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未来
西南动机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近况,实际都已经很少再有汪正国插手的机会,公司一旦上了规模,并且逐渐开始有自己的盈利之后,大抵已经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后续便是公司自己按照惯性向前发展。 也就在94年底,624所这边刚输掉中推核心机项目时,军方便已经带着601所、112厂方面的技术人员来到西南动机。 在苏联解体后,又历时前后两年半时间,中俄军事技术交流合作会议取得重大成果,在共和国答应原装进口72架苏27战斗机后,俄罗斯最终还是同意出售苏27战斗机相关生产技术,而且还是最新的苏30型号。 至于代价,当然也不小,但大致还算可以接受。 首先需要国内低价出售一条三军通用计算机生产线,并协助苏霍伊设计局修改苏30战斗机航电设计方案,甚至连苏30项目的后续研发资金,也都是由共和**方全套提供。 即将出售给共和国生产的苏30MKK战斗机,整个工作大抵就是在苏37UB这款双座机的基础上动脑筋,主要是进行航电设备现代化改进,而其它方面的改动都还不大。 倒是在国内军方据理力争之后,居然还争取到了把苏27家族原装AL-31F发动机改为青城系列,按照计划,除开第一批原装苏27以外,后续所有国产的苏系战机都采用青城发动机,这次是毫不留情地把AL-31F踢进垃圾桶。 也都是到后来,汪正国才知道,之所以那样干,主要还是AL-31F发动机寿命和油耗过于感人,军方实在是受不了。 见识过青城发动机的寿命和油耗数据之后,这边转念一想,反正青城Mark2推重比已经可以和AL-31F持平,那就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理由继续采购31F发动机。 至于东北那边黎明厂,虽然一直力主要引进AL-31F发动机生产线,但奈何毛子要价太高,而且军方又用新中推发动机项目生产线落户黎明为条件。 最终,黎明厂还是决定放弃引进AL-31F发动机计划,回头继续生产涡喷6、涡喷7两款发动机。 国内庞大的歼六/强五战斗机保有量都摆在那里,涡喷6发动机生产肯定不会那么早就停止;至于涡喷7系列发动机,这个就说来话长,在确定歼八大改计划变成了隐身技术验证机之后,为了保住112厂的生产队伍,军方还愣是硬着头皮把鸡头进气的平头八爷继续生产走。 虽然每年只生产8架,但前后这几年时间下来,还真将平头八爷的数量拉上了100架大关,这数据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反正都是很无奈的结局,而这也是为什么军方对俄罗斯让步较大的原因,实在因为不想再继续看到平头歼八生产下去了,简直闹心,赶紧把项目谈好,必需要以最快速度将歼八系列生产线停下来。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显,国内自主设计的十号战斗机,已经引进生产线的苏30系列,两者几乎全都是确定要采用青城发动机,这订单足可以将西南动机撑的走不动道。 好在按照东北那边飞机生产计划,青城发动机大批量供应要等到三年之后才开始,而在此之前,自然还留有几个月时间让西南动机从容地进行产能升级。 ..... 1995年,3月。 东亚地区整个时局风云变幻,军方似乎也早早就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军用要员运输飞机直抵123厂,小队军方高参带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进驻工厂军代表办公室。 此后则是迅速集中蓉城飞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当所有人到位之后,首先宣布的消息就是工厂进入全速生产阶段。 歼十A战斗机已经完成生产定型,当前问题仅仅存在于军队方面对飞行作战大纲编写还不够完善,可能还无法充分发挥出该战斗机全部性能,但当军方要求全速加班生产的要求摆出来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出大事儿了。 现在军队压根儿没说什么采购数量,直接是你按照最快速度给我生产,有多少,咱就要多少,多多益善! 至于123厂的产能可以达到多少,这个其实谁也不好说,只能粗略做个估计,反正大概30架左右便能顶天。 要说这此前谁也没料到会有这么一档子事冒出来,十号所使用的新技术太多,不仅生产总装方面不够熟练,配套子系统生产单位也是产能不足如此。 “赶紧复制十号设计和生产资料,如果情况紧急,十号作为我们国内目前唯一能够全面自主生产的三代战斗机,它会将会扩散到其它基地同时进行生产。” 语气中不容任何人带有质疑,现在的情况已经很让人头疼,真要是到了打仗时候,自然要全国一盘棋,这个没的说。 “还有,你们歼七M生产已经停止,但相关技术、工装不能报废,马上装箱启运到011基地,并派出工艺技术人员协助011方面掌握该型号战斗机生产技术,他们之前也生产歼七2战斗机,所以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军方大佬再次开口,直接把歼七M技术转移的下家定下来,但这些对于123厂而言,其实还并不算什么,完全可以接受。 放下固定翼飞机生产安排,另一方面则是马上安排直升机生产工作,同南非合作研制的茶隼直升机因为有共和国资金注入,整个研发进度更快,早在94年就已经交付部队,甚至比南非上位面的95年交付部队IOC都要更早上一年时间。 “武装直升机也是一样,这是我们目前仅有的跨海直升机空对地火力支援机型,前线需要大量该型飞机,我知道你们是第一次批量生产直升机,但这绝不是理由,所以给你们下死命令:年底之前,必须交付两支陆航飞行大队的装备所需。” 如果是两支陆航飞行大队,按照陆航三三制来说,一支大队拥有9架武装飞机,那两支陆航大队就是18架,要是多算些,20架的最低要求是妥妥地。 为十号、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进行生产配套,这些机型的动力系统都是西南动机公司生产,压力也绝对不小。 扭过头,又道:“西南动机,你们单位情况比较复杂,在国家没有进入战时状态之前,也不好要求你们将生产技术扩散,但现在必须要保证一点,那就是我们军方的订单绝不不能拖后腿,钱不是问题!” ..... 来的快,走得也快,确定下蓉城飞机发展中心这边生产工作后,高参团队随后又在第一时间乘飞机离开,下一步还有其它军工装备生产安排,这次大战来临的气氛渲染的紧张。 所有和军工有关工厂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倒是电子产业方面没什么太大的影响,民用电子设备和军用之间差距挺大,所以国内电子产业市场在表面上看来,到还比较正常。 经过汪正国十多年时间的经营,他所能影响到的地方也就仅此而已,对于即将到来的危机和耻辱,他又能为之奈何,最终结果恐怕也不见得会比上位面好太多。 当然,如果历史的进程因为蝴蝶翅膀原因而有所改变,汪正国又突然担心起来,这些改变到底是走向更好,还是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