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西行
天下大酺五日,林川侯府更是欢庆了整整十日。 又平平淡淡的过了五日,王翔哪里也没有去,就在府里陪着武顺和小萝莉。 这一日醒来,长安城的居民惊讶的发现,金光湖畔的桃树开花了,东一枝西一枝,初开的桃花莹白,如脂,如玉,如雪。 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商队走过金光湖畔的桃林,穿过喧嚣热闹的西市,从延平门而出,沿着官道朝西而去。 长安城是帝都皇城,每日来往的商队不计其数,谁都不会刻意去关注一个十来人的小商队。 王翔百无聊赖的靠坐在马车上,手里拿着林婶特地为他准备的点心盒子,时不时扔块点心嘴里。马车并不是载人的马车,上面堆着一袋袋的粮食,有北方的粟米也有南方的稻米,装粮食的袋子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麻袋,这种季节人坐在上面会感到燥热,但是对王翔来说总好过骑马而行。 和他一道靠坐在粮食堆上的还有李晦明,李晦明不是不会骑马,他只是觉得这样比较轻松,还可以随时吃到王翔点心盒子里面的点心。 “王兄,听说你跑到倚翠楼开价十万贯要为凝香姑娘赎身,小弟可是对你佩服的很啊。” 李晦明从点心盒子里面挑出一块蜜糖馅儿的点心学着王翔那般往嘴里一扔。 王翔看着李晦明一脸贱笑就知道他心里也在幸灾乐祸,这货的心倒也宽的很,前几日还在王翔面前摆出一副凄惨的模样,如今却像没事人似的。 那日去倚翠楼不但没能帮凝香赎身,就连小北她们都没能赎出来,翔并不愿多说此事。 “李兄今日好像心情不错,愿意出使高昌了不担心路上遇到蟊贼了” 李晦明嘿嘿一笑:“我们现在是商队,听说西州那边对大唐的商队亲厚的很,再说了,有处亮兄同行还怕什么蟊贼。” 程处亮骑着惊鸿跟在马车旁边,听到李晦明的话咧嘴一笑:“有蟊贼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惊鸿自从钉上马掌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神采。 王翔白了他们一眼:“我可不想遇到什么蟊贼,最好就这样一路平平安安的到西州,然后赶紧办完陛下的差事再一路平平安安的回长安。” 程处亮没有理会王翔的念叨,朝李晦明努嘴道:“李兄,给我拿个羊rou馅儿的点心。” “好嘞。”李晦明对程处亮可是热情的很,这货心里就指着程处亮保护他呢。 三人一路上吃着点心聊着天好不惬意。 “阿琪奴,那个登仙楼的厨子真可恶,偷懒坐在货车上就算了,居然还偷偷准备了点心。” 王翔惬意了有人就不乐意了,鞠依雅一路上就在注意着王翔手里的点心盒子。 看着鞠依雅忿忿不平的样子阿琪奴无奈的苦笑一声,不知为何鞠依雅总是喜欢叫王翔厨子。 “公主,那王子新是副使大人,可不要让他听见了。” “听见又怎么了。”鞠依雅扬了扬脖子,突然又小声朝阿琪奴问道:“阿琪奴,你说他那盒子里面都是些什么点心,为何与我们见过的点心都不一样” 阿琪奴心里一汗,果然,自家的吃货公主是看上人家的点心了,鞠依雅一向对美食没有什么抵抗力。 其实她们出发之前也在长安城采购了一些小吃点心,只不过这些东西毕竟无法多带,一路上鞠依雅总是忍不住要尝一尝,再尝一尝结果还没走出多远,准备的小吃点心已经被鞠依雅尝完了,然后她就注意到了王翔手里的点心盒子,那里面的点心看起来似乎比她们从点心铺子采购的还要美味。 林婶特地准备的点心自然不是长安城那些点心铺子能比的,不说味道,光是外形看起来就非常诱人。 “公主,先吃点胡饼吧。” 鞠依雅皱了皱鼻子:“阿琪奴,我们应该多准备些点心的。” “公主,点心可不像干粮,放不久的。” 鞠依雅嘟嘴接过胡饼小小咬了一口:“那登仙楼的厨子可是准备了不少点心,我看他们三个人一路上吃个不停还没吃完呢。”
说到这里鞠依雅突然想到什么,她发现王翔似乎不止一个点心盒子,每次吃完点心他总是跳下马车然后不知道去了哪里,回来的时候手里又有了一个点心盒子。 他一定是把点心盒子藏在什么地方了。鞠依雅眼珠一转不知在打什么心思。 王翔确实让林婶准备了很多点心,比鞠依雅想象的还要多的多,这些点心都被他放进了仓库之中,在仓库里面食物是不会变质的,此去高昌需要不少时日,他可不想跟着使团一起啃上几个月的干粮。 “袁道长对王子新有什么看法” 太极殿上只有李世民和袁天罡二人,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小本子淡淡的问了一句,小本子上面记录的正是李淳风和王翔在格物院的一席对话。 “看不透。” “哦”李世民惊异道:“朕还是头一次从袁道长嘴里听到这三个字。” “贫道也只是普通人,自然会有看不透的事情看不透的人。” “袁道长的意思是王子新不是普通人” 袁天罡笑而不语。 “圣贤之学是帝王之学,格物之学是天下百姓之学。”李世民又拿起小本子喃喃低语了一句。 “陛下,王子新在离开之前留给淳风一样东西让他交给陛下。” 李世民奇道:“是什么东西,为何他不亲自交给朕” 袁天罡摇头道:“王子新交给淳风的是一个密封的盒子,贫道也不知里面是何物,不过淳风说王子新临行前嘱托他务必将此物交给陛下,万万不可泄露出去。”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盒子在哪里” 袁天罡从宽大的袖子里面抽出一个砚台大小的木盒,上面封着火漆。 李世民接过木盒,观察了一下火漆并无异样然后才去除火漆,打开盒子之后看到里面只有一张折叠起来的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