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整顿
御医们的医术自然比一般太医高明,很快确定德妃中的是什么毒,是与当年孝昭皇后中的毒一样,都是让人身体渐渐虚弱,根据御医们诊断,德妃的中毒时间大约在一年半之前,此时发作出来,已经是病入膏肓,即便用最好的药材调养,也只能拖上半年。 皇帝大怒,他本以为这种毒已经随着元后的死而消失,却没想到时隔十几年,竟会再度出现,他的目光第一时间投向与元后同出一族的赫舍里庶妃和僖嫔,叫来他的亲信,令他们彻查。 结果很快出来,毒是赫舍里庶妃下的,因为她认为是德妃抢了她的妃位,当然,她嫉恨的人不止德妃一个,几乎所有的高位嫔妃都在她嫉恨的名单上,不过第一个下手对象是德妃而已,而排第二的就是苏兰芷和温僖贵妃两人,不过因苏兰芷素来小心谨慎,她未曾得手,但温僖贵妃却已经中了招,就在她虽皇帝出巡时,她安排的人把毒送进了永寿宫里。 这也是发现的早,不然赫舍里庶妃下一步就要进行更大胆的计划了,她现在表面平静,其实神智已经有些疯狂,皇帝查出是她之后,亲自带人审问,赫舍里庶妃承认的很痛快,从她什么时候起的心思,通过什么渠道做成的,到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说的清楚明白,原来一开始她只是想干掉德妃自己上位,但自胤禨殁了之后,她就没了生念,她认为是别人害死了她的儿子,虽然不知道是哪一个,但肯定跑不出那几个有儿子的高位嫔妃,所以她要带着她们一起下地狱,给她那可怜的儿子报仇。 皇帝不知该说什么好,对一个明显神智有问题的人,正常人总是没话可说的。赫舍里庶妃只是疯了,却还不傻,她也知道这事一旦被发现,她绝落不了好,在皇帝还没想好该拿她怎么办时,自己干脆利索的服毒自尽了,倒让皇帝有种有气无处发的憋闷感,因为他不能让宫廷阴私传出去,就不能以谋害皇妃的罪名处置赫舍里庶妃,现在她却自己死了,皇帝为遮丑,非但不能处罚她,还要给她死后哀荣,追封她为平妃,而且因为她的娘家是太子母家,他又不能迁怒赫舍里家,不然太子脸上也不好看,这让皇帝尤为不渝,觉得自己是被一个女人将了军。 当然了,皇帝是绝不会让自己憋屈的,罪魁祸首他惩治不了,帮凶们处置起来却不用客气,尤其是内务府的人竟然敢帮着一个宫妃毒害另一个宫妃,这触动了皇帝那敏感的神经,让他对自己的安全产生危机感,也让皇帝对掌握着自己衣食住行的内务府产生了怀疑。 接下来的事让宫里的女人们都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都能感觉到一股风雨欲来的紧张感,宫里消失了一些人,这些人每个宫里都有,皇帝下令严谨宫女太监攀亲认干亲等行为,对出入宫廷检查的更为严格,夹带行为几乎绝迹,在整顿了宫廷之后,皇帝又开始整顿内务府。 若干管事被撤职或是调离,也有人下狱,这番动作已经很让人侧目了,但随后皇帝又下令,凡有女子选入后宫或被纳入皇室、宗室的包衣家族,不得在内务府担任正职、要职,该家族姻亲也在回避范围。这道命令一出,前面的都成了小动作。 苏兰芷隐约有些猜测,毕竟她是德妃中毒的少数知情者之一,后续皇帝虽没告诉她,她也能通过表象窥得一二,赫舍里庶妃莫名其妙没了,这件事是谁下的手也就一目了然,而皇帝整顿内务府的原因,她也能猜出个大概,宫里的妃子能被人下毒,皇帝的安全又能有保障到哪儿去?哪个皇帝敢放心把自己的安危交到这些人手里? 不过苏兰芷倒是对皇帝此举极为赞成,说实话,她有过做包衣宠妃的经历,对那些人的手段感触最深,上辈子她出身包衣金家,内务府的人就没少帮她做事,还有后来的孝仪纯皇后,她阿玛在内务府经营多年,她仗着娘家在暗处帮助争宠,排除异己,她能从洗脚婢一步步高升,死的时候是皇贵妃,儿子上位后得以追封为皇后,内务府的人没少在中间出力。 苏兰芷上辈子为什么会受暗算?还不是因为她小瞧了这些人的能力和狠心,觉得自己不争,身份又低,就不会碍着别人的眼,却忘了身处那个位置,你不争不代表别人不争,结果一时大意,被人下了易受孕的药,高龄产子,才会伤了身体,结果刚四十出头就病死了。 