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她复活了
这张照片里的女人是李小花,好像已经无庸置疑。
照片中露出笑容的女人,正是刘汉在咸阳死者家中所见的照片里的女人。
由刘汉本人的眼睛所作的判断,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不可理解的事情呢?
刘汉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果列车真的是十八日下午四点四十分,从咸阳站驶出的旅游专线,那么李小花绝对不可能在这列车上呀。
左思右想,刘汉只能认为这是老安头与摄影者吴浩合谋的谎言。
对于《魅力相机》杂志的编辑部来说,只要作者说作品摄于十八日旅游专线上,他们恐怕不会去调查核实这照片、是否真的是在十八日的旅游专线上拍摄的吧!于是就按吴浩所说的刊登出来。
但是,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却找不出他们要这么做的理由。
但如果李小花是嫌犯的话,事情就容易理解了:在老安头和吴浩的协助下,用这种方法制造不在场证明。
可是,李小花不是嫌犯,而是受害者啊,她是被杀死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诡计呢?
刘汉直奔《魅力相机》编辑部而去。
杂志上没有刊登吴浩的地址,所以除了去编辑部打听外别无他法。
刘汉在编辑部接待室、与负责照片征集的编辑会面。
当他一说出吴浩的名字,编辑便“啊”地点点头。
刘汉说想知道吴浩的住址,他马上用内线电话通知同事拿资料来。
刘汉询问吴浩是怎么样的人,他想这位编辑应该见过吴浩。
“他已经是祖父级的人物了。”编辑说道:“他以前是开酒楼的,现在已经退出商界,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理,而老夫妻两人生活悠闲,到处旅行,一个劲儿地拍照。”
说完,编辑把写有吴浩地址的纸条交给刘汉。
刘汉绕了个圈子,探问吴浩是不是个正派人。
编辑笑着,拍拍胸脯作了担保,然后说道:“你见了他就明白啦。”
刘汉用电话确认吴浩在家后,便直奔吴浩家而去,他实在一分钟都安奈不住内心的惊奇!
因为吴浩住的是高档别墅,所以刘汉直接打车过去。
在快要到的时候,刘汉又给吴浩打了电话。
电话中传来的是沉稳的老人声音,光从这声音来判断,就知道这不大可能会是合谋的犯罪者。
走进别墅,在大门口见到吴浩后,这种印象就更强烈了。
刘汉被带到会客室,吴浩夫人奉上高档茶水。
平日拜访吴浩的人大概不多,所以有客人来时,吴浩便情不自禁地面露欣喜之色。
尤其见到刘汉手持《魅力相机》杂志后,更把刘汉视为志同道合之人。
但刘汉记得最初打电话联络吴浩时,就告诉他自己警察的身份了,他没说自己是侦探,是因为警察的身份现在更合适做这样的调查。
“我来打扰,是想要了解这本杂志上、所刊登的李小花的照片。”刘汉直截了当地问道:“除了杂志上刊登的这张照片外,还有这位女孩的其他照片吗?”
“嗯,有啊。”吴浩老人答道,“你要看吗?”
“是的,麻烦您。”
正如吴浩所说,替李小花拍的照片有很多,而且,吴浩都洗出来了。
其中,多数照片拍摄于旅游专线车厢的走廊,透过背景窗口,可以见到车外的风景。
此外,也有李小花坐在单人包厢里的照片。
由于是旅游专线,这列车除了普通座位,竟然还有包厢,供一家人集体出游的人乘坐,这和国内大部分的火车不一样。
“这张照片是用广角镜头拍的。”吴浩老人从旁边探过身来说道。
刘汉闻到一种老人特有的气息。
然后为了振奋老人的精神,刘汉称赞吴浩的照片拍得很好,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是李小花的侧面照,又说登在杂志上的那张当然是上上之作。
老人听了之后喜出望外,连声说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批照片,不过寄给杂志社时有点担心,怕编辑部不接受。
“那么,这些照片的拍摄顺序如何?”刘汉问道。
“这个嘛,你要看保留在相机上的照片吗?”
