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金品典当师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家定点采购单位

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家定点采购单位

    嘉德公司总部顶层豪华的小型会议室内,公司高管们正在为是否受理季凡委托的拍品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在未拍卖前就要支付这么一笔数额巨大的款项,本人认为公司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是啊,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在支付拍卖款项方面有明确规定,一直以来也是这么严格执行的。如果真要这么做,那岂不是破坏了公司的规定。”

    “哥窑瓷器名列五大名窑之一的稀世瓷器,它一旦上拍,肯定会引起整个收藏界的轰动的。为了这件瓷器,即使流拍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如今国内拍卖行业之间可算是日趋激烈,这件哥窑瓷器的本身价值自是不言而喻,而且如果它能够在我们公司成功上拍,必定为一年一度的嘉德春拍增色不少,同时也更能吸引藏家和公众对我们嘉德公司的关注。”

    杜长河冷眼旁观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的样子,他感到甚为欣慰,象是清了清嗓子似的咳嗽了一声,众人知道这是他发表意见前的习惯动作。见他有话要讲,于是屏住呼吸,目光不约而同地注视着他。

    “刚才大家各抒已见,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对是否接拍这件事的看法和感想,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大家对此事的观点和意见有所不同,但我看得出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来考虑的,从这一点来说值得鼓励。至少是否接拍这件瓷器,我发表一下个人的意见。我们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顾客至上人性化服务服务的经营理念。古人云:不破不立。虽然公司明确规定不允许提前支付拍卖款项,但规矩是死地。人是活的。”

    刚才表示赞同的人听到这里一个个面露喜色,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委托人提前支付拍卖款项的要求虽然不符常规,但我认为原则上可以接受,当然也是带附加条件的。首先为了将公司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这五千万的款项我们可以给他调整到四千万;另外委托人本应支付的5%手续费,由于我们春拍至少要在五月才能进行,他提前了四个月支取,对之相对应的是我们收取地手续费也要上调到8%较为合理。再有就是这件哥窑瓷器的拍卖价格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我建议客户服务部要在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那些世界上有实力的知名私人收藏家和基金会组织做好这件拍品的宣传。”

    此时,季凡几人正坐在全聚德饭店里,品尝着令西方老外都要垂涎三尺的挂炉烤鸭。外酥里嫩的鸭rou撕成片,蘸上甜面酱,加上葱白、黄瓜条,卷上特制地荷叶饼。吃得许传尧满嘴流油,赞不绝口。

    刘丽雅接到杜长河打来的电话后,满面春风地回到座位上。“季先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杜总刚才来打电话原则上已经同意你提出的要求。”

    “噢,这确实是个令人振奋地喜汛,当浮一大白。”想到与日本人竞拍景德镇地皮的这笔巨款终于有了着落,季凡神情放松了许多,“杜总还说了什么了吗?”

    “杜总说还有些具体事宜,他请你周一到公司和他见面商谈时,再进行进一步敲定。”刘丽雅端起酒杯说道,“我提前预祝季先生和我们公司合作愉快。来,干杯。”

    吃过饭,许传尧由于捡漏赚了几万块。极力怂恿众人去酒巴接着喝酒,在酒巴里一顿海喝,众人这才尽兴而归。

    昨天逛了趟潘家园,今天大家准备到琉璃厂去开开眼界。琉璃厂是一条历史悠久古香古色的文化街。早在元朝时,这里本来叫海王村。元朝建都于此。由于修建宫殿需要大量的琉璃瓦。于是海王村就有了一座专门用来烧制琉璃瓦的窑厂。到了明朝永乐建都北京时,京城重新进行扩建。无论是琉璃瓦的产量,还是规模都相当可观。等到后来明朝都城继续扩建,琉璃厂也就被圈到了外城。

    这时,明代有些官宦,在脱去朝服后就携带着大量图书和古玩,干脆来这里定居。明朝实行科举制度,各地举人进京赶考,因此琉璃厂附近又出现了许多会馆,以解决赶考举人们的食宿生活。而进京的举子为了考状元,就需要购买一些书籍和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这样一来,一些稍有头脑的小商贩就在这里摆起了经营书籍和文房四宝以及字画古玩的小摊,由此,琉璃厂初具雏形。

