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我是光绪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一章 翁老的演技

第五十一章 翁老的演技

    李鸿章和左宗棠聊了很久,李鸿章终于知道这件事的前应后果,原来这场生丝大战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光绪在背后cao纵,胡雪岩在前面演戏的一场戏而已。

    听到这里李鸿章也明白了这场生丝大战对江浙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生丝业的巨大作用,毕竟相比于左宗棠而且,李鸿章对商业还要熟悉的多。同时也为光绪的魄力以及他的深谋远虑而佩服,他不敢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出自光绪——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之手。

    不过也为盛宣怀的处境担忧,不管怎么说他盛宣怀毕竟是他李鸿章府上出来的老人,更是李鸿章的经济幕僚。

    对于李鸿章与盛宣怀之间的感情,左宗棠是知道的。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更是李鸿章的至交。不过现在盛宣怀去上海怎么去拆胡雪岩的台,没想到这台是光绪的。一旦惹怒光绪,在加上湖北煤矿的事东窗事发。那盛宣怀的下场可能比历史上的胡雪岩还惨。这让李鸿章如何不担心呢。

    左宗棠看出了李鸿章的忧虑,说道:“你还别急,事情还没到不可挽救的地步,还可以补救,这也是皇上带我来这里的原因之一。”

    虽说光绪对盛宣怀这个人并不喜欢,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好人和坏人的定义并不像双子城的书评区那里说得那么简单。就那盛宣怀来说他除了和日本那点事之外,其他方面还是不错的,是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等);第一个斟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因此也是个不错的。这也是光绪准备放他一马的主要原因之一。

    晚清四大官商胡雪岩、盛宣怀、唐延枢、徐润这四个人屁股后面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干净,就拿清末最著名的广东“十三行”来说,他们虽然遭到清政府讹诈,千万身家被讹诈一空最后不得不死的死,散的散,不是流亡海外,就是避难南洋。但是他们犯的合伙洋人贩卖鸦片,即使是放在现在也是没收全额家产,并且枪毙的罪过。因此正与邪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简单。

    听到了左宗棠说还有机会补救,李鸿章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说道:“怎么救?”

    左宗棠看着南边神秘一笑,这就盛宣怀自己了,这也是皇上需要考验他的地方,至于怎么做,胡雪岩会告诉他的,我想很快他们就会见面的。

    第二天邵有濂的折子终于送到了军机处,在光绪的示意下,这个折子内容很快就被传播开来。江浙地区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实在是不明白,这种事情居然还会被人提出来,而且还是个当官的,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不过在那个在马桶放在炮台前妄图驱散洋人的时代,这不算什么。

    很好的官员开始上折子,有询问这件事真伪的,有反对的,也有痛斥邵有濂认为他是白痴的,更有人同意的。不过对于这件事无论是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权臣,还是恭亲王和醇亲王都对这件事情表示了沉默。

    他们越是掩饰,人们越觉得这件事是真的,一些人还通过多种渠道打探这件事的真实性,特别是最近人比较红且嘴巴不太严的翁同龢,更是他们重点打听的对象,他们找着各种理由去找翁同龢,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最好是有关这件事的确切情况,但是我的大嘴先生翁同龢次的脑袋却出奇的冷静,无论是他们怎样威逼利用,但他就是不透露一个字。

    不过他越是掩饰,人们越是觉得大有文章,于是很多人就像跟屁虫一样跟在他后面,像牛皮糖一样粘着他,甚至连翁同龢上茅房的时候也不放过。他刚准备脱裤子就有人在一旁上前乘机搭讪:“哎哟这不是翁老嘛,这么巧在这碰到你,真是有缘啊,您这是···”

    翁同龢在心里暗骂道:“还说这么巧,你已经跟了我九条街了,连我上厕所的机会都不会放过。”对于他的目的翁同龢当然知道,忙说道:“我都说了我不知道,你还是请回吧。”

    但是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个人又怎么肯错过,于是一个劲地缠着翁同龢,俨然就是一位古代版的记者,最后翁同龢被逼无奈只好说道:“这件事是真的,是上海道道台邵有濂上的折子,不过朝廷还再议这件事呢。”

    终于在翁同龢的嘴里确定了这件事,那个人很高兴马上就借故离开,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去了。而我们的翁同龢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开始专心做他现在最想做的事,边拉边说道:“皇上啊,皇上,我只不过是犯了一次错,有必要这样整我吗,居然交给我这样一个差事,真是累死我了。”

    不过很快这件事于是这件事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这些江浙一带官员和商人的的耳朵里,收到确切的情报,那些官人还如何坐得住啊,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开始施展他们的能量,力图阻止这件事。

    这件事还被同上了朝堂,大臣们也开始为了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而李鸿章、左宗棠、恭亲王和醇亲王这几个知道内情的人却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他们不发表意见,在一些人看来是因为他们现在还在犹豫,甚至认为邵有濂的折子是出着他们其中某个人或者说某几个的授意,因此他们便从怒骂“白痴”邵有濂,转到了这几个人身上。

    而我们的肇事车光绪却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泛着嘀咕:“不就是演个系,给那些不知死活的洋商看嘛,至于闹成这个样子嘛。”

    不过他又想,这不错,吵得越厉害,就让那些人觉得越逼真。到时候上海那边,胡雪岩的压力就少了多了。于是心中还暗自祈祷:“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