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晨光里在线阅读 - 第八十九章听圣旨邹家得赏

第八十九章听圣旨邹家得赏

    从宛丘回来之后邹正达和邹正业便带着邹老爷子和邹晨去那十亩地看了看,邹晨立刻决定就要这块地了。太方便了,首先这块地是一个类似于沼泽一般的土地,而且还有树林,可以在上面挖几个小池子以供养蛙。虽然离着沙河远些,不过花些钱弄个旱渠也可以引水过来。看了之后家里当即决定就在把这块地给购买了,邹老爷子虽然有意见,但是儿孙们买地乃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只是说了两句便罢了。

    然后找了里正和乡书手,付了五贯的地皮钱,另付了牙保中介费和4%的土地契税,又付了里正的路费和辛苦钱,隔了几天里正从宛丘拿回一张盖着官府大印的红契。

    这向里正购买官府的地皮,为啥还要给一个没露过面的牙保钱呢?原来宋法中规定田宅交易,须凭牙保,违者准盗论。意思就是如果邹家买这十亩地只是找了里正却没有中介人那就按盗窃罪论处。

    红契到手,便证明这十亩地尽归邹家所有。邹家又通过金小乙另找了三个渔民,让他们同金小乙一样签了长契,并定了不许泄漏邹家养殖机密给任何人的文书,签了保密文书之后,才算是放下了心。

    这次只是盖个围墙,便是只请了邹正安兄弟和金小乙他们,只花了两天工夫便把围墙盖好,又在墙下留了一个大洞,用于旱渠的出入活水。围墙建好之后,金小乙他们便开始挖池子,营造蛙棚。

    数天时间过去,时记送来的林蛙又死了几十只。然而活下来的,则是看起来精神极好。邹家兄弟每日紧盯着这个稻田,只要其中有一只蛙看起来精神头不大对,便立刻找东西把它捞起。送到另一个稻田中。待到蛙池建好,家里人松了一口气。

    盛夏来临,家中的山蛤已经长成可以出售了,螃蟹要到八月,泥鳅要到冬季。四亩稻田从夏季起每隔几个月便会有一次不菲的收入,这样的情况,烧灼了邹家庄村民的眼睛,各个红通通的盯着邹家这四亩稻田。

    这里面不是活物,这全是钱啊。一只山蛤可以卖到15文左右,但是蛙少人多。尤其这邹家又占了一个稻田养活物的美名,宛丘城里的人都想尝尝这稻田里出来的活物到底是啥味道。于是几个饭馆都抢着加价购买,到最后。一只斤把重的山蛤卖出了30文一只的天价。

    于是,当有客人进了宛丘某分茶铺或是饭馆或是酒楼,便会听到有跑堂的小二高喊着:“邹家稻田活物,份五十文,日限十份。”买者如云。有那今天购买不到的悔恨不已,约定明天早早来排队购买。

    这股购买的热情,在陈知州三下邹家庄后陷入了狂热状态。若是在宛丘没有吃过邹家活物的,那就不能叫宛丘人。若是有不知道啥叫稻田养活物的,你肯定是外地人。而读书人的身份又借着此事攀高了一个台阶,先帝曾说过。书中自有千锺粟。果不其然,这看书也能看出经济学问来。这不,黄家的二郎就学了一肚子的论语。愣是从论语里看出来了稻田养活物的新法。啥,你不相信?呀呀呸的,你敢不相信圣人?圣人的门徒端木子贡不就是做了圣人的徒弟以后才学会挣钱的吗?圣人曰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指的是什么?其中有一条便是经济学问一途啊。

    陈知州此来是来宣读圣人的旨意,在一大通赞美天地万物造化之功之后。又感谢了一番天地赐给万民果实,最后才是称赞邹家于农业一事有‘开拓之功’当可为万民之表率。又因邹家无功名,所以特赐‘仁善厚德’四字以光大门楣,并免邹家十年瑶役及赋税,邹家庄全庄可免三年瑶役以做奖励。至于黄瑾瑜由于只有一个秀才功名,所以将功劳暂记待得殿试后再另行封赏。

    庄子里的人,听到免三年瑶役彻底疯狂了。待得陈知州念完之后,庄内众人齐齐揖首,然后山呼‘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圣人的旨意一共便是两千字左右,是四六骈体的,写的虽然华丽,然而老百姓却是个个都能听懂。

