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瓦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医治父亲

第十四章 医治父亲

    酒宴之后,喝得醉醺醺的刘元起告辞离去,走路都有些打晃,最后还是刘备将他搀了回去。刘弘也贪杯多喝了点,头疼的厉害,早些歇息去了。邓氏则细心地给刘泽铺好被褥,坐在榻上低声地和刘泽一直说话到后半夜。

    第二天起来,刘弘感觉到病情似有些加重了,昏昏沉沉,身疲无力,咳嗽得更厉害了。他开始没当回事,以为只是昨日饮酒多了点,仍然到郡署上班去了。可挨到第二天,他便高烧不退,起不了身,而且咳嗽剧烈不止,痰中带血。慌得邓氏忙请镇上的医匠来看看,那医匠多半是个赤脚医生,看了看说不妨事,开了付药方。

    但一连几日,刘弘的病愈发沉重,邓氏只得求刘元起到涿郡城中请回春堂的张大夫。刘元起赶紧到了城里,本来人家张大夫是不出诊的,经不住刘元起软磨硬泡,收了双倍的出诊费才到了楼桑村。

    这张大夫看看了刘弘的面色,号了号脉,只是摇头叹息,收拾起医囊便走,对询问的刘元起只是道了一句:“准备后事吧。”便出门而去。

    邓氏闻听后不禁大悲而泣,刘备也是哭个没完。

    刘泽跪到了张大夫的面前拦住了他,恳求道:“求先生救救家父。”

    张大夫叹了口气,道:“非老朽不尽力,实是令尊已是病入膏盲,无力回天,老朽实在是无能为力。除非……”

    刘泽大喜道:“除非什么?先生请讲?”

    “传闻谯郡有神医华陀者,有起死回生之医术,若要能得到他的医治,令尊或许还有得救?”

    刘泽急急地道:“那敢问先生,哪里可以找到华神医?”

    张大夫摇摇头道:“华神医游历天下,居无定所,神龙不见首尾,老朽亦是慕名已久,只恨无缘相见。”

    “多谢先生指点,泽愿寻遍天下,也要请来华神医。”

    张大夫苦笑道:“难,莫说公子寻不着,就算寻着了,令尊也恐早已不在人世了。哎,告辞了。”

    是啊,父亲已至弥留,这天下之大,就算找得到华陀,父亲的病又如何等得了那么久?刘泽无助地站了起来,心头一片茫然。记得《三国志·先主传》曰先主少孤,也就是他小时候便死了父亲,但究竟是何时死的,又死于何病,陈寿没说,后世之人也就不得而知了。现在看来,刘备十几岁,合该是刘弘的大限到了,连涿郡城里的名医都无药可治,恐怕刘弘真得熬不过这一关了。

    虽然刘泽对医理不甚通达,但刘弘的病在他看来不过是略感风寒引起了肺炎,多拖了些时日,合并感染,若在现代,打个点滴,输点抗生素,很快就能痊愈。但现在是汉朝,到那儿找抗生素呀。

    但他不想放弃,既然他重生在这个家里,断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去世,本已一贫如洗的家庭将雪上加霜,刘备也将一如历史地沦为结席贩屦之徒,挣扎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不能也不容许历史再重演——刘泽在心底无言地吼叫着。

    青霉素!在后世中只要花上四毛钱就可以买得到的青霉素,刘泽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它的珍贵,但此时此刻,刘泽在心中默默地祈求上天——神呐,赐我一瓶青霉素吧,只要一瓶足矣!

    苍天无语,秋风习习。

    刘泽愁眉不展地坐在院里,和熙的阳光晒着他的脊背,但他丝毫没有热的感觉,心中的悲凉充斥着他的身心,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就算他拥有二千年的智慧,但此时此刻,却是百无一用。

    院子里搭着一个凉棚,四根木柱支撑着,顶上覆着茅草,天热的时候可以在院里乘凉。不过现在都秋天了,天气渐渐地转凉,凉棚已是很久无人光顾了。挨着柱子搁着几个西瓜,其中一个破开烂掉了,空气中透着一股腐败的味道。刘妻忙着照顾生病的丈夫,根本没时间收拾,前天倒是吩咐刘备将那个烂瓜扔掉,但刘备素来不管事,根本就没理睬。

    刘泽无奈地走了过去,将那个烂西瓜抱了起来,准备扔掉。

    那个西瓜已烂了好几天,完全的腐败了,汁液淌满一地,溃烂的瓜皮上长着一大片毛茸茸的淡绿色霉斑。刘泽心头一震,脑子里灵光一现,前世酷爱读书的他虽然不求甚解,但一些轶闻趣事还是记得的,关于发明青霉素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弗莱明虽然发现了青霉素但一直无法提纯,后来一位科学家弗洛里接替他继续研究,一次无意中在水果店买西瓜时发现一个烂西瓜上有霉菌,提取后培养成了高纯度的青霉素。