    清朝时,政府开始实行满汉分城而居,一大批当年居住在皇城地汉族官员、文人雅士,都迁居到了琉璃厂一带,清朝历史上便有了“宣南士乡”之称。可以说当年的琉璃帮是集中中国著名的文人学者最多,层次最高,文化底蕴最浓厚地地方。到了清乾隆年间,琉璃厂停止了烧窑,迁到了城外,由此琉璃厂彻底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走了一群烧窑的泥瓦匠,来了一批舞文弄墨的学者和达官贵人,而这里唯一没变的就是这个名字——琉璃厂。

    季凡徜徉沉醉于眼前这古香古色地氛围中,在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之余,想起师父程汉章当年就是在这里耳熏目染炼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般鉴定古玩地眼力时,不禁感慨万千,平添出几分亲切感。

    作为喜爱书画之人,荣宝斋自然是最佳去处,这里的“木版水印”倒是让季凡大饱眼福,北京李福寿地画笔、泾县的上品宣纸、苏州姜思序的颜料他也精心选购了几样。

    出了荣宝斋,来到另一家专门出售毛笔的老字号——戴月轩,戴月轩的毛笔十分讲究书写效能,它是在湖笔半成品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高档品,许多书画家笔筒中都备有这种戴月轩毛笔。

    看着季凡精心挑选了几支笔性硬健的紫毫,刘丽雅好奇地问道,“看不出季先生还喜爱书画之道,现在有此雅好之人可是越来越少了,今天回去后我得向你讨副字画。”

    “我书画水平低下,恐怕是有碍观瞻,让你大失所望啊!”季凡谦逊地说道。

    “季先生莫要推辞,你的佳作我可是讨定了。”刘丽雅脸上流露出一丝狡黠之色。

    本来想淘几本制瓷方面的古籍,不知是由于制瓷本身是冷门的原因,还是这里面涉及不传之秘,在这条街上转了几家出售古旧书刊的老字号,季凡都一无所获,令他颇感郁闷。

    “老弟,咱们还去哪啊?”许传尧捂着肚子夸张地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不如往回转吧?”

    季凡看了下时间,才不到十一点,于是问道,“许少,你今天怎么这么着急往回赶呢?”

    “这不是昨晚上喝多了,今天早起就喝了碗豆浆,我根本没吃什么东西,饿得我有点走不动了。”

    “那好吧!咱们再看完了最后一个地方,就打道回府如何?”季凡瞧着他可怜兮兮的样子不无好笑地说道。

    “上什么地方啊?”许传尧好奇地问道。

    “清秘阁听说过吧?”

    “我们哪有你小子学识渊博呀,你小子快说那地方是干什么的?”马超群白了他一眼说道。

    “这事还得从大清乾隆皇帝说起,想当年,乾隆皇令大学士纪晓岚编纂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于是朝廷下令调集各地2000多名文人学士进京,这些人包括纪晓岚在内,几乎都居住在琉璃厂一带。所以,琉璃厂实际上成为了的第二个编纂地。编纂这部不仅得益于琉璃厂的各家书摊、书铺,而且也让整个琉璃厂得到了一次空前的确良发展,琉璃厂的名声也名动天下,那时候不论是来京的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到琉璃厂来逛一逛,并以此为荣。

    这条街无论生意还是人气,都红火得不得了,这时候就连皇宫里的人也眼红了起来。过去中国的许多皇帝都是吃奶娘的乳水长大的,这个乾隆皇帝也不例外。在一次拜见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的奶娘向他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让乾隆赐给她儿子一份差事。奶娘的儿子与乾隆年纪相仿,但是此人既不能文,又不能武,乾隆为此左右为难。向来以机智著称的纪晓岚听说此事后,当即给乾隆出了个主意:因为当时上京赶考的秀才们一般都住在琉璃厂附近,除相互交换书籍外,还要买一些笔墨纸砚等用具,不如就让奶娘的儿子在此从商吧!乾隆一听,正合朕意,并赐店名为清秘阁。当时,清秘阁门前设有栓马桩,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那些达官显贵到了清秘阁之后,就脱掉官服换上便服,喝喝茶、聊聊天,然后在店里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吕,选购完了还要再到这条街上逛一逛,在古玩店里淘淘宝。当时,清秘阁由于有着皇家背景,所以清朝皇宫、六部官府所用的宣纸、信笺、印泥等文房四宝都要到这里来采购。”

    “噢,原来如此,闹了半天这个清秘阁是大清皇家定点的采购单位呀!这我们得看看去。”许传尧恍然大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