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章 红楼四十 写实 三

第一百八十章 红楼四十 写实 三

    ““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他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符合探春性格,所谓阔朗,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可能出乎许多看官想象,不过,透着豪爽之气却是肯定的,而且隐含着探春的志向,如果探春是男子身,在当时,不是朝着文豪,便也是朝着武将的方向去的,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总之,不是大,就是满,

    ““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误以为到了哪位文人豪客的书房?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除了锤“小”,其他仍是“大”,

    ““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顽罢,吃不得的。"”,小小的细节便可知探春的与人为善,以及等级意识模糊,

    ““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这仍有女儿本色,而且有“草虫”,探春的“自然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好模拟!板儿从小在“野外”长大,不识金银,当然却识得蝈蝈和蚂蚱,所以这句话写实到了“无影无踪”,

    ““刘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请注意这句话,正是刘姥姥被鸳鸯“刺”得拿板儿来出气,这些话显然不是对板儿说的,全是“冲”着自己说的,刘姥姥虽不懂诗文,但于人情之间却是通晓的,鸳鸯儿那些话她如何听不出来?所以这里很“明显”是在说自己“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当然,“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可以指自己,但如果有人认为是在“指”鸳鸯凤姐儿,以出一出刘姥姥心中那一股“窝囊气”甚至“恶气”,也未尝不可,否则也不会打得板儿如此之狠,当然,以刘姥姥的之善之性格以及之等级意识,显然是在骂自己和板儿的意思更大一些,而鸳鸯和凤姐儿都在场,听得这话,也许应该心中自有所思吧,

    ““打的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不管众人是否听出,但众人的“表现”显然还是将刘姥姥视为“客”的,

    ““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说道:"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正说话,忽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倒近。"王夫人等笑回道:"街上的那里听的见,这是咱们的那十几个女孩子们演习吹打呢。"”,大观园,显然是远离街道的,才符合“与世隔绝”之意,

    ““贾母便笑道:"既是他们演,何不叫他们进来演习。他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倒是,

    ““凤姐听说,忙命人出去叫来,又一面吩咐摆下条桌,铺上红毡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的近。"众人都说那里好。”,好意境!借着水音,声中带水,果然悦耳,

    ““贾母向薛姨妈笑道:"咱们走罢。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着,怕脏了屋子。咱们别没眼色,正经坐一回子船喝酒去。"说着大家起身便走。”,此话交待了一个挺重要的事,即如黛玉等虽然嘴中不说,表面平静,但以贾母等人的阅历,如何看不出让刘姥姥板儿进她们的闺房而致使她们心中的“不太悦”,

    ““探春笑道:"这是那里的话,求着老太太姨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探春还好,但肯定仍然还是有一丝“不适应”,

    ““贾母笑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两个玉儿”,很亲切的称呼,而且显然,黛玉的不悦应该是可以从表面看出来的,而贾母此话,却大发童趣,恐怕黛玉听了也要来贾母怀中撒娇的,(外人注:黛玉不在一旁?)

    ““说着,众人都笑了,一齐出来。走不多远,已到了荇叶渚。那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只棠木舫撑来,众人扶了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玉钏儿上了这一只,落后李纨也跟上去。凤姐儿也上去,立在舡头上,也要撑舡。”,八九人上一船,可见船大,而且“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配套”之齐全,也令人瞠目结舌,

    ““贾母在舱内道:"这不是顽的,虽不是河里,也有好深的。你快不给我进来。"”,贾母有落水之经历,此话却很当真,

    ““凤姐儿笑道:"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便一篙点开。”,凤姐儿果然不一般,

    ““到了池当中,舡小人多,凤姐只觉乱晃,忙把篙子递与驾娘,方蹲下了。”,只能说,写实,

    ““然后迎春姊妹等并宝玉上了那只,随后跟来。其余老嬷嬷散众丫鬟俱沿河随行。”,仍然是浩浩荡荡“水陆两军”,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三人对话,各有其意,

    ““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好个宝玉,(XX注:恐怕黛玉让他跳到那荷叶上,他也会立即跳的(外人注:那又怎样?))

    ““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有预兆之意?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宝钗之不同他人的奇异之处,

    ““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ju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如何?贾母“忙命拢岸”,果然是有“预感”的,

    ““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贾母对宝钗之疼爱也不亚于“两玉儿”,而且那句“太老实了”实则是赞叹!

    ““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meimei,这样小器。"”,贾母的童化儿话说出来真是有趣,

    ““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这时凤姐儿却不怕了,因为这里是自己“有理”,

    ““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宝钗儿一直是这样,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贾母作为主人家,考虑得更多,

    ““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不但忌讳,而且可能以后竟成“实”了,

    ““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日后也变成“实”了?

    ““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不经意一句话透露出,贾母这些“书”这些“戏”显然也看得不少,

    ““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这里内含反话,其实不但能比,而且反过来“那些小姐们”哪里比得了宝黛等人,也就是说,那时及以前写小说的,哪一个丝毫比得上曹雪芹!(外人注:以后的也差不多吧)

    ““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贾母很“有理”,显然在以理服人,

    ““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这番长话已经看出贾母对宝钗在心中的“另眼相待”了!

    ““我的梯己两件,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甚至胜过宝玉?

    ““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曹雪芹还是个家居布置的高手?一般看官看到这,已经有些头晕了,

    ““鸳鸯答应着,笑道:"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的不知那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贾母的“梯己”,此话不假,

    ““贾母道:"明日后日都使得,只别忘了。"”,贾母交待的是,就怕忘了,

    ““说着,坐了一回方出来,一径来至缀锦阁下。文官等上来请过安,因问"演习何曲"。贾母道:"只拣你们生的演习几套罢。"文官等下来,往藕香榭去不提。”,一路过来,事不多,“细节”却相当之丰富。”

    “我有些头晕。”小戒道。

    “怎么?”小猴笑道。

    “细节太多。”小戒苦着脸道。

    “看得快,一眼就可扫过。”老沙笑道。

    “这就叫化境。”小唐也笑道。

    “化境?”小戒道,“化得我只能看见水了!”

    “所以不能只看,要尝一尝。”小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