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强商在线阅读 - 第135章 决策

第135章 决策

    直到中午十二点多,三人也没商量出个可行的方案。虽然十一点时吃了小吃,常云山还是直嚷饿,于是三人一起去吃了海鲜。

    这事,说到底还得杨逸拿主意。如果把车友迁到燕京,方方面面就得做出调整,投资也大得多。

    吃完饭,回到车友,杨逸便查起了车友的帐,直看到天色大黑,才合上帐本,问常云山“你现在有多少钱可以投入?”

    现在三人分工明确:常云山负责出钱,宋艺成负责出力,杨逸负责出点子。

    每个月都有不菲的进帐,常云山敞开了花,哪里记得卡上有多少钱?杨逸一问,他便巴巴地跑去ATM机查帐了。

    不一会儿,跑来道:“不到五十万。”

    杨逸抹汗,不到五十万,能够开分店,迁到燕京却是远远不够的。常云山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都没能降低生活质量,现在让他勒紧裤腰带,不如让他去死的可能性更大些。

    就算准备工作需要两三个月,资金也不可能足够。

    宋艺静静沉思半晌,道:“我还有八九万元积蓄。”

    他既这么说,自然想拿出来了。

    杨逸还是摇了摇头,道:“迁总部的事以后再说吧,回到我们的起点,想想在哪儿开第一家分店实在些。”

    常云山不服气地埋怨杨逸道:“你非要在德成做什么咨询助理,一个月就那么几个死工资,顶什么用?”

    杨逸倒是有钱,可是宏毅手机需要钱,他还想着在掏宝网那里能插一脚呢,人家跟他非亲非故,能力才学又未必输给他,也用不得他出谋划策,想入股,那就得真金白银投进去。这么一来,他手头也拿不出那么多现金。

    他还没觉得怎么样呢,宋艺成听着觉得不好意思,心道,你才让人辞职没几天,怎么能这么怪人家呢?他帮杨逸打分辩道:“亦成有自己的打算嘛。”

    常云山便道:“把总部迁到燕京,你能不能去?要是你不能去,靠我和艺成两人,迟早倒闭拉倒。”

    也是,燕京乃藏龙卧虎之地。这两位,一位二世祖加一位没见过大世面的管理人员肯定吃不开。杨逸在永庆,难免有鞭长莫及的时候。在一切没有成型的初始阶段,没有他亲自坐镇,恐怕会问题多多,最后会落得个什么结局,就难说得很了。

    杨逸靠在沙发背上,又盘算起来。再次摊开地图,目光在一级城市中逡巡。常云山和宋艺成静静坐着,不敢出声打扰他。

    良久,杨逸长吁一口气,道:“我们先把第一家店定在圳深怎么样?”

    圳深?常、宋两人眼前一亮。

    圳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一座移民城市,这儿的人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最最重要的是,这儿富人很多,有车一族也多。把第一家分店开在这儿,成功的机率可是很大。而且,圳深距永庆只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调货很容易,早上发货,下午就到了。

    杨逸又道:“先把第一家分店做好,做成模范店。圳深关内关外场地非常大,根据消费能力,可以考虑多开几家店。”

    圳深是七十年末开始由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现在的大都市。临近东方之珠的罗湖是最繁华的地区,可是原本很偏僻的地方,也就是关外,现在也工厂林立,很适合开店。

    再说,在大城市生活过的人都清楚,城市太大,出个门得几小时在路上,于是每天的工作生活只在某个区域活动,真要让关外的车主到罗湖洗车,可能性不大。

    这么一分析,三人都觉得先拿下这个城市非常理想。

    常云山道:“那是,永庆这么小的地方我们只开一家店,到圳深最少也得开它个三五家。”

    宋艺成轻轻抚掌赞成道:“就是。”

    杨逸道:“我们得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开拓,一年内赚到的利润投入到开新店之中,你们认为怎样?”

    常、宋两人自然点头,虽说一年内没有分红,可是一年内能做成多少个店?到时候所得可比现在多得多。

    总算决定了一件事。杨逸伸个懒腰,道:“你们安排时间去圳深考察选址吧,需要注意什么我等会写给你们。”

    宋艺成望向常云山:“店里的琐事都是我负责。还是你去吧?”

    杨逸有正职,也走不开。常云山耸了耸肩,道:“看来这事非我莫属了。”

    虽然选定圳深,但是在哪个区,在哪个路段开店,还是有很大讲究的。前世杨逸工作需要,时常飞去那儿,今世可一次也没去过,实是无法把地址锁定在哪个地方,只能靠常云山实地考察之后再做决定。

    常云山也知道兹事重大,如果第一家分店开不好,损失金钱还在其次,打击了士气和信心,却不知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了。他经历过车友开业之初的萧条,再也不愿意体验第二次,心里暗暗发誓一定把考察的工作做细致到位,不影响杨逸做出正确的决策。

    既然明天就要出差,杨逸劝他早点回家去准备,收拾行李,自己也回华庭了。

    这时正是下班时间,常云山的车子龟爬在四车道的马路上,马路两旁一间间商铺缓慢往后退去。

    一家挂着汽车生活馆招牌的铺面映入杨逸眼帘。常云山一手轻握方向盘,轻踩刹车,顺着杨逸的眼光望去,道:“这家店的老板就是在我们工作一个月后辞职开的。”

    上次杨逸让他调查的事,他也调查清楚。三家店,有两家的老板是从车友辞职的。工作一个月那人,就是特地为了开一家像车友这样的店而去“实地考察”的。人家是有心人,把车友那一套摸透了,马上跳出来从家里拿了钱租铺面开店了。幸好进货渠道掌握在宋艺成手里,他寻摸来寻摸去也找不到车友那样的货源,只好就近进货,那货无论款式还是质量,都比车友差多了。

    常云山早把这些告诉杨逸,杨逸也提醒他以后与员工签劳动合同时,用上行业禁止条款,情愿多付人家几个月工资,别让人家把车友当成“黄埔军校”。

    常云山还有些犹豫,毕竟在永庆,没听说有哪家企业这么做。只要出现一个有利润的新行业,不出半年,满大街都是模仿的商铺了。说起来,车友到现在才有人模仿,还得得益于他起初半年奄奄一息差点倒闭,很多人已经料定他关吉大门,哪想到他咸鱼番生,生意越来越红火呢。

    是不是这么做,杨逸也在考虑当中,虽说尽可能阻止离职员工吃里扒外,但却无法阻止外行人进入这一行。当然,外行成功的机率小。不过外行如果想像力强,天马行空的做,也未尝不能成功。说到底,还是cao盘者的能力和格局罢了。

    车子到华庭,已过了下班时间,杨逸本就没打算回德成打卡。推开车门准备下车时,前面两人并排而行,却不是齐志刚和小陈是谁?他们一边走一边两颗脑袋碰在一起低声说话,却没有发现杨逸。

    想起小陈包里的巧克力,杨逸唇边露出一抹微笑。难怪齐志刚最近很少来找他,他忙得团团转,倒没往这方面去想。不知道两人什么时候走到一起的。

    回到华庭,杨逸先洗了个热水澡,哗哗的水声中,隐隐约约听到外间手机响个不停。洗完澡出来发现有三个未接电话,全是周正茂打来的。

    他最近忙着新产品,又有什么急事呢?

    ……………………

    连续十天码字到凌晨,才码完明天的章节,好辛苦,求推荐票收藏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