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轮回之帝国历史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高人

第二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高人

    叶李的确是有才的,问题是他并不清楚,在琼州所有规制的背后,还有一只邪恶的“黑手”,所以,他也绝对不可能知道很多事情的真相。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论钱的多寡,即使是陆秀夫、文天祥、赵与珞等行朝最核心的大臣也不了解,自“他们的陛下”推出新的币制后,流亡的宋室已经不太会出现严重的“缺钱”情况。因为到现在为止,这个新的钱币之制仍只用了还不到一半。

    很多人都知道,后世共和国所发行的钱币,是以“一元”为基础货币,上有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下有辅币五角、一角、五分和一分。“一元”以上为纸币,“元”以下、包括“一元”,为硬币。

    它其实是在著名的“十八块八毛八”上改进而来的。

    也就是,共和国立国之后,它最初真正定型的货币发行制度,是由“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这十个货币单位所组成。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又进行了改进,取消了“两元”、“两角”和“两分”,代之于“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这三个货币单位。

    (喜欢收藏钱币的兄弟们注意了,N年之后,真正宝贝的怕是“两元”、“两角”和“两分”,因为它们可能再也不会有。)

    而宋和宋以前的历代货币,它们的基础货币应当是“一文”。如果用后世的货币和大宋来对比,则为:十贯、五贯、一贯、五百文、一百文、五十文、十文、五文和一文。

    这里面实际上的含义就是:后世用十个货币单位,来行使了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个铜钱的流通职能。

    东改动币制的真正目的之一,是要借鉴后世的做法,将大宋的货币改为以“元”(百文)为基础单位来发行。

    因为在他的反复评估中,他认为,这个经改进后、以“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五分、一分”为单位,且“一元”(包括一元)以下均为硬币的货币发行制度,是最适合时代要求的。甚至完全可以说,它既容纳、又兼顾了大宋过去的“铜钱”和“会子、交子”两种货币发行体系。

    至于“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这三个货币单位,以时代的实际情况还用不上,所以他根本没有考虑。

    可以告诉您的是,行朝的状况仍没有被逼到位,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那小子立马就将“五百文(五元)和一贯(十元)”给整出来,绝对不会犹豫。

    如此,行朝以新的本币——“龙币”为基础,拥有的货币量将是过去以“文”为单位的铜钱百倍以上,足以满足这个时代的战争所需。

    只不过当初行朝所拥有的弹丸之地和人口,再加上新、旧铜钱的不断地兑换,仅仅是他在硬币上玩的手脚,已经将有些事情应付了过去。

    东为了和已被百姓厌弃的“会子、交子”以示区别,固然暂时没有端出“五百文(五元)和一贯(十元)”的纸币,但他的路子,按后世的话来说,仍然是“超发”货币。

    而“超发”货币肯定会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也就是琼州同样会出现“钞法虚弊”问题。因此,他首先控制粮食,稳定物价;其次发行国债和推行“宝行”,以求更合理地利用已发行的货币,并降低行朝发行新货币的需求和速度。

    但上述举措,其实仍不足以解决他所面临的“钞法虚弊”问题。

    (您千万不要被这小子忽悠了。)

    因为“钱”作为人类发明的一个“量化社会财富”的工具,它数值上再多,也不过就是数字。

    就算是黄金,它也一样,关键的时候它是能穿、还是能吃?真有人吃下去,那是他在求死。

    “钱的多寡”有时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它不能与一个国家实际拥有的财富相匹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它所带来的仍然是通货膨胀。

    历史上的战争期间粮价暴涨,除了它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外,同样也有社会财富大量损失的因素。所以,仅仅通过粮食来压制,并不能确实解决“钞法虚弊”的问题。

    东非常明白,他为大宋推出的新币制,要想在以后真能执行下去,一要扩大行朝的地盘,恢复故土,使之容纳更大的社会财富,另一个,就是要极力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而增加社会财富的真正途径,就是要发展制造业。

    因为在纯农业社会的体系中,社会财富的增长是缓慢和有限的。在一个“男耕女织”的社会里,土地中的产出,占据了社会财富中的绝大部分。从一定的程度上讲,只有开垦的土地越多,社会的财富才会增加。

    (请注意这里用了一个“纯”字来假设。)

    而制造业不仅扩大了产品的范围,更提高了它们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工商业当然有,但主要是手工业,其整体水平和规模真的不要太幻想。

    (东就说了,凭咱在这所见,和后世相比,泪奔啊,说一般般都过了。)

    这小子早已准备动手,只不过他要寻一个契机,来引发一些事情而已。

    广州,皇宫。

    东走在前面,朝廷的文武两重臣陆秀夫和文天祥、户部的赵与珞、工部的王德、御史中丞杨亮节,还有兵部的茅湘,均一头雾水地跟在他后面。

    今日帝国陛下将他们招来之后,说是要带他们去见一个人。可什么样的人竟然要劳动到他们这些人?

