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战国之平手物语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三章 多多益善

第三十三章 多多益善

    上杉景胜宁愿把苗字改为长尾,于是平手义光的四万二千人就能以友军的身份,不费分毫跨过鱼津城,直取春日山开拔迈去,准备清扫越后全境,驱逐北条家的势力。

    同时剑指小田原的主力讨伐军也开始展开了阵型。

    东国众四万六千人,德川家康、武田胜赖、织田信忠等,集于西上野,负责攻打原廊桥、沼田等地,然后向南进攻武藏国。

    西国众三万三千人,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直家、荒木村重等,走东海道,向相模进兵,直接威胁到敌方的核心地带。

    近畿众、四国众共二万六千,佐佐秀成、三好康长等,跨海去房总半岛,对付里见家的亲北条派,接着绕到东面,迂回作战。

    水军众船只一千艘,水夫万人,分属九鬼嘉隆、安宅信康、来岛通总,封锁伊豆、房总的沿岸,控制水路的交通线。

    平手汎秀亲率四万八千人留在骏府,准备见机而动。

    外交层面上的动作同样显著。

    武田胜赖一直执着于向安房里见氏渗透,并且取得了还算不错的后果。上代家主里见义弘的唯一子嗣梅王丸现居骏河,而台上那个义赖只是个亲近北条的庶支,这显然对敌人进行分化打击的一大利器。

    德川家康则是不声不响地联系了常陆的佐竹家,以及其身边宇都宫、结成、佐野等一批“关东钉子户”。他们只需要得到原领维持就愿意率兵相助,不是因为对平手存了什么好感,而是因为跟北条仇恨太深。

    奥羽那边,南部安东鞭长莫及只是挂名表示友好不谈,伊达忙于进攻相马,最上急着平定内乱,大家都宣称自己是“对平手内府仰慕已久甘为犬马绝无半点抗拒之意”,不过该打的热火朝天,还是在打。

    其他几个相对距离近一些势力,得知平手下场之后,纷纷打出反北条的旗帜,但并没有南下参与围攻,反而是拼命往越后跑,企图抢占上杉景虎麾下的城池。

    尤其会津地区的芦名盛氏,那个老狐狸最起劲。

    对于明显的抢人头行为,平手汎秀佯作不知,决定日后交给上杉景胜——那时候可能已经叫做长尾景胜去头疼就行了。谈得出理想结果,自然是好,谈不上结果的话……说不定更好。

    几个方向的工作,都没有直接派人接手,而是充分让外样自行发挥。

    这样看起来会影响效率,而且给了武田、德川他们私里欺上瞒下的机会。但好处就是可以先不表态,留有最终裁定的余地。

    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平手汎秀没有强行索取“征夷大将军”的官职,而是满足于“正二位内大臣兼左近卫大将,领镇守府将军”的身份。

    名分处于暧昧的状态,尚未完全揭穿最后一层面纱,所以奥羽、九州的大名们姑且还可以装聋作哑,一边保持表面恭顺,一边加紧时间扩张兼并。

    恰好平手汎秀并不像原本历史上的丰臣秀吉那么心浮气躁急不可耐,宁愿多花一点时间,给天下群雄释放最后一次光芒的机会。

    燃尽之后留下一地烟尘,才会更好收拾嘛!

    另一方面,也是给德川家康、武田胜赖卖个面子,让他们可以难得地在偏远势力面前代表朝廷,抖一抖威风,尝试“天使”的感觉。

    两人一个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个在足利义昭落跑之后率先站队,本就是应该表彰的。这档次的大名,你送五万十万石领地,那都完全算不上什么厚赏,但给一个露脸的机会就很不错。

    亲疏有别,新旧有差,才可以产生合适的激励。

    ……

    此时的北条氏政,实际控制了相模、伊豆、武藏、下总,以及上总、下野、上野、常陆、骏河的一部分,规模总计约在一百八十到二百三十万石之间。同时还拥有小田氏治、小山秀纲等附庸,以及上杉景虎、里见义赖这样的铁杆盟友——当下的局势下也是不得不铁杆了。

    就在双方决裂之时,北条氏政发布了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征召令,要求所有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男丁都来当兵参战。

    显然,以本时代战国大名的行政支配能力而言,这样的命令并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不过既然这么做了总不会完全无用,根据传言说是在各地集结了超过十万人的超大军势,如果把上杉景虎、里见义赖等人算进去可能有十二三万。

    闻知此事,平手汎秀并不怎么着急,反而哈哈大笑,顾左右曰:“倘若对方集中五万精兵,发挥本土作战优势,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灵活机动,那我倒会头疼不已,担心诸将被各个击破。但现在北条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居然胆敢招募十万大军,只怕粮食的运输问题就会让他们捉襟见肘,以至于徒拥大军却寸步难行,只能分散开来防守罢了!”

