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西周王朝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六回 厉王翻案太子娶申

第二百六十六回 厉王翻案太子娶申

    四方太平,宣王要过上几年太平的好日子,宣王十八年冬季大祭,宣王对父王厉王要做一个历史彻底翻案,再次申明取消共和纪年的说法,理由是,厉王当时还在世,年号为汾王,天下怎好同时有两个年号,汾王就是厉王,好在天下诸侯没有一个改变纪年的,虽然他们不再朝贡,但是也没有承认共和事实,都还是认为还是厉王时期,大臣就是大臣,大臣本该做大臣的事情,执政大臣也是大臣,还称什么年号?痴心妄想,文人瞎掰,真是笑死天下人了,只有王可以有年号。

    既然要承认厉王为王号,那么厉王当年分封的王命是否还有用?能后重新得到认可?

    这些历史旧账中,其中最为大的事情,还是王命封国,当年厉王封分吴虎为侯爵,因为国人暴乱,而没有兑现,现在厉王翻案,那么,厉王的封分如果能够兑现,那也就表明厉王的王命依然管用,也就事实承认厉王后期的合法性。

    这是不难办到的事情,对于宣王来说,也就是重新册封一下吴虎的封地而已。什么时候能够落实重新册封吴虎封地呢?

    宣王很会选日子,宣王十八年这一年是闰年闰月,十二月闰月,等于十三月。既生霸,就是代表上玄月的意思。吴虎的册封就像闰月一样,真的象等于就是多出来的月份一样,润泽人间。

    宣王十八年十三月二十四日,既生霸,丙戌,宣王在周康宫夷宫,站在绣有斧形的屏风的中间,道伯司礼入右,吴虎入内站立中庭,王令膳夫丰生,呼司工雍毅,重申厉王王命。

    司工雍毅宣读厉王王命:“付吴虎旧疆,付吴虎:北至涵人及其疆土,东至官家及其疆土,南至老毕人及其疆土,西至姜人及其疆土,具体丈量边界由膳夫丰生,司空雍毅,道国君道伯,书尹右内史甶(fu)父,司土寺人。”

    吴虎叩拜稽首。

    厉王受命宣读完毕之后,受命前去为吴虎划清丈量地界的官员,一起前去吴虎封地,实施具体丈量事宜。

    这个事情一办,天下人都知道宣王的意思,取消共和说法,尤其是召公虎,周定公,他们俩在天之灵,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到。共和,原本是先进的政治体系,被他两这么一搅合,让这种王上还在,大臣执政的四不像的共和体制,让先进的共和体制,蒙上不光彩的一面,这种凡是王上也有,大臣称共和制的,后世都没有得到认可,不算真正的共和,变味的共和,就是权力角斗场的决斗。也许这是先人原始的对共和的理解和先进思想想法的初步认识。共和萌芽时期。

    其实宣王说的也对,大臣执政,就可起个名号叫共和,那么共和时期,这些大臣作出什么业绩了没有?一个没有,说不出一二三来,史家随便说两个无伤大雅的事情出来,表明功绩,这不是贻笑大方吗,也就是后世几个文人在瞎搞,瞎说而已,这纯粹是仇恨王道之人,大臣一切反对意见,在文人史家他们看来都是对的,王者都是错的。这都是马后炮,不当世者的胡言乱语,说了,你也没办法,当然,历史是人民写就的,任何人都可表表历史态度,对错自在公心,各自鉴别。

    吴虎受封立国,立国制鼎,名曰《吴虎鼎》。让历史史家无法否认,乱说八说无用。

    宣王十九年,新年,太后姜年事已高,已经九十岁,九十大寿这天,他为孙zigong湦赐婚,她将她的侄孙女申姜氏赐配给自己的孙子,亲上加亲,可是孙zigong湦不喜欢表妹申姜,宣王后对儿zigong湦说:“你尚未被立太子,如果你娶了申姜作为正妻,那么势必就会被立为太子。”

    宫湦说:“又是政治婚姻,我真的不喜欢表妹申姜,太丑了,长得连个侍女都不如。”

    宣王后说:“傻孩子,那是母后特地为你宫中安排的都是美女侍女,不是所有宫殿的侍女都像你的宫中侍女一样美丽,申姜表妹不是不美,而是你看的美女太多,从今天开始,你的宫中侍女全部换掉,看看你还嫌不嫌你表妹丑。”

    宫湦回道:“又来这一套,能不能换个花样,来个选美大赛什么的。”

    “太后赐婚,你敢抗旨?”王后生气了。

    “儿臣勉为其难吧,就答应这门亲事了。”宫湦应道。

    宫湦答应娶申姜,太后申开心,召弟弟南申伯入宫叙话。

    南申伯入宫见了jiejie太后,宣王应召到了太后宫。

    宣王应诏进门说道:“儿臣给母后请安,给舅父请安。”

    “很好很好。”南申伯说道。

    太后说道:“王上,母后已经九十了,哀家就是要完成最大心愿,现在哀家赐婚申姜,你看,何时择日成婚?”

