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飞花令
惊蛰时节。
当黄鹂鸟一排排飞过湖水,桃花在湖边悄无声息的绽放,飞花漫过天际时,这就到了飞花令湖。
在吃过午饭后,姜祁在上官婉的带领下,来到了飞花令。
这是七湖之一,而住在飞花令的是三诗四词七文之中唯一的一个女词人,李清婉。
大概又因为同名,上官婉与李清婉很熟悉,经常往这里跑。
“李jiejie不在哎。”
“这还没有到,你就能确定她不在?”姜祁远远看了一眼湖边的亭子,问道。
“李jiejie生平好酒与好赌,这一没有噪杂声,二没有酒香,那李jiejie肯定不在。”
姜祁眉头一扬,这位李清婉还真是不同于常人。
上官婉依旧走了过去。
亭子上写了绿蚁两字。
这是一种酒,新酿的酒,因还未过滤,漂浮着渣滓如同蚂蚁,故而‘绿蚁酒’。
“我们进去不太好吧。”姜祁问道。
“没事,李jiejie特意嘱咐我可以来这里练字的。”上官婉回道。
她入了亭,是一个书房。
一坛酒压在书桌上,上官婉从中抽出了一张薄纸。
她饮下一口酒,全部吐在薄纸上,又拿墨水随意一泼。
一副山水墨画由此出炉。
姜祁看得目瞪口呆。
她再提笔,毛笔是鹿笔,柔软适中。
上官婉将酒坛抱去一边,以砚台压住一角。
她以‘是岁三月之望,步自秋意,将归于飞花。二客从予过绿蚁亭’开头。
草书行云流水,既有清秀,又有豪情。
行文过半,又道‘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于是携酒与歌,复游于绿蚁之下。’
末了,又一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姜祁喃喃自语:“好一篇《飞花游》。”
上官婉认真的用隶书在末尾写了自己的名字,用力一吹,使得字迹干涸。随后将纸卷起,放入一个书轴之中。
“喏,送给哥哥了。”上官婉一脸微笑。
姜祁认真的点头,将书轴收入了须弥戒之中。
上官婉欢呼一声,又转身把酒坛放在了书桌上。
“如果不搬回来,李jiejie回来了,会以为自己的酒被偷了。”她说道。
“还真是好酒之人。”姜祁笑道。
“自然。在李jiejie看来,诗词文章尚在酒和赌之后,只能排第三。”
姜祁心中对这位女词人好奇到了极点,他道:“却是可惜,没有机会认识这位。”
“等哥哥入了书院,机会有很多的。”
姜祁却不说话,上官婉想得太美好,他怎么会留在颖川书院,拿了海上花和明黄石,他就会离去。
等上官婉把一切复原后,她才转身对姜祁说道:“好了,这样李jiejie回来也不会察觉到的。”
“我怎么听这话,好像是做贼一样?”
上官婉小脸微红:“哪有像我们这样做贼的?”
姜祁没由来笑了笑,他道:“日后,婉儿肯定会倾国倾城。”
上官婉脸上的笑容更甚:“哥哥真会说话。”
姜祁没有解释,倾国倾城又何止是容貌,才气倾城亦倾国。
两人出了绿蚁亭,沿着飞花令的湖边朝着东边走去。
莲花尚未到时节,曲苑湖也没有‘曲中风荷’的奇景。唯一可看的是春晓湖,十几丈的河提尽是杨柳青青。
过了春晓湖,是斜阳湖。
两人走了两三个时辰,此时到了斜阳湖,正是最好的时间。
黄昏夕阳,暖黄色的光芒如麦穗在湖面铺满。
春晓湖是那位年过半白才出名的欧阳柳,以前姜厉生辰时,他曾买过一本欧阳柳誊写的《论语》。而斜阳湖住的则是谢灵,四词之一,也是一位老者。但他身份又不一样,是越国人,早年参军,又成为了一位词人,亦是亡越的最后一位词人。
亡越大部分名士都死在了东吴的刀下,只有寥寥数人逃过了一劫。
越元香是一位,而谢灵是另一位。
他们在湖边的亭中看见了谢灵。
老迈苍苍,连耳朵眼睛都已经不太灵光。
遇见姜祁和上官婉时,依旧很高兴。
似乎上官婉跟颖川书院的每一个人都很熟悉,谢灵拉着婉儿,便不管姜祁了。
说了很多的话,关于越国的。
越国兴起勾践,而灭于无疆。两位帝王,一位雄才大略,一位才气平平,本不至于灭国,但奈何吴国出了一位天才。再加上很多的因素,才造成了越国的灭亡。
但一个国家的兴灭,苦的永远是百姓。说起早年为兵,谢灵脸上的皱纹彻底被泪水洗刷。
当天色昏沉,斜阳湖没有斜阳后,姜祁和上官婉才和谢灵告别。
回到五柳亭,陶畴已经回来了,他拿着一封信交给了姜祁。
信是问道写的,大概的意思是加入或者不加入,全由你自己作主。
在陶畴期待的目光,他缓缓点头,说道:“但我有一个要求。”
“你说。”
“我要求婉儿与我一同拜入颖川书院。”
陶畴与上官婉同时一震。
在上官婉还未说话时,他对着她说道:“这是我欠你的十文钱。”
