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云图在线阅读 - 第032章 大朝会

第032章 大朝会

    夜色沉沉,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皇宫前的广场上燃着火把,一拨拨高官大臣分散站立,今日要召开大朝会,所有品级在五品以上的京官都必须参加,另外各州进奏官早在数月前就接到通知,提前赶赴上京。这些大臣早早便从舒适的被窝中爬起来,坐着马车赶到广场上等候。

    又是一辆马车驶来,前方是一个骑马的年轻人。

    众大臣一见,有眼尖的立刻低声告诉自己身边的好友:“看,新科状元来了。”

    在众位高官或直接或隐蔽的注视下,王石神色淡然地下马,快步走到马车边,掀起车帘将王粲扶下来。王粲笑容温和地扶着王石的手臂,这一幕父慈子孝的景象落入一些人眼中,便转过头去暗暗地呸了一声。

    王石陪着父亲一一见过朝中相熟的诸位大臣,转了一圈下来脸上的笑容已经僵了。

    做完这些应酬,王石略略放松一下,发现远处的角落里站着两个年轻人,便面带笑容地走了过去。

    走到那两人身前,王石笑道:“你们起得还真早。”

    朝歌山道:“我们都是孤家寡人,又无丫鬟暖床,自然起得早。”

    王石叹道:“朝歌你这张嘴越发不饶人了。”

    一旁的段玮青笑道:“三弟,你何时怕过别人?”

    王石微笑不语,朝歌山轻咳一声,然后压低声音道:“大哥,在外人面前,还是尽量不要兄弟相称。”

    段玮青一想便明白其中道理,连忙点头应允。

    三人聚在一起低声聊天,旁人看见不禁暗道这新科三甲交情果然不错,在这个极好的场合下不去认识朝中大臣,反倒是聊得有滋有味。

    三人聊了一会儿,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抬眼一看,只见数匹铁骑踏马而来,最前方坐在马上的是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借着火光能看见他的相貌,脸色红润眼神精湛,虽然年岁已长,但举止间自有一股霸道气势。

    看清那老者的模样,朝歌山低声说道:“想不到这位也来参加大朝会。”

    段玮青疑惑道:“这位老者是何人?”

    王石沉声道:“他便是现任枢密院正使,一品柱国大将军秦江河,那天在翠微居被你训了一通的秦少爷,便是这人的亲孙子。”

    段玮青罕见地耸耸肩,表示自己不记得那天发生什么事情了。

    卯时初刻,天边洒出一抹微光,皇宫大门徐徐开启。

    有礼官出来相迎,百官以品级为序进入宫门。王石三人本没有资格参加大朝会,别说他们现在只是新科三甲,即便后面授了官职,也不过是七八品的小官。因为吴国朝堂在每次大考过后都要举行一次大朝会,新科三甲要上金殿面见皇帝,他们才有机会参加这百官聚集的大朝会。

    因为还没有实授官职,所以他们也没有官服,此时都穿着宫中赐予的大红吉服,看起来颇为喜庆。

    礼官领着百官来到金殿前,唱名检录过后,便引领他们走进金殿。金殿内空间宽敞,九根直达殿顶的木柱分散矗立,这些柱子都是由青金木整体打造而成,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浮雕巨龙盘旋而上。殿内两侧陈列着卤簿依仗,礼乐司陈列大乐,另有当值的都察院御史站立一旁,负责纠察百官。

    礼官传言,文武百官便整齐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东西向分班排列。王石等人既无官职又无品级,自然便站在文官一列的最末尾。

    王石发现身边的段玮青悬在身侧的手微微发抖,便向他递过去一个宽慰的眼神,示意他不要紧张。

    段玮青感激地微微点头,但是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是紧张,而是激动地难以自持,一想到平生夙愿将偿,大朝会结束后就能领授官职,他的心境就很难平复下来。

    辰时初刻,金殿内响起钟鼓礼乐声,身穿明黄纹龙礼服的天启帝在内侍的簇拥下乘舆而来,待他升座后,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

    礼毕后,群臣高呼万岁起身。

    虽说王石等人能进金殿,不过他们暂时还不能面见皇帝,大朝会之初,先是门下省首辅,同文阁大学士齐柏云作贺。

    老大人上了年纪,口齿还算清楚,不过一双老眼早已花了,所以一份贺表就念了半个时辰。

    然后天启帝又对众臣工勉励一番,接着便是众臣启奏议事,然后又是各州进奏官各执方物进献,顺便汇报各州近况,主要是赋税收支,州官考绩。

    这些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正午时分,天启帝命御膳房为百官呈上午食,王石也有幸第一次尝到皇家的吃食,其实不过是每人一碗绿豆汤外加一块薄饼,毕竟这金殿内站着数百位臣工,皇帝也没那个兴趣大开筵席。

