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军国利器
“员外郎觉得,我军最厉害的军器当属哪一样”等所有人都离开,赵昰请陈知正坐下后问道。 “弓弩。”陈知正毫不犹豫的答道“自秦朝开始,弓弩便是国之利器,远攻犀利,使用便捷,我大宋更是发展出床子弩这等守城利器,因此,微臣认为,最厉害的军器当属弓弩。” 赵昰点点头,这是时代认知与科技发展拘束了人的思想,赵昰也没想着他能直接说出火药。 “那员外郎对火器又怎么看为何员外郎偏偏喜欢火器”赵昰开口问道。 陈知正一愣,红黑的脸上略显局促。 “臣自幼喜欢火器,可大家都说是小道,臣虽然觉得此物有大用,又不曾发扬,而且,以臣多年经验来看,火器确实不如弓弩好用。” 赵昰穿越人士,自然要了解宋朝的火器,只要稍一了解,便知道这个时代的火器有多落后了。 此时,主要的火器就两样:神火浑圆球、突火枪。 神火浑圆球类似于后世的手榴弹,也有人叫它铁火炮,这东西用生铁铸成,外壳厚两寸,内装火药,并留有安放引火线的小孔。 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是如今威力最大的一种火器了,攻守城战、水战、野战都用得到,就是太沉,在军用物资运转不便的今天并不如何吃香。 不过这玩让对蒙元大军用来攻城的“牛皮洞子”攻城车伤害很大,所以也备受守城的宋军喜爱。 突击抢是用巨竹为枪筒,内安子窠,就是弹丸,用火药发射。这玩让值得吹嘘的地方很多,什么人类第一次用化学能发射弹丸啊,什么早期火器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就像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把两个宇航员送到月亮上一样,看起来很伟大,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除了吓人一跳,这东西想杀人还没有弓箭来的实在。 面对这样的火器,赵昰也很难为火器正名,而他本身,也不看好在在这场宋元之战中,能有什么火器技术上的大突破。 但他还是非常看好火器的,只是他看好的方向有点单一。 手榴弹、地雷、水雷,这就是赵昰希望发展的方面,在这个没有重工业的时代,发展枪支简直就是搞笑。 而在这之前,赵昰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如今火器的硬性缺陷黑火药的制作工艺。 如今宋朝使用的火药配方,还是二百年前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一书中记录的火药配方,也就是说,二百年来火药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 赵昰要做的,就是对火药的比例、纯度进行提升,至于制造出黄色炸药,这个他还真有点印象,不过按照现在的工艺还做不出来。 放下心中诸多想法,赵昰缓缓从袖子中抽出一尺绢布,打开明黄色的绢布,绢布的上方写着四个大字黑火药方。 这方子是赵昰前世与人斗气的时候,被别人斗败了后记下来的,此方是那人在贴吧用来扇他嘴巴的利器,出自薛继光的纪效新书,已经是黑火药颗粒化制作方法,当时因为被扇的太狠,所以记忆犹新。 “如果把一分火药等分成一百分,其中土硝占75,黄占10,木炭占15。”赵昰缓缓说出自己心中认定的黑火药制作比例。 这比例也是那人甩他脸上的,是现代黑火药的配比,比薛继光书中记载的配比更标准一些此时赵昰才明白,吃亏是福啊。 陈知正已经迫不及待的拿起黄娟,一双眼睛像是被黄娟粘住一般,根本移动不开,赵昰也早就被他忽视了。 被无视的赵昰也不生气,反而在心中高兴,这个时代找一个有科研精神的人可不容易,看这家伙的劲头,很适合当一个科学家啊。 在赵昰的理解中,科学并不只是一门学问,他更觉得科学是一种证伪方法,使用这套证伪方法,可以排除不正确的,向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前进。 他思索着,拿起茶壶给陈知正倒了一杯茶,自己也续上一杯,慢慢的抿着,思索着有关于科学的记忆。 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之上的,也就是说,要对目标进行各种证伪,最后在找不到目标错误的情况向,暂时相信这是正确的。 持有怀疑态度,是科学进步非常重要的动力,比如说中医与西医之争,便在于此,很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就是因为它很难解释其中的每一个过程。 但中医的根源也有科学的痕迹,比如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就是一种证伪方法,只不过这个方法太伤身了。 