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飘动的导游旗在线阅读 - (一)直面PDST,揭开心底深处那道伤疤

(一)直面PDST,揭开心底深处那道伤疤

    PDST,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全称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简称“PTSD”。据网络资料解释,PDST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联,这些因素主要分为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重大创伤**件是PTSD发病的基本条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PTSDE有三大核心表现:1,闯入性记忆,个体在清醒或睡眠时,创伤记忆强行进入脑海,以闪回或噩梦的形式重现当时的**场景,使个体不断地重复体验当初的情绪和感觉,强烈程度也相差无几。2、躲避反应,个体努力避免对经历过的创伤的谈话、回忆、询问,努力不去接触与创伤**有关的人物,不去发生**的地点,出现“遗忘”**细节的情况,埋藏起原本关心的人和事物的情感,和他人保持距离,感到极为孤独,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3、唤起反应,个体表现为容易发怒、容易受惊吓、失眠、紧张不安和焦虑、对小事反应过度,注意力不能集中。

    PDST与抑郁症即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导致PDST的最初原因多为客观现实中不可预测的外力因素对患者内心造成强大的精神刺激,最终导致患者内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无法和谐共处或友好相融,这是一个客观作用于主观的一个过程。抑郁症的一大主要病因也是客观世界作用于主观世界造成的,但往往影响主观世界的刺激和震憾程度要明显小于PDST,心理异常变态反映的外在表现也不比PDST明显和突出,甚至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潜伏性;此外,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于患者个人性格和“三观”中偏执、狭隘、自卑、理想主义或完美主义等主观因素,影响患者正确认识和看待客观世界,形成歪曲、错误的认识与判断,之后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一错正错而慢慢恶化。也可以说,PDST的一种典型病态表现就是抑郁情绪、抑郁性人格,甚至重度抑郁症。除了上述关系,PDST和抑郁症之间还有很多内在、外在的区别,在医学领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

    陆川从沈彤的工作室走出时,内心前所未有的感到释然,进门之前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躲在密闭集装箱中几乎窒息身亡的偷渡者,如今仿佛偷渡行程突然终止箱门打开后吸到清新空气一般,如获新生。此时的他,满眼都是白色的阳光,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人一下走进灿烂的朝阳之中,晃得睁不开眼。刚刚过去的九十分钟,自己好比穿越了整个时空,在另一个维度的世界中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的过去,就像电影《星际穿越》的男主人公库珀进入黑洞后,在通过时间维度的视角重新看到自己和女儿的过去后,才明白曾经的疑惑和困扰原来都是自己的预先埋伏的圈套。

    这种释然并非等于彻底的解脱,而是来自于追根溯源后的满足和踏实。原本那些猜忌、怀疑、恐惧、愤恨、不甘、倔强等等情节,并没有消除,但却近乎清晰地找到了其来源和症结。

    这次心理咨询的前半段进行得并不顺利。由于对咨询**本身的怀疑和对咨询师的不够信任,陆川始终无法放松心态,也就无法完全地将压抑的内心释放于眼前。沈老师判断陆川内心的藩篱和禁锢太过顽固,性格中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特征十分明显,虽然表面看,他为人谦逊随和、礼貌善良,但在其内心中却隐藏着一个截然相反的人格。这个人格争强好胜、桀骜不驯、果决冷酷。表现给世人的是他心里想成为的样子以及他想让人看到的样子,那是理想自我,或称为超我,而内心封闭和压抑的则是他真的性格元素,其构成的是他的现实自我,或称为本我。而他这所以会表现得如此强烈的内外反差,以及他所经历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外人看来无关痛痒或者根本无法查觉的痛苦,其实是源自于他潜意识中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通常情况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本我意识或超我意识是基本相符或者和谐共处的,能够互相接纳认同,达到自我评价的内在统一,从而可以由内而外地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一旦超我和本我之间之间产生矛盾和相互攻击,和谐关系也不复存在。当超我强于本我时,超我往往会占据道德的至高点,以无可反驳的强压之势,对本我进行严厉甚至残忍的批判,而这种批判是不理智、不客观的,是以高尚、纯粹的价值观为合法外衣,进行着缺少公正的偏激甚至极端的批判。

    本我是连接超我与现实世界的纽带和桥梁。超我通过本我接触客观世界,感受客观世界带来的精神刺激,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建立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超我也只能通过本我,将自己的意志投射于客观世界,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客观世界,超我的形成往往与个体所受的教育、个人的精神世界活动、客观世界作用于主观世界后形成的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其独立于客观世界,在意识中独立存在和活动。而本我性格的形成,受家庭基因遗传、原生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后天人生环境和遭遇经历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较大,其与客观世界紧密相联,具备鲜明的社会属性,既需要客观世界的载体和对象,也需要在客观世界中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旦彼此脱离,本我中的社会属性往往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和指引。

    人从出生开始,如果身体健康,在和谐健全的家庭中顺利渡过幼年至少年时代,在青年时代基本顺利并经受一些意志力承受范围之内的挫折和经历后,其本我和超我通常会保持内外平衡、和谐共存的状态。然而在此期间,一旦经历某件或某种意外突发**,或者接受某种背离客观情况和科学规律的具有偏执、过激的认知思想,导致思维认知结构发生缺失、扭曲甚至畸形时,就会在内心世界中引发强烈的刺激,而这种刺激如果超过自我认识判断的合理范围,则会在本我与超我之间造成裂痕,如果刺激已经明显超过个人意志承受极限,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或积极引导,裂痕将长期存在,最终导致本我与超我的之间关系的撕裂。在幼年期、儿童期、青少年期这三个人生成长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中,这种负面刺激出现的越早,造成的损害越大,有的损害甚至一生都无法得以修复。这种突发的意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且难以预期的,比如幼年和儿童时期受到的身心虐待、情感冷落,亲人好友突发疾病或亡故、父母离异、车祸、绑架、欺霸凌辱、考试落榜、恋爱失败、身体病痛残疾、被信任之人抛弃或欺骗、遭受迫害等等。一旦这样的**和精神打击超出心理预期或承受能力,往往就会造成强烈而巨大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即可能是隐性且难以自我查察觉的,也可能是形成特征明显的抑郁、焦虑、强迫性心理障碍,偏执性人格,直至精神分裂,比如创伤性应激障碍,简称PDST。

    通过催眠,沈彤比较成功地打通了联通陆川坚固封闭的内心世界的隧道,在其潜意识中找到了部分性格形成的历史根源。按照时间顺序,初中至高中阶段是其抑郁型性人格形成的早期阶段。补习至大一头一年,是其抑郁性格的定型阶段和早期PDST形成阶段。大学期间是抑郁性人格波动期和PDST加强阶段。毕业后至工作前二年,是抑郁性人格和PDST表象特征的弱化与潜伏期,工作后几年则是两种负面心理阻碍逐渐苏醒和成熟期。最近的亲人和知己好友的突然离世、初恋情人结婚、客人的刁难、身体重病等多种因素,均成为其抑郁性人格和PDST进一步恶化的直接原因。

    清醒过后,听到沈老师的简要分析,陆川着实吃惊不小,对内心中淤积了如此之多、多久的未解情结而感到意久,也为内心中有如此之多的情感垃圾而感到厌恶,同时,也为今后该如何是好而感到迷茫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