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唐朝理科生在线阅读 - 第040章 白驹过隙

第040章 白驹过隙

    自此以后,杨寒的算科之才在林堂书院被公认了。因此,杨寒也结识了不少好友,比如裴行俭、裴矩,还有其他一些朋友。

    那孙乾从那以后对杨寒的态度出奇的好,总是在没事的时候将杨寒叫去,两人一起讨论数学题目。

    有的时候,两个人亦师亦友,也会因为一些难题而争论不休,弄得整个林堂书院人尽皆知。

    不过总的来说,杨寒胜出的次数还是要多些,毕竟他有这一千多年的数学理念,而孙乾能够对数学理解到这个地步,也让杨寒大为佩服。

    在林堂书院,人人都知道杨寒算科无敌。但其他科目就不太行了。比如骑马、射箭、乐器等,杨寒是从零开始。

    不过好在杨寒现在改变了很多,又有王勃和卢照邻两大才子为知己好友,学起来也很快。杨寒知道这些机会来之不易,也加倍努力,每日刻苦学习,加上过人的才智,更是让其他才子佩服不已。

    在学习六艺之余,杨寒不忘锻炼身体,甚至不断学习一些搏斗技巧,于是每次回到住处,就会和朱三角力,虽然每次都大败,但是他的力气很身体都得到了飞速的增长。杨寒对此却是屡战屡败。

    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学习,杨寒珍惜不已。

    要知道,“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而这一现象在大唐朝是不存在了,像林堂书院这样的地位,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六艺,书院有各种声望颇高的先生教导。

    ************

    岁月是时间给过去留下的回忆,长大是人生对岁月付出的代价。

    两年转瞬即逝。

    ……

    公元630年,此时已经是杨寒来到林堂书院两年了,两年后的杨寒,已经今非昔比,他本就是一个聪明之人,加上完全不同于古人的学习方法,在两年间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林堂书院。清早。

    在一个公示牌前,围着不少人,这些人都是林堂书院的学子们,他们指着公示牌不断地议论。

    不远处,卢照邻、王勃和杨寒走了过来。

    众学子见状,让开了一条道。

    杨寒三人凑了上去,只见告示栏上贴着正是近日他们进行的模拟科考成绩。

    上面写着:进士科:王勃,甲等。卢照邻,甲等。裴行俭,乙等……杨寒,丙等。

    明经:卢照邻,甲等。王勃,甲等……杨寒,乙等。裴行俭乙等……

    算科:杨寒,甲等……王勃,丙等。卢照邻,丁等……裴行俭,不及格。裴矩不及格……

    下方还有一排小字:按优劣排次。

    看完这些,众人皆是嘘唏不已。

    王勃和卢照邻的成绩在大家看来是很正常的,只是在进士科和明经科明显倒数的杨寒,竟然后来居上,就让大家称奇了。

    算科向来是杨寒一家独大,这已经不算奇怪了,尤其明经,居然还有名次!

    其实,这都归功于杨寒长期以来的刻苦努力,他不仅废寝忘食地学习这些东西,还时不时地向王勃和卢照邻请教。两人也是不厌其烦地帮助杨寒解答难题。

    “杨大哥,你这次考的比以前的都要好!”王勃赞道。

    杨寒呵呵一笑,看着榜单上的成绩,内心之中充满了喜悦,这是他在现代的时候从未体验到的。当付出的努力,得到最好的回报,这其中是多么大的幸福。他之所以学的快,毕竟是因为他有一千多年的先进思想和学习方法。现代的时候,他不屑于股,到了古代,杨寒每一步走的都很踏实。

    卢照邻叹了一口气道:“王勃兄,进士科我还是没有超过你!”

    王勃道:“卢兄弟,明经科不还是你第一嘛!”

    两人相视一笑,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可靠最重要的是进士科,明经讲究死记硬背,进士科要考的内容多的多。

    不过让大家郁闷的还不只是这两科,如果说这两科一直被王勃和卢照邻独霸,那这算科就真是被杨寒占的纹丝不动。

    自从孙乾发现了杨寒这个天才之后,两人经常出些有意思的算科题目,引得所有学子们竞相学习。原本不受重视的算科,大家学起来也非常的有趣了。

    由于杨寒的带动,整个学院的算科都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和杨寒的成绩相差太远。似乎,大家不在抱有撼动杨寒算科成绩的地位了。

    “考试结束了,今天出去玩一下?”杨寒提议道。

    王勃摇了摇头道:“不行吧,王先生说这两日可能还有的考。”

    杨寒道:“就算有,还能难得到你们两个?”

