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宋词之李清照

第十七章 宋词之李清照

    先来说说李清照吧,

    因为总是不时讲到中国古代的女子如何,但要想真的感觉到古代女子的美丽、聪明、可爱,其实只能从她们本身去了解,而李清照的词就是一个极其不可多得的绝好的参照。

    词和诗有些不同,其实应该说是很有些不同,词比诗更自由,更加抑扬顿挫,更加九曲连环,可以说,诗如果是行云流水的话,那词就是青山小径,前者的云与天成一片,水与地成一体,然后都发自内心,可以说一气呵成,而后者的山可高也可低,径可秀也可险,然后都比较用巧,可以说柳暗又花明,看诗就象在看云天看水地,看作者的心,而且天地心又是相通相映的,看词就象在爬山在探路,看作者的气,而这山这路这气都以一个巧字来连贯。

    好,来看看《点绛唇》,既然是词嘛,我就只说说中间的一些我认为“关键”的词吧,“慵整纤纤手”,“慵”,有些累了,“整”,因为荡秋千时,手抓着两边的绳,所以,要轻轻地揉一下,去掉那绳印上的痕和那些许的麻木,“纤纤手”,因为年龄尚小,而且家境优裕,不需劳作,所以“纤纤手”,“露浓花瘦”,其实是对下面的句子的:“薄汗轻衣透”,“汗”如花上的“露”,人象花一样“瘦”,当然,这“露”之纯,露之凉,这“花”之美,花之鲜,都隐含于其中,而且这“瘦”与“纤纤玉手”是相呼应的。更可爱的在后面,“见客人来,袜chan金钗溜”,突然看见有客人来,原来是脱了鞋在荡秋千的,而且还没怎么梳理,这样子怎么能被客人看到,忙来不及穿鞋,因为走得匆忙,钗儿都溜在了地上,“和羞走”,走得这样“狼狈”,在“逃”出了客人的视线范围后,当然心中脸上整个身体都含羞地慢慢地走,这个“和”字挺好,和,是伴、随的意思,仿佛有一个“羞”成了自己的影子,附在自己的全身,然后还“倚门回首”,因为是被吓过来的,所以不想马上就进屋,便“倚门回首”,来“却把青梅嗅”,又把前面这事给忘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完全地在当时可能也是少女的李清照轻轻一口香气中“吹”了出来。有人说“倚门回首”是为了看“客人”,但是这“客人”是何许人也,难道随便一个客人吓她一跳,她就应该来报以一个“回眸一笑”,而且她如此慌乱地跑开,就是为了完全避开客人啊,还会在后面突出如此一“奇招”吗?这实在与天真烂漫的又不能见生人(尤其是生男人,嗯,这是那时的“规定”)的闺中少女非常之不符,所以这首词与什么春心初动应该毫无关系。

    再来看《孤雁儿》,这些是词牌名也好,是词名也好,可能因为原来是用来和乐的,所以都念起来挺顺溜,而且字面上都很巧秀。嗯,一下就从上首的可以说蒙胧无知的少女到了如今的夫妻“两地分离”(而且这“两地”还挺远,一个在世,一个却已逝而不知所终),“藤床纸帐朝眠起”,尤其是爱人已逝,丢下自己一人时,女子可能都很注重物的材质,尤其是自己身边或亲近之物,因为觉着它们也是一种生命是自己的一个伙伴一般,“说不尽,无佳思”,一种复杂且深的情绪到来而且此时只有她一人时,是觉得怎么说也“说不尽”的,然后,自然就“无佳思”,当然,如果爱人在身旁,就是不用说也会心境佳的,“沉香断续玉炉寒”,女子感觉敏感且脆弱,尤其是在独处特别是心情不佳特别是十分不佳而且沉思或思念或黯然时,平时根本看不出什么的香的烟,现在也变得沉重了,断续了,显得盛它的玉炉多么寒冷,就象“如我情怀”的流水,默默而凄凉却又仿佛显得平静,“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是不是有点象“梅花三弄”,原来是以笛弄《梅花落》曲,然后自己的心也被这笛曲猛地由相对的平静而一惊,几乎“惊破”,因为立即就想起了与爱人多少同行的“游春意”(在春天之时相伴游赏各种春天的气息、意味),“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原来是游赏的“小风疏雨”,而这时风越小,雨越疏,却更显得人的心情萧瑟和凄凉,仿佛这风,这雨,就“萧萧”地吹在自己孤独、空寂、苦思的心中一样,便又“催(实际即小风而“吹”)下千行泪(其实就是那“疏雨”而来),“**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萧声使她想起爱人,思念爱人,苦忆爱人,虽然“催下千行泪”,但总还有人与我共鸣,而“萧人去”,“玉楼空”,我这已经的“肠断”又该“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这时只好折下一枝代表我的思念的梅花,但是,看看人间,又看看天上,该寄给谁呢?此时,诗后面应该打上四五个十几点省略号:“......

    ......”,因为,此时,应该更是泪如雨下。这是一首很悲的词,词名《孤雁儿》也正是她当时的写照。

    说了一首这样悲的词,本来没想的,但第二首就是她失去爱人后写的,难道后面的都是这种情况所写?如果不是,这种排列方法可太失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