    刘泽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烂西瓜上的霉斑刮了下来,盛在一个瓦罐里,弗洛里采用的是玉米粉做的培养液,汉代可没有玉米,刘泽便用粟米粉调成培养液来代替。刘泽学过生物和化学课,知道在合适的温度下细菌可以快速地繁殖。他将瓦罐放到一个大锅里,倒入温水,虽然没有温度计,但刘泽用手感也能试出四十度左右的水温来。

    但问题来了,这个时代可是没有显微镜的,刘泽根本就无法知道自己培养出来的青霉菌是多少个单位的,如果单位含量低的话,根本就起不到灭菌作用,如果单位含量过高的话,反倒成了致命元凶,而且使用青霉素还得皮试,假如刘弘过敏的话那也是致命的。但现在刘泽已是别无选择了,刘弘已是命悬一线,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只能祈祷这青霉菌能有点疗效而刘弘又不对青霉素过敏。刘泽整整忙乎了一宿,不停地给锅里换上温水,只到天明之时才将瓦罐里的东西倒了出来。

    刘弘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乃对守在榻边的妻子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今日大限已到,汝当自重,切勿悲伤。”

    邓氏泣道:“夫君,你可不能走呀,只剩我们孤儿寡母如何存活?”

    刘弘长叹一声道:“天命不可违,我去之后汝可改嫁,勿要苦守,只是我那两个孩儿必不可改姓他姓,此我刘家之根也。不管多难,也要令他们读书,切记切记。”

    邓氏已是泣不成声。

    刘弘又对刘备道:“备儿,你要事母至孝,勤于读书,方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你要善待汝弟,泽儿方自回来,为父却要撒手西去,长兄如父,希望你能好好待他,将来你们兄弟携手共振家声。”

    刘备诺诺地应了,哭泣不止。刘弘看到看,却不见刘泽的身影,叹了口气道:“泽儿何在?”

    邓氏忙擦拭眼泪,道:“我去找找。”

    未等她出门,只见刘泽捧着一只粗瓷大碗进得门来,满满地盛着一大碗半黄半绿半稀半稠不知为何物的汤汁,递到了榻前,道:“父亲大人,请您先喝了这碗药吧。”

    刘弘摇摇头,苦笑道:“我之病连张大夫都治不好,更何况……不喝也罢。”

    邓氏诧异地道:“泽儿,你是从那儿得到这药的?”

    “孩儿曾在师父在百卷藏书中看到的这一偏方,专治伤寒之症,孩儿救父心切,但也不知此药是否真的有效,但连张大夫都不曾医得,是以才斗胆进药,请父亲一试。”

    “泽儿,你又是从何处拿钱买的药?”

    “此药并非药店所有,都是些寻常东西,只是得细心调配,需得一昼夜方成。”

    刘弘大为感动,道:“好孩子,你有这份孝心足矣,但我之天命所归,又岂是一两付药可以医得?今父之去也,令兄弟二人需相偕相扶,不离不弃,吾家有后,我九泉之下亦可瞑目矣。”

    刘泽急道:“父亲切不可妄言天命,须之人定胜天之理。”

    邓氏也在一旁劝说:“夫君,念在孩子的一片孝心份上,你权且服了这碗药吧,事到如今,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

    刘弘默默地点了点头,挣扎着半起了身,将那碗药喝了下去,而后虚弱地躺了下来,也无力再言语了。刘妻为之掖好被,垂泪而退。

    次日,刘元起前来探望,原本以为刘弘已病入膏盲,恐不久与人世,但一进门便看到刘弘的气色已大为好转,不由地大为惊诧:“昨日张大夫言无药可救,今日看弘兄的气色竟如此之好,莫非……”

    邓氏道:“昨日泽儿不知从何处觅得一方,调配了一昼夜才制成,相公服后,便感大有起色。”

    刘元起更为惊异,回身对刘泽道:“泽儿,你是从何处得来这一药方,竟有起死回生之效?”

    刘泽心想,古代的医学真是太落后了,这连最普通的肺炎都成了不治之症,怪不得死亡率如此高。但他实在是无法解释什么叫细菌之类的东西,只得推托回答道:“回叔父,在深山之中时,我曾被无名老人所救,他的洞xue之中藏书百卷,我也是无意中从一卷书上看到的,专治伤寒之症,只是不知药病是否相投,只因无药可医,才敢斗胆冒险一试。”

    刘元起喜不自禁,追问道:“药方何在?”

    刘泽哪里拿得出什么药方,便道:“小侄只是记得几味而已,并未曾抄下药方,其实这几味药也极是寻常,只是得用心调配才行。”

    幸得刘元起也不通医理,也就没有再追问药方之事,叹道:“弘兄有此贵子,当命不该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