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红楼七十三 大事 一

第二百七十八章 红楼七十三 大事 一

    ““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痴,懦,绣春囊,累金凤,都是矛盾进一步展开的字词,

    ““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屉不曾扣好,塌了屈戍了吊下来。”这个理由奇特,曹雪芹应该是会围棋的,大概官子不好找,又不想重复,于是出来这么一个奇怪但又很自然的理由?

    ““赵姨娘骂了丫头几句,自己带领丫鬟上好,方进来打发贾政安歇。不在话下。”不在话下,将“已定下的丫头”似乎暂时搁下了,但“打发安歇”完全有时间来说,大概曹雪芹觉得说这个完全没有什么必要,贾政知道和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莫非他还能反对王夫人的话不成?曹雪芹可谓“成功”避开一个尴尬的内容,

    ““却说怡红院中宝玉正才睡下,丫鬟们正欲各散安歇,忽听有人击院门。老婆子开了门,见是赵姨娘房内的丫鬟名唤小鹊的。问他什么事,小鹊不答,直往房内来找宝玉。”奇怪,莫非来寻宝玉的仇的?

    ““只见宝玉才睡下,晴雯等犹在床边坐着,大家顽笑,见他来了,都问:"什么事,这时候又跑了来作什么?"”话里显然是有些不满的,显然小鹊这样跑进来太有些冒失,

    ““小鹊笑向宝玉道:"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说着回身就去了。袭人命留他吃茶,因怕关门,遂一直去了。”哦?原来是这样,恐怕有看官便会联想到前面的“外面一声响”,难道是小鹊在外面偷听弄塌了窗屉?而小鹊过来如此告诉宝玉,难不成她就是被赵姨娘骂的那个丫头?因不满或者还加上对宝玉的“好感”,所以跑过来告诉宝玉此“重大”事件?

    ““这里宝玉听了,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宝玉唯一的“克星”就是贾政了,而这里曹雪芹又提到了孙大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的最多其余“三大名著”的显然就是西游记,而西游记里几乎只提过孙猴子,显然,曹雪芹对孙悟空这个角色是比较喜欢的,而如果再推开来去“详论”一下,曹雪芹对西游记的情节以他的“高标准”来看可能不过耳耳,当然,也没有其余小说能比得上西游记,而再大胆猜测一下的话,水浒传在他眼中可能有些“粗”和“俗”,但也没有类似“造反”小说能望水浒传项背的,三国演义在他眼中可能就有些“傻”和“呆”,当然三国演义在通俗历史小说中绝对是第一,(XX注:...到底是在赞还是在贬呢?(外人注:第一是写作风格不同,第二其余三个作者确实与曹雪芹有相当差距(XX注:如果让曹雪芹去写其余三部小说呢?(外人注:...说得好呀!...如果去写,据我推测,其余三部小说的人文及人性细节方面会极大丰富!(XX注:那还是不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了呢(外人注:...哎,你先问问曹雪芹有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及兴趣去写这三部吧!(XX注:...说得是!)))))))

    ““想来想去,别无他法,且理熟了书预备明儿盘考。”考试综合症,(外人注:...)

    ““口内不舛错,便有他事,也可搪塞一半。想罢,忙披衣起来要读书。”宝玉说到底还是很“认真”的,

    ““心中又自后悔,这些日子只说不提了,偏又丢生,早知该天天好歹温习些的。”哈哈,宝玉也会后悔?

    ““如今打算打算,肚子内现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是带注背得出的。”不但背原文还要背注,不但知其表还要懂其意,要求蛮严格啊,而且是《大学》、《中庸》和《论语》,按现在来说,已经很是吓人了!(外人注:厉害啊!这还不够?!不是有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吗?(外人注:...功课和实治还是有差距的)

    ““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接背的,”哦,考试的一个方法就是提一句,然后背下一句,(XX注:这也太多了,不会读傻了去啊!(外人注:...你这话倒有道理,不是说这些书不好,而是从小就背得如此之多,确实骇人,如果只是背少量必要的,随着年龄增长再看其余的,相信会实效性更强,毕竟,这几部书并非人生的全部))

    ““至《下孟》,就有一大半忘了。算起五经来,因近来作诗,常把《诗经》读些,虽不甚精阐,还可塞责。”这里有一个夹着的“要点”,因兴趣而读和知诗经,比前面硬背四书五经显然领悟的要多得多,其实,可以硬背少量,阅读中量,涉猎大量,但象宝玉般如此大段硬背却也许真会填成鸭了,(XX注:傻鸭(外人注:...)),幸亏宝玉本能地将不适合他的一些或许多排斥在外了,