“好的,麻烦您拿给我看看。”
刘汉仔细看了底片,发现登在杂志上的照片是所有照片中的第二张,而刘汉刚才说最喜欢的那张照片则是最后一张。
刘汉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往后,出现笑脸的照片就越少。
“这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呢?”刘汉拿着照片问道。
“这个嘛,我印象中她是个文静的女孩子,你觉得呢?”吴浩老人问坐在沙发旁边的夫人。
刘汉到现在才知道吴浩夫妇是一起去旅行的。
“嗯,很漂亮的女孩,而且很懂人情世故。”夫人笑着说道。
“你说她懂得人情世故,是不是指她擅长与人交际应酬?”
“对,对,正是如此,或许她从事公关之类的工作吧。”夫人笑着补充道。
刘汉告诉夫人这女人在西安的夜总会工作。
“哦,果然如此。”夫人点头说道。
还是女人最了解女人。
“她很会说话吗?”刘汉向主人问道。
“是呀,这女孩很会说话,跟她聊天,有越说越投机的感觉。”
“一开始,是您主动与她交流的吧?”
“是的,旅游专线在咸阳车站等待发车时,我看到那女孩站在走廊过道上看着窗外,哦,好漂亮的女孩啊!我就上前,说自己爱好摄影,可不可以替她拍张照。”
“她怎么说?”
“她马上点头同意,我拍了两三张照片后,怕打扰她而准备停手,但她的兴趣似乎越来越浓,她对我说自己曾经当过模特,到现在还很怀念那个时候,于是我又拍了不少照片,全靠这个女孩,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旅程。”
“哦,刚才你说李小花在咸阳车站朝窗外看,是吗?”刘汉想起来似的问道。
“是呀。”
“她注视的是站台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她是不是在等人?”
“不,我没有这种感觉,她似乎是在看远处。”
六人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嗯,这个女孩脸上露出了寂寞的表情,让人想起‘红颜薄命’这个词。”
刘汉突然觉得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除此之外,有没有注意到这女人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这个嘛,她经常站在车门口的平台上。”
“你是说她站在走廊过道上吗?”
“不,不是走廊过道,是两节车厢连接的地方。”
“她站着做什么呢?抽烟吗?”
“不知道,我没看见她抽烟,我曾经跟她打过招呼,结果反而影响了她的心情,她轻声说希望能够那样静静地站着,我们倒有点替她担心了。”夫妇俩齐声回答。
刘汉不由地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陷入沉思。
“啊,警察同志。”吴浩夫人说道:“李小花怎么啦?”
刘汉沉默着,过了一会儿才抬头问道:“你们在列车上见到她,的确是十八日的事吗?”
夫妇一起点头。
“你们还记得发车时间吗?”刘汉要确认,虽然他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已经不大了。
“四点四十五分从咸阳站出发……”
“你是什么时候见到李小花的呢?”
“这个嘛……她一直站在车厢连接处,我们每去一次厕所都会见到她,直到晚上九点左右,她还在那里,我上前问她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拿点晕车药给她,她摇摇头说没有不舒服,又说马上就要回房间睡觉,但说完后还是站在原地。”
刘汉又叹了口气:“此后就没有再见到她了吗?”
“是的,因为我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十九日呢?”
“第二天早上,我从远处看到她在餐车,心想要不要上前跟她聊几句,可是看到只有她一个人,我就没有过去。”
“我倒是跟她说了几句话,但回到一号车厢后,她的举止有点畏缩,好像在躲避什么人似的。”吴浩夫人说道。
“她在终点站延安下车吗?”
“不,她在F县下车。”这一次是由吴浩老人回答的:“于是我举起相机,从窗口拍下她在站台上行走的背影,看,就是这张,还没有放大。”老人给刘汉看相机。
刘汉看到了李小花的背影。
“唉,我毕竟老了,不大能准确拍摄远方景物了。”
“这是F县的站台吗?”
“是的。”
“到F县时是几点钟?”