    简单用过午食后,朝政继续议定。

    王石终于明白为什么许多大臣不愿上朝,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看那些大臣言辞滔滔,引经据典,为了一个在王石看来很无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旁边的人则听得昏昏欲睡。如果不是旁边站着负责纠察的都察院御史,恐怕很多人都会在金殿内睡过去。

    王石毕竟常年修习武道,身体强壮,所以站了一天也能坚持下去。朝歌山和段玮青就早已觉得苦不堪言,尤其是段玮青,这一整天他的心境都在激动和期盼中打转,此时早已是浑身乏力,脑子却又处在极度兴奋中,坚持得很是辛苦。

    不知过了多久,反正照进金殿的阳光已变得不那么毒辣时,已经有点疲惫的王石终于听到龙椅旁边的当值太监尖声叫道:“宣新科大考三甲上前!”

    王石心神一凛,连忙轻微地整理一下衣服,偕同朝歌山与段玮青出班,然后向前方缓步走去,毕竟他们站在金殿的门边,如果不上前,恐怕皇帝连他们长什么模样都看不清楚。

    王石居中,朝歌山与段玮青分列左右,三人走到百官的前方,然后行跪拜大礼。

    高高在上的天启帝淡淡道:“免了。”

    三人站起身来,朝歌山和段玮青都低垂着头,不敢迎向天启帝的目光,然而王石却没有那么做,反而双眼平视望着前方。

    天启帝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道:“尔等三人都是年轻俊彦,今日能站在金殿之上,一是依托祖宗的福荫,二是凭借你们自身的才学。日后为官,当谨记报效朝廷,造福黎民,切不可生出那些贪婪念头,若是让朕知晓,需饶你们不得。”

    三人点头应是。

    天启帝不再说话,而是看了身边的当值太监一眼。

    那太监便上前数步,张开手中的圣旨,朗声读道:“王石接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尔燃薪达旦,破卷通经,文采斐然,翰墨奇香,国考策论第一,授以文职理宜然也。兹特擢尔为翰林院修撰,另授尔为东宫侍讲。钦哉。敕命,吴天启二十八年五月十七日之宝。”

    王石上前领旨谢恩,那太监又念了两封圣旨,分别给朝歌山和段玮青,二者领的圣旨内容类似,都授了翰林院编修。

    虽然吴国大考每届选一百名学子,但也只有三甲才会立刻授予官职,其他九十七人或入翰林院做候补翰林,三年后再根据考评决定是否起用,或者候补授予上京和地方的空缺官职,不过第三批人永远没有机会站到朝堂的顶端,这是由他们的出身所决定。

    等太监念完圣旨后,天启帝开口说道:“王石留下,另二人暂且退下。”

    朝歌山与段玮青两人又退到金殿的门边,王石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天启帝先是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王石的相貌,片刻后方道:“王石,你给朕讲一讲,什么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皇帝这句话说出口,王石明显感觉到百官中有一阵sao动,看来王粲那夜说的不错,这个话题确实很敏感,却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在这个场合说出来?如果换做以前,他或许会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挑战一下皇帝的心思是什么。但既然王粲已经说过白塔一事和皇帝并无关系,他就没有必要以身试险。

    因为他相信王粲不会欺骗自己。

    但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太空泛,如果没有把握好方向就会授人口实,王石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启禀皇上,臣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便很容易耽于安逸享乐,而这样的结果,便会对国家的根基造成很大的危害。”

    这个回答中规中矩,基本是把原话解释了一遍,这自然无法令天启帝满意。

    “这可不像你在策论中表现出来的胆色,都说文如其人,既然你敢在大考中一展锋芒,现在见到朕又何必胆小如斯?”天启帝微微一笑,继续问道:“你在策论中谈到,于我大吴而言,西有新魏,北有强郑,俱是忧患,以你之见朕该做何应对?”

    这就考上了?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六品翰林院修撰,你让我在一众大臣面前谈论国策,我该说你是捧我还是捧杀我?

    王石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但皇帝的问题又不能无视,只得硬着头皮道:“臣认为,当顺民心,兴农桑,教守战,广积粮,通商贾,享东南大海鱼盐之利,致西南蛮夷珍宝于前,如此,则仓廪实,武库充,民知礼,兵善战,国势大盛可期。”

    此言一出,王石身后百官中不少人发出低呼,心想这个新科状元可真是敢说话,这么一通话出来,肯定在皇帝心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又暗暗有些妒忌,看站在那里的王粲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不由感叹这老家伙自己是个马屁精,却养了一个好儿子。

    天启帝沉吟良久,道:“虽是稚语,却也有几分道理。你先退下,改日朕再考较于你。”

    王石应声退下,龙椅旁的太监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

    这时,一位高官忽然出班,硬生生打断了太监的宣号,掷地有声地说道:“启禀皇上,臣有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