    ““别的虽不记得,素日贾政也幸未吩咐过读的,纵不知,也还不妨。”可见古时似乎只需要只知道那几本即可,而且一传就是一两千年,在工业革命时代,象科技之书如何能入得了其“法眼”,则之后便全民皆废了,当然,更不用说还有诸多的“禁书”,就是连文的方面也不但不能尽全,更是似乎越来越狭窄,

    ““至于古文,这是那几年所读过的几篇,连《左传》《国策》《公羊》《谷粱》汉唐等文,不过几十篇,这几年竟未曾温得半篇片语,虽闲时也曾遍阅,不过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下苦工夫,如何记得。这是断难塞责的。”“一时之兴,随看随忘”,可见根本没有投入兴趣进去,既然暂时还无兴趣,为何不就暂时随看随忘呢,而象“这是断难塞责的。”不过是曹雪芹在为这些“必读甚至必背书”的“不满”作一个掩饰而已,

    ““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这里便可看曹雪芹的态度,前面讲的并未批判,只是说要全背下来似乎有难度,可以背基本的,然后广泛阅读,以寻求其中自己的兴趣或及真正兴趣,没有兴趣又非基本的,随看随忘是当然允许的,而如果只是为了应试甚至为了当时应合皇帝的想法而做的“饵名钓禄”的“八股文”,则用了“深恶此道”,坚决予以反对,

    ““虽贾政当日起身时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偶因见其中或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或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一读之,不过供一时之兴趣,究竟何曾成篇潜心玩索。”全凭兴趣在读,宝玉其实已经找到最佳的出发点,如此大量涉猎之后,定能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也极可能是最擅长的,

    ““如今若温习这个,又恐明日盘诘那个,若温习那个,又恐盘驳这个。”曹雪芹的意思就是完全并非为了兴趣而读书,完全是为应试而读书,应试并非完全不好,但如果完全为了应试就绝对不好,人的灵性和提前发现的兴趣可能就因此而被早期抹杀,(XX注:那宝玉适合做什么,看他什么都不行哪!(外人注:宝玉?也许适合做曹雪芹?哈哈(XX注:...)))

    ““况一夜之功,亦不能全然温习,因此越添了焦燥。”而且如此影响心情,真是可用“糟糕”二字来形容,

    ““自己读书不致紧要,却带累着一房丫鬟们皆不能睡。”恐怕这倒是宝玉更“在意”的,

    ““袭人麝月晴雯等几个大的是不用说,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眼朦胧,前仰后合起来。”哈哈,好个“前仰后合”,可爱有趣之极啊,

    ““晴雯因骂道:"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子!"”晴雯是刀子嘴豆腐心,以前对芳官即雄奴就是如此,结果两人成了绝配,

    ““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了,”可怜啊,跟着宝玉受罪,曹雪芹虽然不忘写得有趣,但想想要睡而不能睡,却也是真是一件残忍的事,

    ““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说:"好jiejie,我再不敢了。"”哈哈,真是可怜可爱又可趣,

    ““众人都发起笑来。”恐怕此笑能暂时缓解一下睡意,

    ““宝玉忙劝道:"饶他去罢,原该叫他们都睡去才是。你们也该替换着睡去。"”宝玉定会如此,

    ““袭人忙道:"小祖宗,你只顾你的罢。通共这一夜的功夫,你把心暂且用在这几本书上,等过了这一关,由你再张罗别的去,也不算误了什么。"”袭人的话也对,就这一夜而已,大家苦就苦些吧,

    ““宝玉听他说的恳切,只得又读。”(外人注:...此景似曾相识(XX注:你考前有过?(外人注:恐怕很多人都有过)))

    ““读了没有几句,麝月又斟了一杯茶来润舌,宝玉接茶吃了。因见麝月只穿着短袄,解了裙子,宝玉道:"夜静了,冷,到底穿一件大衣裳才是。"”宝玉哪里有心思读书?心思全用在照顾“jiejiemeimei”们了,

    ““麝月笑指着书道:"你暂且把我们忘了,把心且略对着他些罢。"”麝月等定是又好笑又哭笑不得,

    ““话犹未了,只听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好嘛,曹雪芹真的来幽默了,从芳官到雄奴又到这里的“金星玻璃”,足见曹雪芹对其喜爱,莫非他也想有这样一个伶俐精怪的小女儿?(外人注:很有可能)或者曹雪芹很想小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小伙伴?(外人注:也很有可能(XX注:...))

    ““口内喊说:"不好了,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宝玉读书说实话并非本回之“大事”,而真正的“大事”便由此话而来了!”

    “事情真多啊。”小戒道。

    “嗯,周围全是事情。”小猴笑道。

    “大事最重要。”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难得大事。”小唐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