    等众人到了皇宫的一个偏门,就见殿前将军张德已经在哪里。他一见陛下,立刻“咔”的一个立正。

    陛下投去一个问询的目光。

    张大嘴立刻回道:“末将均已安排妥当。”

    宫门外的禁军早已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您不要怪咱摆谱,这真的不是咱事先授意。说实话,咱这个当皇帝的,有时候还真的不得不受人摆布。

    要去的地方其实并不远,就在离皇宫不远的一个小院子里。等在哪里的,还有军情司的谢明。

    陆秀夫和文天祥等人更吃惊了。此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谢明在给陛下行礼之后,亲自推开了一道房门。

    陆秀夫和文天祥终于见到了这个神秘人物,但他们是真的大吃一惊。此人不过一女子,而且还是一个道姑。

    黄道婆,这个来自于后世上海徐汇区、一个对中国古代的纺织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女子,其实是一个真正的民间高人。她不仅处于宋末元初的时代,而且她离家出走以后,落脚的地方就在琼州。

    其它地方的人咱不好找,这样的眼面前人才,兄弟我怎么能忽略?

    有谢明这个地头蛇在,找到她并不难。她到琼州之后,就落脚在某一道观。咱早已令谢明将她保护起来。

    黄道婆一见到东,立刻敛身一礼:“民女见过官家。”

    随即她又疑惑、且有点不安地看了看众多、突然出现的官员。

    东赶紧示意:“黄姑不用多礼,朕今日领人前来,冒昧了些,你不要在意。他们都是朝廷的大臣,听说你织的布很好看,所以想来看看。”

    (这个,咹,以黄道婆现在的年纪,称其为“婆”颇为不妥,再说,她也不是真的出家,只是把道观当作栖身之地,还是称她“黄姑”比较恰当。)

    大臣们眼中一晕,得,就没见过这样的陛下,嘴里的谎话打了个滚就冠冕堂皇地冒出来。

    当陛下和众大臣落座之后,黄姑立刻让身边的几个侍女,取来一些布样。

    历史上的黄道婆,至少在纺织业上有两个贡献:一是改进了当时的纺织技术,二就是生产出来了新的产品,名闻天下的“松江布”和“乌泥泾被”。她留下来的影响,从后人给予的“衣被天下”这四个字就可以看出。

    这些布样在眼下这个时代,说是上品绝对不过分,大臣们看了之后,眼中均露出了欣赏之意。

    但随着送上来的布样,还有一些衣服。

    黄姑再度敛身一礼,然后说道:“按照官家所给的图样,民女用所织之布做了这些衣服,也不知是否合官家心意。如有不妥,还请官家恕罪。”

    帝国陛下此时的气派的确很大,他的手一挥:“无妨,不妥再改,朕绝不会怪罪。”

    只不过随后张德就倒霉了,因为陛下的眼睛转向了他。

    “张将军。”

    张大嘴“咔”的一个立正:“陛下。”

    帝国陛下的眼中露出了邪恶的笑意:“你去换上这些衣服,穿来给朕看看。”

    张德一楞:“陛下,这……”

    东翻了他一眼。

    张大嘴立马又来个立正,捧着衣服就到隔壁的屋子里去了。

    君命是不可违滴。

    穿着陛下钦定之衣、站在众人面前的张德,真的很难过。因为屋子里所有的人看他的眼神不仅不对,而且他们的表情,显然是下巴掉了一地,嘴都合不拢了。就是黄姑和几个侍女,也禁不住露出了笑意。

    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他们的陛下。

    帝国陛下围着张德转了几圈,边欣赏还边嘴里念叨:“不错,不错,的确不错。”

    张德的脸已经苦得像吞了个苦瓜,他的陛下却又问道:“张将军,你感觉如何?”

    帝国的殿前将军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说好,这太假,说不好,“圣心”又会不愉。

    可陛下接着又来了句:“说实话,朕赐你无罪。”

    张德迟疑了半天,才小声说道:“陛下,末将觉得不舒服。”

    “还有。”陛下仍然不依不饶。

    张德的汗冒出来了。

    “陛下,末将感到很热。”

    帝国哪个爱折腾的陛下终于露出笑容。

    “这就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