湖北这个连接南北的地方,要不然后世也不会选择郑州作为中原铁路的枢纽之地了。 而且赵倜这个河南督军虽然紧紧的抱着皖系的大腿,但是在皖系内部却并没有对赵倜有多么重视,历史上段祺瑞在参战军改编成边防军之后,还派了两个旅的部队进入河南驻防,隐隐有要把赵倜这个河南督军换掉的说法。 现在河南省内的部队基本上分为好几块,原来的河南陆军第一师在改编成为中央陆军第九师之后又被裁撤,成为河南陆军第一第二混成旅,驻扎在豫东地区。而豫南则驻扎了一个河南陆军第三旅,还有盘踞在信阳的豫南守备旅一个旅的部队。另外在洛阳还驻扎着河南的另外一支军阀镇嵩军,占据整个豫西地区贩烟收税,本来镇嵩军在历史上是被陈树番邀请到陕西去帮助稳定局势,对抗KMT的靖国军,不过因为周泽端的出现,现在KMT还全部都在海外等待机会,所以镇嵩军依旧盘踞在豫西地区。 但是以上这些都不是赵倜的直系部队,虽然人属于北洋军阀之一,但是赵倜却是出身自毅军,所以他的嫡系部队就是在他进入河南担任河南护军使的时候跟随他的那20个营的毅军部队。 毅军作为一支老式旧军队,每个营人数三五百到一两千人不等,不过在老袁当总统的时候,赵倜为了投老袁所好,率先把自己的毅军部队给改变成了现代陆军的样式,人还是那些人,只不过名字换成了各地守备团,人数也从开始的一两万人慢慢扩充到了两三万人,驻扎在豫北豫东和豫中各县,帮助赵倜控制局势。 而这些部队虽然人数不算少,但是战斗力嘛,比起那些土匪也好不了多少,用周泽端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去年皖系主导的南伐失败之后,皖系主力也直接撤出了河南,并没有在河南留下什么部队帮助赵倜抵御国防军的攻势。 去年那些部队撤退的时候,赵倜还一副满心欢喜的样子,他生怕这些部队在河南反客为主,夺取了自己作为河南土皇帝的权势。不过在听到国防军的攻势之后,赵倜后悔不已,早知道就把这个河南督军让给他们嘛,哪怕去当个什么察哈尔都统的也比现在这河南督军的位子稳当的多吧。 原来国防军从5月3日开始走出湖北进入河南境内,而豫南重镇信阳在5月5日就落入了国防军的掌控之中,原豫南守备旅在抵抗了不到半天之后就宣布投降,反正作为一支地方部队他们对北洋政府也谈不上什么忠诚,投靠谁不是个投靠呢,没准投靠了国防军就不用再提心吊胆,以后可以安安心心发财了呢。 而豫西南的历史名城南阳也没有坚持到多久,在5月6日就被国防军另外一支部队给攻破。南洋本来就出于两省边界,驻军只有当地的守备部队,不过三四千人还分散在各个县里面。这些守备部队在见识到国防军强大的火力之后果断选择了举手投降。开玩笑,就国防军那大炮,那机枪密度,他们这些乌合之众上去完全就是送死。权势固然重要,但是跟权势相比,自然还是各人的命更重要一些。 在信阳和南阳两大豫南重镇落入国防军手中之后,国防军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一路北上,很快在5月8日和5月10日分别攻破西平和上蔡等地,兵峰直指豫中平原。 而此时的赵倜在自己的将军府上着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他早就下令河南省内的非嫡系部队严防死守,对国防军进行节节抵抗,而暗地里则是聚拢他的嫡系部队,准备凭借嫡系两万多人跟国防军已决生死。 不过早年为了帮助他控制河南局面和搜刮财富,这些嫡系部队早就已经分散到各个县里面,就算他在5月4日就及时下达了命令,可是在一个周之后这些部队还是只聚拢了一半多点,还剩一小半要么还在路上磨磨蹭蹭的,要么就是已经有了别的想法,正在路上观望时局。 说实话赵倜也知道凭借他自己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抵挡住国防军的攻势,去年北洋主力二十多万人几路齐攻国防军,可是结果呢,也就第三师攻入到了襄阳城下,可是连一座大城都没有攻下就无功而返,换成他自己这两三万人的军队,根本就不是国防军的一合之敌。 