    邹晨拉着小七站在家人的最后方,垂首听着陈知州抑扬顿挫的念着,终于过了一把影视剧里宣读诏书的瘾。只可惜的是并没有一个太监用着高八度的女高音念着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第一句便直接赞美天地万物,余下就讲正事。也没有搞什么摆香案跪迎圣旨,只是令家里人着新衣,依次排好,然后垂手站定,陈知州便开始宣读圣旨。

    念完之后,旨意却并不象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交于邹家人手中,而只是将一块写着仁善厚德四个字的匾额给了邹家,至于旨意陈知州还要派马回东京交还给门下省的相公令他们封存。

    为了迎接这副旨意,邹家庄的人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黄土垫道,又修缮了村道两旁不雅的建筑,拆了好几个厕所和粪池,狠狠的净化了一番村中的空气。被拆厕所和粪池的并没有搞暴力抗法,而是美滋滋的向别人宣布,我家的厕所因为怕熏着咱们的圣人,所以被村民们给填了。不仅如此,还亲自动手,最后恨不得在自家厕所的新土上面立一块牌子,上书‘避圣厕’,由此可见百姓是真心爱戴圣人。

    待陈知州走后,邹家便开始迎来送往,不断有乡绅和三等户以上的送来金银布匹以做贺礼,还有赤贫农户自愿来投!

    为了庆祝,家里一连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宛丘张家和陈家,黄家坪的黄家,柳林集的沈家,这些亲戚好友们都送来了贺礼。

    沈家派来送礼的不是别人,正是沈家的二郎沈芳。陈家则派了一位管家过来,送来了一车的贺礼,并且还言明,里面有二十四郎的礼物单独送给邹家小娘子的。

    有送贺礼的,邹家便令邹晨造册记下,日后还须得还礼。若是有那赤贫农户来投的,只能是一户送了几十文好言好语的劝走。

    三天流水席摆完后,邹晨算了一下帐,官家给送了四个字,一下子倒赔进去五六十贯。不仅如此,家里的粮食也倒腾了个精光。

    柳氏和黄丽娘心善啊,那赤贫的农户,大部分是流民,家中旱灾或是水灾过不下去举家出逃。又没有路费归乡,个个穿的破破烂烂,听得他们一番哭诉,柳氏和黄丽娘均是软下心来,一家送了几十文或是一吊钱,还另送一些米面给这些贫户。等到这些贫户们千恩万谢的走了,邹晨通常会发现家里的粮食会少一些。

    邹晨终于发了飙,在晚饭后向两位老娘下了最后通碟,禁止她们再送那些贫户们米面。

    邹晨怒道:“咱们家这三天时间舍出去的米面怕是得有十几石了,所谓升米仇斗米恩,咱们今天舍出去这些米面,虽然能得来一个好名声,但是也能招来贼。再说了,做善事也得有一个度,超出自家能力的就不能去做了。为什么这一段时日贫户们不仅没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不就是因为知道咱家还给钱还给米吗?从明天起,不许给米银,把他们劝走既可。”

    黄丽娘小心翼翼的说道:“小晨啊,那些贫户们着实可怜。身上穿的又破又烂,那些孩子们饭都吃不饱,……”

    柳氏也在一旁抹着眼睛,深深同意黄丽娘的话。

    “咱大宋并不穷,可是这些流民们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就是因为一点,他们懒,他们不肯吃苦。乞讨能讨出一个富家吗?官家明明允许流民归乡,而且还可以助银助粮,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回去?宁愿在这里依附于别人?”邹晨敲着案几,“他们宁愿做隐民,也不愿做良民,这是何道理?这是在钻国家漏子,这是坑害国家,大宋朝就是因为这些隐民才完蛋的。他们不愿意归乡,就有地主愿意收留他们,然后地主就去兼并土地,土地兼并的多了,选成国家税收不平等,贫民们纳的税会更多,而一等户们则是不用纳税。百姓会容忍吗?不会,百姓不容忍就会起来造反?咱们家,不许收留流民,一个也不许。别人家我管不着,但是咱家不行,别人可以钻国家空子,但是咱家不许。老实干活,奋力读书,将来富家才是正经的道理。……”

    邹晨一通惊天言语震惊了屋内众人,五郎兄弟几个对视了几眼,悄悄的交换着思想,他们震惊的是邹晨所说的土地兼并会亡国的言论。而屋子里其他人震惊的则是送给贫户们几个钱怎么就和造反扯上关系了?

    邹晨发飙,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贫户们再来两位大娘子不肯再送钱送米了,如此一来贫户们发现再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慢慢的也就不再集积于邹家庄,转而去别的庄子去乞讨了。

    PS:明朝起开始流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拜托诸位千万别四个字四个字的念哦,会被古人笑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