    这个论断,当时有不到一成的人立即听懂,大约两三成的人冥思苦想之后听懂,剩下的人怎么思索也听不懂。

    敌人兵多反而令内府大人感到高兴,原因究竟何在?

    “二十万石的领地足以支持一万军势作战了,如今北条家既然有二百万石左右的实力,为什么不能支持十万军势作战呢?”

    私下把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是还不到九岁的天才儿童梅若丸。

    汎秀对自己的儿子当然是耐心而又慷慨的,他随手在地图上花了个圈,形象地解释道:“如果一个大名的领地只有二十万石,那么他的攻略范围,基本不可能超过三天的行军路程,后勤很容易满足,一万士兵,可能仅需要一千名,甚至八百名辎重人员供应就够了。但若是二百万石的势力……你看看现在的北条家,从国土最南的伊豆到最北的上野,足足要走半个月之多。若没有一系列规划良好的兵站,给十万人运输兵粮,压力会有多大呢?”

    梅若丸似懂非懂,盯着地图陷入沉思。

    上面好多的概念过于抽象了,就算是天才儿童难以立刻理解。

    旁边的井伊直虎却恍然道:“妾身明白了。数年以来殿下在近畿设定的那么多兵站,原来并不只是夸示财富,而是心存了长远的预期啊!”

    “没错。合战的规模越是上升,行动力越是重要。而行动力则取决于后勤力。”汎秀解释了一句,随后忽然“勃然大怒”上前,附耳道:“你这妇人,原来以前是这么腹诽夫君的?今夜定要好好惩戒!”

    ……

    事情果然如平手汎秀所预料的那样,北条氏政虽然聚集了空前强大的军势,但却并未集中起来运用。

    约有四万人围绕在小田原城周围驻扎,然后是延伸开来,河越、钵形、下田、八王子等支城各有数千到一万不等的部队聚集起来,接下来就仿佛时间陷入了停滞一般,不再有什么动作了。

    整个七月份,北条家除了动员令之外,好像就没有发出其他的指示。

    事实上动员最多上旬就完成,起码有二十天在无所事事。

    许多坊间好事之徒讥笑为:“小田原城一定还在进行评议吧!”毕竟大家都知道,开会是北条家的特色,不可以不品尝。

    这当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平手汎秀认为更重要的理由是,在海上交通线被封锁之后,对方已经没有足够的后勤力量进行大规模的主动作战了,所以才不得不保持守势。

    倘若北条氏政真敢把十万大军集合到一处去,怕是不用打,只要拖上一两个月,就自行崩溃瓦解了。

    平手汎秀的讨伐军背后是五十万石粮食,二十万贯银钱,八万名役夫,三万六千匹驮兽,久经考验的奉行团队,以及超过四年的兵站运营经验。

    北条家的行政能力当然是战国大名中的翘楚,给予一门众和家臣明确的身份定位、权责划分,贯彻了寄子寄亲制的精华,排除庄头地侍的影响,直接与百姓产生了联系并且重视民间的呼声,定期的评定让各方利益代表都能分享中枢发言权,而不至于心怀着抵触阳奉阴违。

    其稳定性毫无疑问居于扶桑第一,经历几代人近百年的统治,全程几乎没有产生过值得一提的内乱和民变,这是他们能步步为营,不断扩展的根基。

    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长期的轻徭薄役,繁琐的决策过程,以及深入人心的保守倾向。

    再加之,领内并无金银矿山或商业重镇。

    关键时刻,他们无法竭力压榨领内的战争潜力。

    “处死对攻略对象心怀异议的家臣,哪怕是一门众甚至嗣子”、“所有士兵聚集到小田原城,不要管掉队的老弱病残,除了随身口粮以外依靠掠夺维持补给”或者“要求领内所有富户自愿缴纳临时税款,直到有足够的钱粮为止”这种有争议性的命令会讨论很久,最终多半还是要被否决。

    而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之类的雄主只要一句话就行——当然事后引发多少后遗症就是另外一码了。

    可以召集十万士兵,却又只能分城困守,这正是典型的北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