    这时,身后的裴行俭走了上来,道:“王兄和卢兄的才华,在下十分佩服……这两年来,经历数次仿考,二位始终占据前两位,实在让我等佩服!”

    说着,其他的才子也都抬起手恭喜。

    王勃和卢照邻同时还礼。

    那裴行俭又道:“林堂书院一直以来并不重视算科,没想到这次居然把算科成绩提高到如此地步,特别是杨兄,裴某实在无法理解,如此刁难的算科之题,杨兄居然次次甲等……”

    王勃却哈哈大笑道:“裴兄莫要奇怪,我这杨大哥天赋异禀,任何数字看一遍,即可知道答案。说来惭愧,我王勃整日学习算科,居然赶不上从不看算科题目的杨大哥!”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惊奇表情。

    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了:天才。

    说话间,王绩缓步走来。

    学子们纷纷进入学堂。王绩今日也显得高兴。

    “想必这次仿考的结果你们都知道了,这次进士科和明经上没有大的变化,算科的成绩提高不少。不过,你们要戒骄戒躁,今年的秋季乡贡,要多多努力!”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另一个是乡贡。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後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能够参加乡贡的,首先在地方必须有很高的才华,得到推荐者才可以直接参加乡贡。

    显然,以林堂书院的地位,以及背后各种的背景,能够参加乡贡的至少在一半以上。

    听到王绩的这番鼓励,大家兴奋异常。

    只见王绩又道:“除此以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绛州‘贤者学堂’的学生们将会来访,此次避免不了切磋交流,你们要做好准备。”

    学子们纷纷点头。

    这贤者学堂,他们早就知道了,那是除了林堂书院外又一大学堂,听说里面的才子不少,这两大学院都经常来往,彼此交流。

    不过之中明面上的交流,实际上也算作一种竞争,因为大家都在知道,在绛州这个的地方,第一的是林堂书院,贤者书院次之,想要改变这种次序,就必须打败林堂书院。

    “尤其是王勃与卢照邻,你们二人才学出众,到时不可丢了我们林堂书院的面子。”

    “是,学生知道了!”

    王绩又看了看杨寒,道:“贤者学堂的算科向来不强,到时无需理会。”

    杨寒无奈,看来又没有自己出风头的机会了。算科只能当作辅助,依旧不被重视。即便如此,没人敢怀疑杨寒的才学。

    “今日无课,汝等在此复诵论语,周达名随我去迎接贤者学堂的学子。”

    “是!”

    王绩和周达名一走,大家就快速地围了一块。

    此时杨寒王勃和卢照邻已经做成了一排。他们正好在中间位置。

    “王勃,这次要好好教训他们!”

    “是啊,卢照邻,出点难的……三年前,我们林堂书院和他们打了平手,让人家以为我们不比那贤者书院强呢。”

    “唉,只可惜,切磋向来不比算科,若是有算科,杨寒兄必定可以横扫贤者学堂。”

    众人纷纷点头。

    过了片刻,只听周达名跑了回来。

    “大家听着,去前院集合!”

    来了!众人面露欣喜,跃跃欲试,只一小会儿,就没了人影,只剩下杨寒和王勃,还有卢照邻。

    王勃见杨寒有点走神,道:“杨大哥,你怎么了?”

    杨寒没有回答,还在看着门外。

    王勃用手碰了碰杨寒,杨寒这才缓过神来道:“没事,可能是出来的久了,不知道龙门怎么样了?”

    王勃闻言,安慰道:“杨大哥,无需担心,有家书来往,报个平安。再者,杨大哥进步神速,如今骑马、射箭,我都不如杨大哥了!”

    杨寒呵呵一笑,君子六艺,除了文科诗词,杨寒自问不比他们任何人差,身体素质更是比他们都强。

    “走吧!”

    “嗯!”

    林堂书院的前院十分的大,能够容纳百人,因此是切磋论诗的好地方。

    而且前院的空地平坦,地面更是用石头铺成压平,两边更有石桌,不过为了论诗切磋的需要,还是准备了两个大桌子放在场地中央,上面放着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