“你要知道正确的时间,就得看列车时刻表了,大概是十一点左右到F县吧,正好是午饭前。”
刘汉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午饭前在F县的话,就算立刻掉头返回咸阳,也要十九日晚上才能到,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照片中露出笑容的女人,正是刘汉在咸阳死者家中所见的照片里的女人。
由刘汉本人的眼睛所作的判断,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不可理解的事情呢?
刘汉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果列车真的是十八日下午四点四十分,从咸阳站驶出的旅游专线,那么李小花绝对不可能在这列车上呀。
左思右想,刘汉只能认为这是老安头与摄影者吴浩合谋的谎言。
对于《魅力相机》杂志的编辑部来说,只要作者说作品摄于十八日旅游专线上,他们恐怕不会去调查核实这照片、是否真的是在十八日的旅游专线上拍摄的吧!于是就按吴浩所说的刊登出来。
但是,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却找不出他们要这么做的理由。
但如果李小花是嫌犯的话,事情就容易理解了:在老安头和吴浩的协助下,用这种方法制造不在场证明。
可是,李小花不是嫌犯,而是受害者啊,她是被杀死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诡计呢?
刘汉直奔《魅力相机》编辑部而去。
杂志上没有刊登吴浩的地址,所以除了去编辑部打听外别无他法。
刘汉在编辑部接待室、与负责照片征集的编辑会面。
当他一说出吴浩的名字,编辑便“啊”地点点头。
刘汉说想知道吴浩的住址,他马上用内线电话通知同事拿资料来。
刘汉询问吴浩是怎么样的人,他想这位编辑应该见过吴浩。
“他已经是祖父级的人物了。”编辑说道:“他以前是开酒楼的,现在已经退出商界,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理,而老夫妻两人生活悠闲,到处旅行,一个劲儿地拍照。”
说完,编辑把写有吴浩地址的纸条交给刘汉。
刘汉绕了个圈子,探问吴浩是不是个正派人。
编辑笑着,拍拍胸脯作了担保,然后说道:“你见了他就明白啦。”
刘汉用电话确认吴浩在家后,便直奔吴浩家而去,他实在一分钟都安奈不住内心的惊奇!
因为吴浩住的是高档别墅,所以刘汉直接打车过去。
在快要到的时候,刘汉又给吴浩打了电话。
电话中传来的是沉稳的老人声音,光从这声音来判断,就知道这不大可能会是合谋的犯罪者。
走进别墅,在大门口见到吴浩后,这种印象就更强烈了。
刘汉被带到会客室,吴浩夫人奉上高档茶水。
平日拜访吴浩的人大概不多,所以有客人来时,吴浩便情不自禁地面露欣喜之色。
尤其见到刘汉手持《魅力相机》杂志后,更把刘汉视为志同道合之人。
但刘汉记得最初打电话联络吴浩时,就告诉他自己警察的身份了,他没说自己是侦探,是因为警察的身份现在更合适做这样的调查。
“我来打扰,是想要了解这本杂志上、所刊登的李小花的照片。”刘汉直截了当地问道:“除了杂志上刊登的这张照片外,还有这位女孩的其他照片吗?”
“嗯,有啊。”吴浩老人答道,“你要看吗?”
“是的,麻烦您。”
正如吴浩所说,替李小花拍的照片有很多,而且,吴浩都洗出来了。
其中,多数照片拍摄于旅游专线车厢的走廊,透过背景窗口,可以见到车外的风景。
此外,也有李小花坐在单人包厢里的照片。
由于是旅游专线,这列车除了普通座位,竟然还有包厢,供一家人集体出游的人乘坐,这和国内大部分的火车不一样。
“这张照片是用广角镜头拍的。”吴浩老人从旁边探过身来说道。
刘汉闻到一种老人特有的气息。
然后为了振奋老人的精神,刘汉称赞吴浩的照片拍得很好,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是李小花的侧面照,又说登在杂志上的那张当然是上上之作。
老人听了之后喜出望外,连声说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批照片,不过寄给杂志社时有点担心,怕编辑部不接受。
“那么,这些照片的拍摄顺序如何?”刘汉问道。
“这个嘛,你要看保留在相机上的照片吗?”