    “母后如此喜欢孙子,那还是母后做主吧。”宣王说道。

    “那就年底成婚吧。”太后说道。

    南申伯接道:“宫湦作为王后的长子,理应被立太子,这是祖制,还是先立宫湦为太子,这事先办比较好,太子成婚,天下大庆啊。”

    太后赞成说:“既然国舅这么说,先立太子,后成婚,这也好。”姐弟俩一唱一和。

    宣王没有接话,过了一会说道:“立太子是个大事,朕得跟大臣们商量商量再说。”

    南申伯说道:“太后赐婚王后的长子,我南方伯的孙女,难道要让南申公主嫁给一个王上的一个庶子吗?还是王上要像鲁国一样废长立幼?违背礼制?”南申伯这是逼立太子啊。

    太后说道:“宫湦哪里不好,不就是早产对他有点小影响,就是喜欢美女这一个小毛病,你们做王上的那个女人少啊?天下美女都被你们这帮王卿大臣娶光了,也只能说颜值在你们这些王公诸侯的眼里和江山社稷一样重要,当年,哀家就凭头脑学识进的宫,绝不是靠脸蛋做王后的,你们要禁戒啊。”

    “母后说的是,母后当年确实是巾帼不让须眉,要不母后的大智慧,成就父王的伟业,稳住汾王时期的宫廷,周王朝的江山也许早就不稳了。”宣王说道。

    “所以啊,国舅南申才是王朝的擎天柱,王朝的南天门,申女作为太子妃,那么,王朝的基业不是更稳吗?”太后申说道。

    “那好吧,明日早朝朕宣布宫湦为太子。”宣王说道。

    宣王为何有点犹豫立宫湦为太子,难道他有其他想法?

    宣王顾虑有两个原因,一是宫湦早产,头脑反应迟钝,慢半拍,不够足够的智慧,再加上太后赐婚,形成近亲结婚,导致下一代人也不健康,说不定脑袋瓜更是少一窍,以后的王朝大业何以保住。

    其二,宣王更喜欢少子姬尚,他确实有立少子姬尚为太子的想法。

    宣王不好言明自己的想法,一时间,只能答应母后和舅父的要求,宣王是个孝子,尤其是对舅父当年保护自己登基的功劳,宣王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就如他说:“舅父的荣耀,说什么都不为过。”

    宣王十九年,宫湦被立为太子。

    宣王二十年,宫湦二十岁成人礼之后,娶隔代表妹南申伯的孙女申姜为正妃。

    宣王二十一年,宫湦喜得贵子,小王子宜臼诞生,太后开心至极。

    时隔半年,太后申心满意足的走完她的一生,驾鹤西去,享年九十二岁。

    宣王作为丧主须守灵五日,五月而殡。

    五月内天下诸侯都来吊孝太后申,可是鲁国公戏,却迟迟没有到来,数日后,宣王得报,鲁国公戏被杀,楚国也内乱。原来鲁武公长子之子姬御杀了鲁国公戏,侄子杀了叔叔,鲁国又一次弑君,姬御自号为鲁孝公。鲁孝公当然不敢前来吊孝宣王太后,害怕来了走不了,当年宣王说过此话。

    太宰樊山甫对宣王说:“陛下当年废长立幼,臣就进谏,不可废立鲁国世子,结果,臣的担心还是发生了,鲁国弑君事件朝廷不得不问啊。”

    宣王说:“如太宰所说,看来少弟弑兄,废长立幼都是不行啊,长房之后人也会造反,鲁国弑君就是违反王命,违反王命就是要受到讨伐,朕要讨伐鲁国,让其下台,另立贤明君主,朕不会放过一个无德之君。”

    太宰樊山甫说道:“违背王命,就是要讨伐,不讨伐,这个王命也就没有人响应了。”

