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渐入佳境
老何都七十来岁的人了,还有那么开阔的思路和视野,还有一颗进取之心。虽然在这个岗位上,抱着守摊看店的心态混个几年十来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自己还不到五十岁,难道心态还不如一个古稀之年的老者? 齐明远觉得,无论是机会偶然,还是命运使然,如今自己到了这个位置,那就不如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怎么干都是十年八年,何不尽心竭力把事情干好,以不孚众望? 更为主要的是,齐明远并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人,从零时工转为信用社正式职工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这个目标一开始并不清晰,方向也经常发生变化。 别看齐明远表面上不动声色,不显山不露水,但他的确是个有抱负,甚至有野心的人,只是以前方向不甚明确,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力、迈进。 即便许增天把联社一把手的位置交给他的时候,齐明远也是一片茫然。 通过与何克明那番畅谈,笼罩在齐明远眼前的迷雾逐渐散去,前面的道路慢慢清晰起来。 利用中秋节剩余的两天假期,顺着何克明的指点,齐明远为联社、也为自己勾画出了一幅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财务主管到位后,补齐了联社管理机构的最后一块短板,齐明远准备将他构思的计划一步步付诸实施。 从一名临时工的成功逆袭,到现如今的最终上位,齐明远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条件日臻成熟,人生状态渐入佳境,接下来,在他的人生舞台上,将充分展现他长袖善舞,闪转腾挪的功力,上演一幕幕现实环境中似曾相识、使人身临其境的人间活剧。 ...... 元旦前,齐明远准备召开全社年终总结大会,在总结会召开之前,他召集了一场只有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预备会议,中心议题有两个,其中之一是他建议明年给员工们普调工资,而且上涨幅度比较大,平均每人上调四百元。 “这是我的初步想法,今天的会议想征求大家的意见,请各位谈谈你们的看法。”开场白后,齐明远直入主题。 “怎么突然想起涨工资来了?”齐明远刚说完,联社资历最老的副主任孙学峰第一个问。 “学峰的问题问得好,这里我要多说几句。涨工资的想法不是我心血来潮,这个想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楚,在本地区的金融行业中,咱们信用社的职工工资不仅比工农建中等国有大行低三分之一,而且比后来的邮储、城市商业银行及外来的股份制银行都低。”齐明远顿了顿。 他环视一眼与会人员,继续说:“都说金融业是高收入行业,可咱们员工的收入甚至比地处本市的几家国企员工的收入也要低不少,哪来的高收入?” “诚然,咱们不应该攀比追求高收入,但想想本社那些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职员,每个月还都拿着那么低的薪水,工作的动力何来?看看员工们的微薄收入,年轻员工如何安心工作?咱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现实情况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不是二十几年前那个时代了,没有任何优势的单位,不仅招揽不到人才,恐怕连原有的优秀员工都很难留住。大家知道,由于信用社的历史背景,老员工们的素质本就不高,如果再吸引不来较高素质的新人,信用社的发展壮大根本就无从谈起!”齐明远越说越激动。 “简而言之,全员涨薪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补欠账,给员工们增加一些收入;第二个是塑形象,增加信用社对人才的吸引力。” “还要申明的是,这只是第一步,仅凭这么一次涨薪,根本不可能达到上面所说的两个目的,我的想法是等联社将来运作好了,这样的举措将成为常态。”这番本应作为会议开场白的话,也正好回答了孙学峰的问题。 “涨工资当然是好事,别说这是职工们期盼的,这个消息也让我很高兴,问题是咱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吗?如果按照人均四百元的额度涨,每年需要增加多少成本?联社能不能承受得起?” “对,我也有和子凯同样的问题。我们赞成明远主任关于全员涨工资的提议,关键是由此增加的成本支出能不能承受。”孙学峰和方子凯在农行就是一个科室的同事,后来又一起到了联社,长期在一起共事,两人看待事物的观点大多数时候都很一致。 “你们提出的问题还真提醒了我,具体的成本支出我确实没有测算过,不过我说的人均普涨四百元只是我的初步设想,最终不一定是这个数目。回头让莹丽安排财务科做个准确测算,再确定具体的涨薪额度。” 齐明远停了停,把目光投向另外两位副主任,“袁勇和莹丽你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另外,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学峰和子凯还有别的什么意见?大家畅所欲言,都说说。” “涨薪对单位所有员工都是好事,我们赞成,没有别的意见。”何莹丽和袁勇几乎同时说道。 “我赞成明远主任谈到的涨薪的两个目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也觉得在金融系统中,咱们单位的员工收入水平低,对外形象不佳,长此下去很难发展壮大。既然如此,咱们就把这件事情办好,让它为达成咱们的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孙学峰表态后,方子凯点了点头,没再发言。 “没有其他意见的话,事情就这么定了。回去后莹丽抓紧安排财务科做测算,看看人均涨多少合适,拿出结果来,我要在元旦前的年终总结会上向职工们宣布这一消息。”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涨薪议题结束后,齐明远提议休息二十分钟,让与会人员放松一下,随后继续开会。 “第一个议题结束了,咱们现在进行第二个议题。正如在讨论第一个议题时,学峰和子凯所担心的那样,要给全员提升工资福利,咱们有这个条件和能力吗?其实我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不提高收入,对内没有动力和凝聚力,对外没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咱们这个地方小行今后怎么往前发展?不往前发展,就要被淘汰出局,即使你想原地踏步,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时,想要守住原来的旧摊子都非常困难。”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利用国家给的政策,主动出击。全员涨薪肯定要增加支出,这一点是明摆着的,我想如果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加的成本不会成为多大的负担。”再次落座后,齐明远首先发言。 “怎么个调动法?就靠涨一次工资?我看未必能调动起多大的积极性,咱们长期工资偏低,很多员工会视涨工资为理所当然。”孙学峰对齐明远的做法还是将信将疑。 “咱们并不指望通过一次涨薪对调动职工积极性产生多大作用,我已经说过,涨薪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此。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正是咱们今天会议的第二个议题。” 齐明远向班子成员们阐述了自己的计划:“从明年一月开始,全社员工,包括在座的各位,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工资,另一部分为绩效工资。所谓绩效,就是要与所有职工的工作业绩挂钩。就这一议题,请大家共同商议实施办法。” 齐明远把话说的很明确,不是让大家讨论这项内部政策是否应该实施,而是讨论实施办法,与会者当然听得出来,这项政策的实施是势在必行,谁要反对也没有用,这里只是让大家对实施办法提出意见或建议。 会场沉寂了足有十来分钟,还是孙学峰首先打破沉默:“前面刚说了全员普涨工资,这又来个绩效挂钩,如果有员工业绩不佳,收入反而降低了,岂不是与提升全员收入的初衷背道而驰?” “咱们说的是平均涨多少,又不是保证每个人一定要涨多少。你说的这种情况当然应该引起注意,在制定具体细则时,即便对于那些没有业绩的员工,也要让他的收入多少有些增加,哪怕每个月增加三五十也罢,这是咱们的原则。”齐明远耐心地解释道。 “要先把基本工资定下来。在原来工资的基础上,先确定平均普涨多少,以此作为基础工资,再将基础工资的百分之多少作为基本工资,这个百分比也要确定下来。” 方子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按主任的意思,这个比例要适当,以使那些没有业绩的员工也能感觉到收入的增加,让他们也能拿到比原来略高的工资。” “子凯说的对,就是这个意思。”齐明远点头赞同。 “若如此,这个比例的确定需要一番精准测算。”方子凯建议道。 “子凯的意见很好,会后莹丽带领财务科的人做个精细计算,基本工资就以子凯提出的方案和原则来确定。接下来讨论对员工的激励措施,直说了,就是包括在座各位的所有人,从明年一月一号开始,都有揽储和营销任务,没有业绩的员工,只能领取到基本工资,有业绩的,按业绩提取绩效工资,绩效越好,收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