“好的,麻烦您拿给我看看。”
刘汉仔细看了底片,发现登在杂志上的照片是所有照片中的第二张,而刘汉刚才说最喜欢的那张照片则是最后一张。
刘汉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往后,出现笑脸的照片就越少。
“这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呢?”刘汉拿着照片问道。
“这个嘛,我印象中她是个文静的女孩子,你觉得呢?”吴浩老人问坐在沙发旁边的夫人。
刘汉到现在才知道吴浩夫妇是一起去旅行的。
“嗯,很漂亮的女孩,而且很懂人情世故。”夫人笑着说道。
“你说她懂得人情世故,是不是指她擅长与人交际应酬?”
“对,对,正是如此,或许她从事公关之类的工作吧。”夫人笑着补充道。
刘汉告诉夫人这女人在西安的夜总会工作。
“哦,果然如此。”夫人点头说道。
还是女人最了解女人。
“她很会说话吗?”刘汉向主人问道。
“是呀,这女孩很会说话,跟她聊天,有越说越投机的感觉。”
“一开始,是您主动与她交流的吧?”
“是的,旅游专线在咸阳车站等待发车时,我看到那女孩站在走廊过道上看着窗外,哦,好漂亮的女孩啊!我就上前,说自己爱好摄影,可不可以替她拍张照。”
“她怎么说?”
“她马上点头同意,我拍了两三张照片后,怕打扰她而准备停手,但她的兴趣似乎越来越浓,她对我说自己曾经当过模特,到现在还很怀念那个时候,于是我又拍了不少照片,全靠这个女孩,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旅程。”
“哦,刚才你说李小花在咸阳车站朝窗外看,是吗?”刘汉想起来似的问道。
“是呀。”
“她注视的是站台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她是不是在等人?”
“不,我没有这种感觉,她似乎是在看远处。”
六人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嗯,这个女孩脸上露出了寂寞的表情,让人想起‘红颜薄命’这个词。”
刘汉突然觉得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除此之外,有没有注意到这女人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这个嘛,她经常站在车门口的平台上。”
“你是说她站在走廊过道上吗?”
“不,不是走廊过道,是两节车厢连接的地方。”
“她站着做什么呢?抽烟吗?”
“不知道,我没看见她抽烟,我曾经跟她打过招呼,结果反而影响了她的心情,她轻声说希望能够那样静静地站着,我们倒有点替她担心了。”夫妇俩齐声回答。
刘汉不由地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陷入沉思。
“啊,警察同志。”吴浩夫人说道:“李小花怎么啦?”
刘汉沉默着,过了一会儿才抬头问道:“你们在列车上见到她,的确是十八日的事吗?”
夫妇一起点头。
“你们还记得发车时间吗?”刘汉要确认,虽然他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已经不大了。
“四点四十五分从咸阳站出发……”
“你是什么时候见到李小花的呢?”
“这个嘛……她一直站在车厢连接处,我们每去一次厕所都会见到她,直到晚上九点左右,她还在那里,我上前问她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拿点晕车药给她,她摇摇头说没有不舒服,又说马上就要回房间睡觉,但说完后还是站在原地。”
刘汉又叹了口气:“此后就没有再见到她了吗?”
“是的,因为我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十九日呢?”
“第二天早上,我从远处看到她在餐车,心想要不要上前跟她聊几句,可是看到只有她一个人,我就没有过去。”
“我倒是跟她说了几句话,但回到一号车厢后,她的举止有点畏缩,好像在躲避什么人似的。”吴浩夫人说道。
“她在终点站延安下车吗?”
“不,她在F县下车。”这一次是由吴浩老人回答的:“于是我举起相机,从窗口拍下她在站台上行走的背影,看,就是这张,还没有放大。”老人给刘汉看相机。
刘汉看到了李小花的背影。
“唉,我毕竟老了,不大能准确拍摄远方景物了。”
“这是F县的站台吗?”
“是的。”
“到F县时是几点钟?”
“你要知道正确的时间,就得看列车时刻表了,大概是十一点左右到F县吧,正好是午饭前。”
刘汉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午饭前在F县的话,就算立刻掉头返回咸阳,也要十九日晚上才能到,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