当黄鹂鸟一排排飞过湖水,桃花在湖边悄无声息的绽放,飞花漫过天际时,这就到了飞花令湖。
在吃过午饭后,姜祁在上官婉的带领下,来到了飞花令。
这是七湖之一,而住在飞花令的是三诗四词七文之中唯一的一个女词人,李清婉。
大概又因为同名,上官婉与李清婉很熟悉,经常往这里跑。
“李jiejie不在哎。”
“这还没有到,你就能确定她不在?”姜祁远远看了一眼湖边的亭子,问道。
“李jiejie生平好酒与好赌,这一没有噪杂声,二没有酒香,那李jiejie肯定不在。”
姜祁眉头一扬,这位李清婉还真是不同于常人。
上官婉依旧走了过去。
亭子上写了绿蚁两字。
这是一种酒,新酿的酒,因还未过滤,漂浮着渣滓如同蚂蚁,故而‘绿蚁酒’。
“我们进去不太好吧。”姜祁问道。
“没事,李jiejie特意嘱咐我可以来这里练字的。”上官婉回道。
她入了亭,是一个书房。
一坛酒压在书桌上,上官婉从中抽出了一张薄纸。
她饮下一口酒,全部吐在薄纸上,又拿墨水随意一泼。
一副山水墨画由此出炉。
姜祁看得目瞪口呆。
她再提笔,毛笔是鹿笔,柔软适中。
上官婉将酒坛抱去一边,以砚台压住一角。
她以‘是岁三月之望,步自秋意,将归于飞花。二客从予过绿蚁亭’开头。
草书行云流水,既有清秀,又有豪情。
行文过半,又道‘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于是携酒与歌,复游于绿蚁之下。’
末了,又一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姜祁喃喃自语:“好一篇《飞花游》。”
上官婉认真的用隶书在末尾写了自己的名字,用力一吹,使得字迹干涸。随后将纸卷起,放入一个书轴之中。
“喏,送给哥哥了。”上官婉一脸微笑。
姜祁认真的点头,将书轴收入了须弥戒之中。
上官婉欢呼一声,又转身把酒坛放在了书桌上。
“如果不搬回来,李jiejie回来了,会以为自己的酒被偷了。”她说道。
“还真是好酒之人。”姜祁笑道。
“自然。在李jiejie看来,诗词文章尚在酒和赌之后,只能排第三。”
姜祁心中对这位女词人好奇到了极点,他道:“却是可惜,没有机会认识这位。”
“等哥哥入了书院,机会有很多的。”
姜祁却不说话,上官婉想得太美好,他怎么会留在颖川书院,拿了海上花和明黄石,他就会离去。
等上官婉把一切复原后,她才转身对姜祁说道:“好了,这样李jiejie回来也不会察觉到的。”
“我怎么听这话,好像是做贼一样?”
上官婉小脸微红:“哪有像我们这样做贼的?”
姜祁没由来笑了笑,他道:“日后,婉儿肯定会倾国倾城。”
上官婉脸上的笑容更甚:“哥哥真会说话。”
姜祁没有解释,倾国倾城又何止是容貌,才气倾城亦倾国。
两人出了绿蚁亭,沿着飞花令的湖边朝着东边走去。
莲花尚未到时节,曲苑湖也没有‘曲中风荷’的奇景。唯一可看的是春晓湖,十几丈的河提尽是杨柳青青。
过了春晓湖,是斜阳湖。
两人走了两三个时辰,此时到了斜阳湖,正是最好的时间。
黄昏夕阳,暖黄色的光芒如麦穗在湖面铺满。
春晓湖是那位年过半白才出名的欧阳柳,以前姜厉生辰时,他曾买过一本欧阳柳誊写的《论语》。而斜阳湖住的则是谢灵,四词之一,也是一位老者。但他身份又不一样,是越国人,早年参军,又成为了一位词人,亦是亡越的最后一位词人。
亡越大部分名士都死在了东吴的刀下,只有寥寥数人逃过了一劫。
越元香是一位,而谢灵是另一位。
他们在湖边的亭中看见了谢灵。
老迈苍苍,连耳朵眼睛都已经不太灵光。
遇见姜祁和上官婉时,依旧很高兴。
似乎上官婉跟颖川书院的每一个人都很熟悉,谢灵拉着婉儿,便不管姜祁了。
说了很多的话,关于越国的。
越国兴起勾践,而灭于无疆。两位帝王,一位雄才大略,一位才气平平,本不至于灭国,但奈何吴国出了一位天才。再加上很多的因素,才造成了越国的灭亡。
但一个国家的兴灭,苦的永远是百姓。说起早年为兵,谢灵脸上的皱纹彻底被泪水洗刷。
当天色昏沉,斜阳湖没有斜阳后,姜祁和上官婉才和谢灵告别。
回到五柳亭,陶畴已经回来了,他拿着一封信交给了姜祁。
信是问道写的,大概的意思是加入或者不加入,全由你自己作主。
在陶畴期待的目光,他缓缓点头,说道:“但我有一个要求。”
“你说。”
“我要求婉儿与我一同拜入颖川书院。”
陶畴与上官婉同时一震。
在上官婉还未说话时,他对着她说道:“这是我欠你的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