还有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的金匮要略,孙思邈著的千金方,这些书都是通过大量实践进行证伪。 不过这种证伪方法更加缓慢,伤害更大,要在一个个的实例身上验证,一个不好就要死人的。 就在赵昰胡思乱想的时候,陈知正终于把目光从明黄色的绢布上拔出,望向赵昰。 “益王,这方法,是何人发明”陈知正疑惑的说道“从这流程上看,与如今的火药大有不同,却不知效果如何” 赵昰一笑,他当然知道陈知正不可能看完药方便觉得这火药如何厉害,一切以事实说话,正是科研需要的一种态度。 “温州能找到土硝、硫磺粉和木炭粉了么”赵昰开口问道。 “能。”陈知正应道“温州有自己的火药作坊,就是小了点。” 这个却是赵昰没想到的,他却忘了国人最爱用火药做炮仗,这小作坊就是做炮仗的,根本不生产军器,便是做炮仗也经常做不响。 “你带人去试试,威力应该比现在大很多,实验的时候注意安全,有结果了,再来找我。”赵昰吩咐道。 陈知正早就想去试试了,听了赵昰指令赶忙应下,双眼一遍遍的扫过明黄绢布,待全部记忆下来才告辞而去。 望着他急切的身影,赵昰的心情突然好了许多。 “殿下,门外周秘书求见。”小管子见陈知正急匆匆的出去,赶忙进来禀报。 赵昰点点头,让周申渡进来,自己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此时太阳已经偏西,已近黄昏了。 “益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周申渡进门叩拜。 赵昰摆摆手让他起来,问道:“什么事” 周申渡起身,从怀中拿出一摞纸,双手放上。 “殿下,这是真龙演义的第二卷,婺州烽火,还要请您可审核一下。” 赵昰点点头,拿过来放在桌子上,看了下天色,道:“先吃饭。” 唤过小管子,让他随便找些吃食,赵昰坐下开始看这第二卷书,这一卷写的比上一卷要夸张一些,应该是因为自己上午的要求。 看了一会,赵昰批改了一部分,小管子已经拿了吃食进来,周申渡望着那足够三个成年大汉吃饱的饭菜,无奈的一笑,心想着益王越来越能吃了。 三人份的饭菜,益王只给周申渡拨了一人份的一半,剩下的,全是他的晚饭。 这段时间是越来越能吃了,相应的,身高也长得快了,有时候夜里会因为抽筋惊醒,都是因为个子长得太快而筋没跟上闹的。 他也尝试控制一下饮食,可只要他少吃一点,晚上就要饿醒,当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赵昰找到了前世的乐趣,等他检查完整本书,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周申渡依旧等在一旁。 “这次改的地方不多,你们的风格把握的也很好,但是有一点还是要注意。”赵昰指着书说道“不能讲道理,尤其是不能大段大段的讲道理。” “这本书的作用当然是宣传精忠报国,但你这道理一讲,就让人觉得没意思了。对了,下一卷,可以写朝堂斗争,比如说陈宜中这件事。” “把他作为反面人物,内斗、内耗、怯弱,把这些都加在他身上,让大家恨他,讨厌他,敌对他。” “有时候,交朋友并不非要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敌人,同样能成为朋友。” 周申渡暗暗点头,把赵昰说的这些都记在心中。 “指导员的选拔工作,做的怎么样了”赵昰把书交给周申渡,问道。 “报名并不踊跃,可能是大家还没理解指导员的重要性。” “不是怕死” 周申渡想了想,道:“很大一部分原因吧,文人终究不像武将一般勇猛。” “激励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世上又有哪个真的不怕死无非是心中有所期盼,舍生忘死而已。” 赵昰起身来到他身边,与他同坐,周申渡起身礼让,却被赵昰拉下。 “不要小看了你的任务,如果说其他所有人所做的,都只是在上消灭蒙元,那么你一个人做的,却是在精神上消灭蒙元。” “如果这片大地上,每个人都有舍生忘死的精神,不要说蒙元,便是两倍,三倍于蒙元的实力来了,又能如何呢” 赵昰的心思不由的想到抗日战争,那可是转型中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战争,却能凭着人命填充回来,可见当时的宣传有多好,民心有多团结。 “我们要打造的不是一个国家,更不是我一个人的天下,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把你和我都囊括在内,不分彼此的力量,精神统一,才是我们真正的军国利器,这,就全靠你了。” 赵昰的温声之言说的周申渡激动不已,即便他知道这是赵昰对他的鼓励之言,却依旧心情澎湃,激动的起身跪下。 “愿为益王效死力。” 夜空中,回荡着周申渡铿锵有力的声音,不知道多少人听到这个声音后,在内心深处,重复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