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宋版书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和猴子一连找了二大爷三次,门都锁着,打**也没人接。问周围邻居,都说不知道,一位公园跳扇子舞的奶奶说看到他背着个包袱上了出租车,看样子出了远门。 我和猴子搔破脑袋,都想不出二大爷能去哪儿,只好给冷晓曦**,说人找不见,刘先生拜托的事情过几天回复。然后就一门心思沉浸在修复的工作中。 刚回来那几天我虽然没有对古书进行修复,实际上每天都会想修复的方法,这几天已经考虑成熟,修复起来也算是胸有成竹。 猴子这几天也辛苦,为了早日看到古书修复完成,他充当了我的助手,出去买饭,回家拖地,这些活他都承包了。 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地下室,用百倍的小心对古书进行修复工作,真算是废寝忘食,经过半个月的努力,这本宋版终于修复完成。 望着重新装订,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古书,心里还是有一番成就。 这本书不是手写,也没有印章,更没有御笔批注,想来应该是当时印本完成后,主办官员呈现给皇帝预览,就是说样本。 不过这样一来,因为没有任何凭证,没有人会相信这书跟皇帝有渊源,价值自然少了许多。不过完整的宋版书,整个古玩市场几乎没有,就这点来看,这本书也是地地道道的孤本善本。 “多的不敢说,够咱们在二环卖一套楼房。”猴子志得意满。 他这几天找了杨泰桥,打听宋版书价格,老杨白了他几眼,说这有这玩意,百分百是伪造,赝品,要猴子别听他人忽悠。 我说猴子也是穷疯了,书还没修好,就急着出手,他看我把书裹得严严实实,笑了笑,说咱俩是皇帝着急太监也着急,赶紧拿过去让杨泰桥看看,晃瞎他的老眼。 我本来想睡一会,看了看表,离跟杨泰桥约定的时间还差一个多钟头,想了想,决定先过去。 这次不是**书,只是让他掌掌眼,用猴子的话说——不要小瞧天下英雄。 宋版的价值不可估量,随便拿出来就能引发收藏界震动。说实话我有些忐忑不安。倒不是怕被人黑了,而是担心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从而让人怀疑我们来路不正。 原来我还幻想着能发现宋朝皇帝的笔迹,可惜没有,后来想着这本书发现夹藏的秘密,比如古代的藏宝图或者皇家秘密,可能还真是**看多了,我期待的这些都没有发现。 我知道宋版书价值不菲,但不清楚不菲到什么地步,只有先让杨泰桥参谋参谋,如果能找到买主,给的价钱合适,也不介意出手。 到了潘家园时间还早,进了杨泰桥的店,他人还没来,上次接待我们的女孩沏了茶,扔下一包555香烟,说稍等片刻,杨老板马上就到。 眼看她扭着腰肢去招待客人,我和猴子一人点了根烟望着忙碌的市场。 我们来的早,来自全国各地摆摊的都显得忙忙碌碌,不时有想捡漏的老外cao着生硬的中文讨价还价。 我把小皮包抱在怀里,抽了口烟,漫不经心朝门外看了一眼,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皱着眉头站起来,想追出去看看,谁知今天店里生意兴隆,好几拨客人在品评古董,等我挤过去,那人已经不见了。 我重新回到原位坐好,猴子问我看什么,我说看到一个熟人,追出去不见了,猴子不以为然,说这事太平常了,小心别把那个丢了。说着指了指我的包。 眼看快到中午,杨泰桥才匆匆赶来,一进门就直奔我们这儿,说是有事耽搁了,连声抱歉。 我们坐在里面这个厅里,隔着雕花玻璃窗,外面的一举一动都看得十分清楚,杨泰桥起身把门关上,从茶几下摸出两包中华,撕开来给我和猴子,说什么贵客来访,这小段怎么用三5烟招待等等客套话。 我想原来那身材不错的小妞叫小段,正想着,杨泰桥在我对面坐下,看我怀中抱着皮包,笑道:“在我这儿方向,谁也不敢黑你。尽管放心。” 我笑了笑,说凡事还是小心点的好,然后把皮包放到茶几上,掏出,解开裹在上面的纸张。 杨泰桥起初很随意,等看到我把书拿出来时,他的脸色一下变得极为郑重。迅速起身带了手套,拿了一柄放大镜仔细观看。 他一边看一边啧啧连声,看他的样子,恨不得把书一口吃到嘴里。 “好东西呀!”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宋版,这是修复过的,手艺不错,把古书的韵味都保留了下来,不但没有损毁,反而就像重新装裱的古画,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猴子拿了根烟在鼻子下闻闻,问道:“杨老板,这是不是宋版?” “是是是!绝对是!”杨泰桥头也不抬。 “杨老板,我猴子啥时候骗过人?说宋版就绝不会拿明版来冒充。” “那是!那是!”杨泰桥依旧没有抬头。 我看他一副贪婪的样子,心想这家伙见到宝物就两眼发光,可要小心应付,不要栽倒他的手里。于是小心问道:“杨老板,这书值多少钱?” 外面的噪杂声都被这扇门挡住,内厅里很安静,过了许久,杨泰桥都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 这会儿,我的心跳已经加速,真它妈不争气。杨泰桥不回答,是不是盘算着怎么压价,毕竟做古董的生意的,口碑都不甚好,总让人有些不放心。 果然,过了一会,杨泰桥跟我们打开了太极拳。 “按照行规,我不应该问你们货物的来历,但是咱们也不是外人,我就斗胆相问,两位从哪儿掏到这东西?” 我老早就想到他会问到这个问题,于是立刻说道:“实不相瞒,这老书是一位收藏家后人藏书,跟猴子是战友,是他托我们给问问价格,合适的话可以考虑出手。” “这样呀!”杨泰桥点点头,依旧小心翻看着发黄的书页,“不过这书新修不久,看来也是保存不善。我有个疑问……”他说到这里,抬起头望着我。 “你说。”我有点心虚。 “如果此书出自有名望的收藏家,清朝民国几大藏书楼我都知道,按理说应该有藏家的收藏图章,可这本书没有。” 他的表现很明显,口口声声说“没有外人”,其实已经把我们当做了外人,不过我也口口声声“实不相瞒”,其实每句话都在瞒着他。 “为何没有藏书章?”杨泰桥皱着眉头重复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