    司徒南仲说道:“陛下,太后葬礼为大,守孝为先,讨伐乱臣,也不在乎几日。”

    大宗伯柞说:“陛下,南仲邦父说的对,守孝为先,小小鲁国内乱,何足挂齿,不足为患。”大宗柞伯也是周公旦的后裔,与鲁国是同宗兄弟,他也为鲁国的内乱开罪。

    宣王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时机不对,太后还没下葬,如何可以开战,按照礼制,王家丧事,三年不开战事。

    其实,这是姬御选择的时间时机好,姬御真的成了机遇,把握时机好,神话说这是命中注定。姬御算准时机,他料定宣王守孝期间不会发兵,也没有时间发兵,姬御确实可恶也。

    伐鲁的事情,宣王一定会做的,不做,就不是宣王的性格。伐鲁,守孝三年,三年后再说吧。

    鲁国血rou相残,这让宣王内心有点害怕,他担心这一幕会不会在朝廷中重演,于是决定赶紧赐封少子姬尚到外地去封侯戍边,免得留在朝中隐患重生。

    赐封姬尚为杨国。杨国,原是武王后裔叔虞的后人的封地,不过,他没有通过朝廷的封号,晋国私下封分,洪洞东南之地,靠近晋国边上,这次宣王让自己的孩子作为杨国君主,侯爵,目的还是对北部奔戎的进一步管控,因为奔戎越来越强大,朝廷管控越来越吃力,尤其是霍国之北的临近几个奔戎诸侯,如皋狼部族,上党部族,受到汾王的十四年的励精图治,发展越来越快,正如厉王所说,他要让北方诸侯和朝廷王畿诸侯一样强大,厉王实现了,可是厉王驾崩之后,强大之后的奔戎诸侯,也就随之翻脸,白眼狼的现世,宣王要加强成周北部防御的力量,不惜派上自己的小王子,封国于此。

    申伯上鉴说:“孝王篡位侄子的王位,不希望朝廷再次上演长辈继承晚辈王位的闹剧。”这话说的,就是直指宣王的弟弟姬友了,就是担心将来太妃申姜的后人做不了王后。

    宣王是经过大灾大难的王上,两百多年的周王朝发生过无数的政权事件,无一不告诉他要为后代排除隐患,既然有人提醒,那么也不能不当回事,于是宣王封弟弟姬友在华山东毛郑故地,为郑国公,公爵。

    姬友受封郑国,自号桓公,宣王二十二年,郑桓公立国。郑桓公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因为经过他的父王厉王的政变,看清世道阴险,政客无常,造成心态的扭曲,形成性格暴烈,这也难怪,因为他亲眼看到他的父王厉王被驱逐出王畿,并跟随厉王多年,之后回到宣王身边,他发誓自己并告诫他的后人,要强国,武力为国之强大的第一要数,现在他真的要实现自己的强国梦了。

    宣王封弟弟为郑国,那么原来从郑地迁走的毛郑,现在居住汉水上游,名为南郑,郑桓公姬友对哥哥宣王说:“郑,执一不二也。”

    宣王笑道:“你把郑当作朕了,这两字不通用,南郑和你没有关系,那是毛郑。”

    郑桓公说道:“毛郑为何不能把郑这个字让出来,就叫毛国,有何不可?哥哥陛下?”

    宣王回道:“你想独享郑,那么你的后人就以国为姓,朕就封你国姓郑,毛郑以后就叫毛国,不再叫南郑,但是,你要将你的凤翔食邑棫林之地换给毛公后裔作为补偿心意。”

    郑桓公犹豫不觉,想了想,知道哥哥的意思,如果自己的后人以国为姓,那么就不再姓姬,不姓姬,也就不会有篡夺王位的风险,王姓姬,姓郑,就不是正统了,对王朝的王权不构成威慑,郑桓公想了半天,决定还是执一不二郑,一来让哥哥放心自己没有夺位的意思,二来也说明一切靠自己,强大与否,不是依靠别人,而是靠智慧和拼搏图志,于是说道:“小弟愿意胙土命氏,我的后人长房以国为姓,次子后人以桓为姓。”青铜铭文中用‘奠’,即郑。

    宣王满意的笑了,说道:“好吧,朕找个机会册封毛歆,让他成为毛国,不过,还是让他从汉水迁徙回到毛郑之地,靠你边上,这样,一个毛郑故地,两个国姓,一个毛国,一个郑国,比较好解释。”

    郑桓公说道:“谢王上哥哥陛下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