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妇女面部妆饰 (转)
《中国古代妇女面部妆饰》(转) 1、古代妇女面部妆饰步骤 古代妇女的面部妆饰,除粉黛外,还有额黄、花钿、斜红、妆靥及点唇等名目。妆饰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一敷铅粉,二抹胭脂,三画黛眉,四染额黄(或贴花钿),五点面靥,六描斜红,七涂唇脂。 2、额黄 额黄也称“鹅黄”、“鸦黄”,它是一种古老的妆饰。因为以黄色颜料染画在额间,故名。 据史籍记载,妇女额部涂黄,是南北朝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风习。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妇女额部饰黄,有两种作法,一种由染画所致,一种为粘贴而成。 所谓染画,就是用画笔蘸黄色的染料涂染在额上。具体画法又有两种:一种为平涂法,即整个额都全用黄色涂满;另一种为半涂法,不将额都全部涂满,仅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呈晕染之状。 与染画法相比,粘贴法则较为简便。这种额黄,是一种以黄色材料制成的薄片状饰物,用时蘸以胶水粘贴于额。由于可剪成各种花样,故又称“花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脱离了额黄的范圈,更多地接近于花钿的妆饰。 3、花钿 花钿也是一种额饰。 唐代妇女使用花钿较为普遍。 从颜色看,花钿的色彩比额黄要丰富得多。额黄一般只用一色;而花钿则有多色,它的色彩通常由材料本身所决定,如金箔为金色、黑光纸为黑色,鱼腮骨为白色等。也有根据图案需要染上各种颜色的。最为精彩的是一种“翠钿”,它是以各种翠鸟羽毛制成的,整个饰物呈青绿色,清新别致,极富谐趣。 粘贴花钿的胶水,主要是呵胶。这种呵胶出产于北方,相传由鱼鳔制成,其胶粘性极佳,可用来胶合羽箭。妇女用其粘贴花钿时,只要对之呵气,并蘸少量口液,便能溶解黏贴。卸妆时以热水一敷,便可掀下。 4、斜红 斜红是妇女面颊上的一种妆饰。从唐代墓葬里出土的女俑,脸都常绘有两道红色的月牙形妆饰,这种妆饰色泽浓艳,形象古怪,有的还被故意描绘成残破状,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了两道伤疤。这种妆饰,遂被称为“斜红”。 从图像看,唐代妇女脸上的斜红,一般都描绘在太阳xue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为了造成残破之感,有时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 5、面靥 面靥则与此不同,它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称妆靥。据说妇女脸上注的,原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一后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难于启齿时,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名。以后这种作法被传到民间,逐渐变成为一种妆饰。 面靥的施行方法,通常用胭脂点染,也有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妆靥的具体形状,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两颗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讲究的在原来面靥的周围,还饰以各种花卉,俗称“花靥”。 晚唐五代以后,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服装形制渐变得拘谨和保守,但妇女的妆饰风气却有增无敛。 6、点唇 在古代妇女的面饰中,还有点唇习俗。所谓点唇,就是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这种美容术的产生,和其它形式的女妆一样,也是由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决定的。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尚妇女嘴唇美的现象。 在唐代,口脂除妇女使用外,男子也可用之。不过两种口脂名同物异。男子使用的口脂,一般不含颜色,是一种透明的防裂唇膏。而妇女所用的唇脂,主要是为了妆饰,因此都含有颜色。由于唇脂的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能力,所以可用来改变嘴型。嘴唇厚的,可改画成薄的,嘴形大的,可改画成小的,这样,就产生了点唇的艺术。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审美情趣的演变,人们的点唇形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各个时期的点唇样式都有一些特点,我们从历代仕女画及各个时期的壁画、陶俑上,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总的来看,中国妇女的点唇样式,一般以娇小浓艳为尚,尽管具体形式千变万化,但这一基本特征则保持不变。人们普遍认为,最理想、最美观的嘴型,应当像樱桃那般娇小,那般鲜艳。白居易家伎樊素的口型,据说就具备了这些特点,所以有“樱桃樊素口”的称誉。为达到这种要求,妇女们在涂抹妆粉时,常将原来的嘴唇一并抹上,然后再以唇脂重新点画出嘴唇。 ****** 《敦煌唐代妇女妆饰大观》(转) 面靥: 盛唐以后,敦煌面靥妆开绐出现,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丰富,讲究的在原来面靥的周围还饰以各种花卉,俗谓“花靥”。敦煌盛唐“女十一娘供养”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面靥为小花形状,表现了画师技巧娴熟,非常注意女性外貌特征和神态刻画,每个人都生动而有个性。唐代风格化装的特征和审美趣味,反映了大唐繁荣的社会面貌,突出了面妆审美的装饰性、多样性和流行性,折射了特定时代社会心里反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风格——唐风。有学者认为,“花钿”和“靥妆”是同一种妆饰,指出,“花子”就是“妆靥”[3],笔者认为,不妥,正确的解释,应是,妆靥是用粉脂在脸两颊,涂在脸两侧的洒窝处,眉心涂一定纹样或形状的面饰,而花钿是用金、银、珠、翠等材料经过加工成薄片,然后剪成有圆、花卉、鸟、蝶等各种形状,贴在眉心、额头或两颊。敦煌壁画是绘画,所以壁画中妇女的花钿妆都是绘上去的,以此来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时世妆。 敦煌石窟花钿妆的特点有三种类形,第一种是鸟形,它的形状像鸟,与现实中鸟一样,而且画的精细很有妆饰性;第二种为月形、形状象弯弯的明月;第三种为花形,它的形状是花朵,其中有五瓣花,三瓣花和多瓣花。这三种花钿妆的颜色多为红、绿二种。莫高窟第220窟贞观年间“维摩变”中的天女,额间贴云头花钿,即唐人诗文中所谓“眉间翠钿深”。唐代花钿有种种繁多的形状,其中有红、黄、绿多种颜色,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种绢画大都为红色花钿妆饰。敦煌壁画上反映的妇女面饰,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妆饰,主要是晚唐吐蕃妇女,面妆多作红妆,额间作四出或五瓣梅花,叫作“寿阳落梅妆。”如莫高窟中唐第468窟龛下女供人,晚唐第9窟女供养人,她们神态各异,眉心中各呈5个红点组成的五瓣花子。晚唐回鹘公主李氏等供养人脸上涂花钿中有鸟形、月形、反映出吐蕃时期少数民族提倡的妇女的艺术形象。说明敦煌唐代妇女的审美标准是多样的。敦煌唐代妇女面部妆饰的色彩,除各种色相分别具有许多不同色度而外,又有许多调和色,所用颜料有石青,朱砂,银朱,赭石,土红等。特别是唐代妇女化妆技巧发展到了高度纯熟的境地,使唐代成为敦煌莫高窟妇女秀色最为富丽,绚烂的时期。 ****** 各家说法略有出入,分辨接受吧。另有1本《潘金莲的发型》也不错,可惜貌似有版权?没敢转。。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找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