奈何现在北洋中央还在相互扯皮,段祺瑞的反映也算是快,在5月1日就让各省督军到北京议事,但是到现在还是有好几人没有到达,就算到达北京的那些人也在为出兵问题争吵不休,今天这个说我部队少,最多出一个团,明天那个说要我出兵可以,但是我现在这官职好像有点小了,能不能给我换个地盘。 听到北京传回来的消息,赵倜在心里直骂娘,你们这帮混蛋现在不想来救援老子,惹急了老子干脆投靠国社党去了,到时候没了我河南在前面挡着,看你们这帮混球还怎么置身事外。 当然这也是赵倜气急了的想法,他是不可能自己去投靠国社党的,因为之前国社党也拉拢过他,可是条件并不让他满意,只是给了一个省议会议长的位子。而现在自己这局势已经危如累卵了,再投靠国社党的话得到的待遇肯定比之前的还要低,这让赵倜如何能够甘心。 不过现在也不完全是坏消息,至少驻扎保定的曹锟在接到国防军进犯的消息之后不久就给赵倜发来电报,让他坚守一段时间,他已经派吴佩孚率主力第三师开始南下,不日将到达郑州,帮助赵倜驻守郑州。 这个时候的赵倜也顾不得曹锟是不是想要趁机抢占他的地盘了,反正就他一个人的话整个河南一个地方都守不住,还不如让曹锟来帮他分担一下压力。吴佩孚率领的北洋第三师在老袁的时候战斗力就是北洋之冠,到现在战斗力也没有什么下滑,有了第三师帮忙驻守郑州的话,自己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而曹锟排遣自己的主力部队南下帮助赵倜也是迫不得已,这个表面上一团和气的直隶督军可不想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和善老实,他知道这次国防军的北伐不可能仅仅打下一个河南就结束,打下河南之后国防军肯定会继续北上,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而已,而如果不帮助赵倜抵挡国防军的攻势的话,那到时候国防军攻击直隶的时候首当其冲的肯定是驻扎在保定的自己。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只不过关键时刻能够看透的人并没有多少,所以在曹锟派兵南下的时候正在北京的其他督军并没有及时做出应对,反而是依然在为各家出兵多少而纷争不已,甚至在为一个团一个营的兵力而争吵不休。 在这些军阀眼里,没有什么能够比自己的兵力和地盘更让他们重视的了,有的人担心自己出兵过多的话控制不住自己地盘怎么办,有的人则担心自己出兵过多被旁边的邻居趁虚而入。现在这个年代虽然他们都是北洋的同僚,但是在面对地盘诱惑的时候可没人给你讲什么江湖道义。 面对下面这些军阀的纷争,段祺瑞自己也是头疼不已。他不是没有看到国防军的威胁,奈何现在北洋已经不再是一个整体,反而已经深陷于争权夺利的纷争当中。这个时候段祺瑞开始反思,要是自己当时不着急着跟黎元洪和段祺瑞他们争中央权利,北洋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最终还是段祺瑞受不了他们的纷争,在13日的时候给所有军阀制定了一个出兵标准,并且要求他们半个月之内必须把规定数量的部队开到直隶,准备应对国防军。同时请徐世昌以大总统的身份,给李纯和陈光远下令,让他们出兵剿灭叛逆。现在的国社党已经成立了自己的中央政府,在北洋政府看来确实是叛逆无疑了。 有徐世昌的命令还不保险,段祺瑞还亲自上门拜访被他邀请回北京的冯国璋,请他看在北洋的面上给李纯发报,让他出兵牵制一下国防军的兵力,不然北洋灭亡的话他们谁都没有好的结果。 看到段祺瑞拿出北洋这面大旗,冯国璋自然是对段祺瑞的请求应许不已,不过在段祺瑞走了之后却暗骂不已,你段某人这个时候知道北洋大义了,当初你逼迫我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想到当初的不如意,冯国璋直接给李纯和陈光远发报,让他们见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