所以苏兰芷对内务府的人也是有恨的,不过她历经几世,心性非一般的豁达,只要不惹到她头上,她也不会做多余的事,但现在皇帝要整治他们,她只有拍双手赞成的。 皇帝命令一出,聪明人都能想到些什么,而且,越聪明的人想的就越多,对宫里的妃嫔来说,高位分的几个都挺赞成,毕竟她们都是大选入宫,家里没人在内务府当差,这条命令并不会对她们造成什么影响,不过同时,她们也想到这对那些爬龙床的宫女们绝对是个打击,而且,她们或多或少都吃过内务府的暗亏,眼见他们倒霉,心里只有高兴的。 但是宫里不单又妃和嫔,还有一堆常在答应,她们大多是宫女出身,而比较得宠的几个,都受过家族照应,如今因为自己害的家里人没有正差,还少了帮衬她们的人,她们自然就不乐意,有人找皇帝陈情,有人走曲线救国,还有人直接来个死亡威胁,宫里一名答应自尽了,还写了遗书,请求皇帝准许她的家人继续在内务府当差,以期能养家糊口云云。 眼见着外面朝臣们还没唧唧歪歪,内廷的女人们不给自己面子,皇帝的怒气可想而知,直接下令按照宫女自尽处理,那答应和她的家族非但没捞到好处,反而被抄家发配,偏又从她家抄出许多金银之物,另有房产田契,古玩摆设等等,甚至还有两样贡品,折合成银子的话,最少也值十万两。皇帝大怒,把她家的家产清单公之于众,又把她的家人丢到西伯利亚去吹冷风,这辈子是别想回来了。 有这么一位先驱,别人都不敢再闹,事实上,凡是在内务府有些势力的,真没穷人,他们闹腾,也不过是舍不得手中权势罢了,眼见先驱者落了这么个境地,后面的人都消停了。 又有人建议皇帝,内务府的管事不能用终身制,建议采用轮换制,就跟朝廷官员一样,或是三年一换,或是五年一换,皇帝觉得甚好,准了,于是各项规章制度重新制定,在这新制度下,除非是当权者软弱到极点,否则不会被奴才们左右,而像历史上清朝后期,皇帝还要看奴才脸色,吃的用的还不如奴才们好的情况,也应该不会出现。 等到事情落下帷幕时,已经到了三十年底,马上要为三十一年的春节做准备。 由于此时在内务府管事的好多都是新提拔上来的,他们十分想表现一把,也好能让皇帝看到他们的能力,以便日后更进一步,因而虽然前一段时间内务府少了好些人,又经过许多调动,办事效率却前所未有的高,连折损都减少许多,苏兰芷和温僖贵妃几个掌管宫务的,都觉得比往年要顺心的多,纷纷称赞皇帝英明。 康熙三十年就在一片诡异的平静中安然度过,大多数人皆是身心舒泰,德妃是身心皆不舒泰,她娘家人也有在内务府当差的,还是很有油水的肥差,如今差事也没了,可她又不能跟那些常在答应们那样不顾脸面的闹,想借着有病搏一把同情,结果皇帝根本不见她,后来就是那答应自尽的事,看到那人的后果,她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到底心里不舒服,觉得自己已经是妃子了,家里人怎么能跟那些常在答应一个待遇,着实憋了一肚子火,结果身体更差了。 三十一年大年初一,日食,皇帝免大朝贺,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皇帝却亲临乾清门讲学,将日食的原因解释清楚,众臣皆敬服不已。 正月二十,后宫诸人迎来一次小规模人事变动,几个常在升了贵人,其中就有近两年颇得圣宠的王庶妃,她就在这一次正式有了贵人名分,还被皇帝安排在钟粹宫最好的偏殿。 二月,皇帝巡幸畿甸,带着太子、胤褆和胤禛,偏偏把中间的胤祉漏掉了,荣妃难免脸上不好看,见了苏兰芷,也没个好脸色,可随后她听到一个消息,对皇帝不带胤祉有了新猜测,也就顾不上再看别人不顺眼,开始寻思怎么才能让皇帝消除对胤祉的成见,又要想办法把胤祉掰上正路,别被某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勾引坏了,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