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护卫功臣级通用巡洋舰
罗守义号,周世文号,吴显忠号,王博号,张翰誉号,柏水均号,吕伯方号,葛涛号,邓叁强号,柳文彪号,高惠仲号,房芝山号,解恭号,蔡辉号,卜忠一号,史笛文号,屈辅通号,狄耿号,缪之山号,吉元朗号,洪波号,应溯珲号,粟军号,黄寅宏号,翁仲明号,糜素芳号,全元新号,仇满军号,宁邺号,谷定文号,甘兴平号,曲志远号,薛定颚号,荣翔号,管山中号,荀卿号,车泰贤号,班维号,左寿卿号,卢申谷号,贾致清号,万福号,林盛平号,阮凯号,童江号,项文龙号,姚石垒号,蒋日晟号,成鼎号,丁兆龙号,刘义闻号,蔺仲兴号,石达号,裘伯恩号,段子龙号,景奎号,殷正号,卞万康号,齐鲁号,雷景明号。 因为该级巡洋舰都用帝国海军历史上获得过“帝国海军荣誉勋章”,“帝国荣誉勋章”,“帝国议政院荣誉勋章”与“帝国皇室荣誉勋章”的巡洋舰舰长的名字命名,所以该级巡洋舰被称为“功臣”级。 功臣级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在设计阶段就提出了“通用”要求的巡洋舰,所以被归为通用巡洋舰,而不是《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中所定义的轻巡洋舰。 其初始设计在战争爆发前就开始了。只是,最初的时候,功臣级是按照重巡洋舰的标准进行设计的。随后,帝国海军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建造大型巡洋舰与轻巡洋舰之后,再建造重巡洋舰。因此,设计工作在六十八年(36年)年底就被叫停,并且一下就耽搁了足足两年的时间。 七十年(38年)的十月,随着战争迫近,帝国海军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帝国海军知道,战争期间,除了保证主力舰(战列舰)的优势之外,海军最需要的就是巡洋舰,特别是那些能够伴随主力舰作战,又能独立应付小规模海战,并且能够为陆战队提供支援的轻巡洋舰。 事实也确实如此,战争期间,巡洋舰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战舰,其使用强度与使用范围都超过了战列舰。另外,根据所执行的任务,巡洋舰必然出现两极分化,一是以“海龙”级为代表的,专门在远洋执行破交作战任务,打击敌方后勤保障线,以及海运航线的大型巡洋舰,另外就是以“汉江”级为代表的,主要伴随主力舰作战,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承担低强度海战任务,能够为陆战队提供强大炮火支援的轻巡洋舰。 只是,随着作战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轻巡洋舰”了。 不说别的,如果要让轻巡洋舰承担低强度海战的任务,其主要的对手就是敌人的巡洋舰(包括重巡洋舰),因此其防护与生存能力必须提高。另外,大部分低烈度海战的持续时间都比较长,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围绕着瓜岛的低烈度海战打了一年半),因此轻巡洋舰需要有足够的持续作战能力,这就要求其自给能力相当强,另外其各种主要设备(火炮、动力设备等)必须具备在战区进行维修与更换的能力。 再比如,轻巡洋舰在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的时候,作战压力通常比较大(在攻打九州岛的时候,为第13舰队补充的几艘轻巡洋舰连续几个月没有下火线,一直在海上活动),弹药投掷量往往非常惊人(瓜岛争夺战中,郑恩博指挥的第32舰队的四艘轻巡洋舰创造了在一天之内投掷二千四百吨弹药的纪录),因此轻巡洋舰在补给速度上必须要尽量提高,以缩短补给时间。 毫无疑问,帝国海军在战争爆发前建造的轻巡洋舰都不具备所有的能力。 经过全面评估之后,帝国海军发现,按照条约标准建造的轻巡洋舰几乎不可能达到所有的战术要求。显然,要想让巡洋舰的战斗力有多突破,就必须放弃条约标准,再根据实战需求制订新的战术标准。 制定新的战术标准比设计新的战舰还要麻烦。 按照帝国海军的传统,战术标准都是由实战统计结果,或者是根据科学分析结果而得出的。一套战术标准不仅仅用在一级战舰上,而会成为今后所有同级别战舰的设计标准。比如,帝国海军在历史上针对战列舰提出的战术标准一共更改了四次,而每次更改之后都会有几级按照新标准设计的战列舰问世。 当时战争还没有爆发,所以帝国海军只能根据情报,以及各种科学统计手段来设定新的战术标准。也正是如此,功臣级的设计工作才延迟了两年,直到帝国海军在七十年(38年)年底的时候拿出了新的战术标准之后,设计工作才再次展开。 可以说,新的战术标准完全颠覆了条约限制,也就超过了轻巡洋舰的范围。 在新的战术标准中,帝国海军对巡洋舰的性能做了全面规划,提出了五大主要性能:战斗力,生存力,持续作战能力,战场感知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这五大主要性能又分别有几项主要的战术性能指标,比如战斗力分成了对海作战能力与对地打击能力,生存力分成了防护能力、抗打击能力与抗沉能力。 反正,新的战术性能指标比以往提高了很多,要求也具体了很多。 虽然战舰的设计方法没有改变,但是新的战术标准给造船厂的工程师仍然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说别的,熟悉、掌握与理解新的战术标准就让工程师费了不少的时间。特别是理解,如果不能理解海军提出的战术标准,就不可能设计出让海军满意的战舰。 如此一来,功臣级的设计工作一直拖到了七十一年(39年)初。 也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不得不继续订购松花江级,并且让几家主要的造船厂建造按照旧标准设计的省会级。毕竟,战争期间不可能让造船厂停止建造工作,只要船台空出来,就要立即建造新的战舰,没有让造船厂空着船台等待新战舰完成设计的理由。 在熟悉与理解了海军的新战术标准之后,造船厂的工程师发现,新标准下的设计工作反而轻松了不少。比如,以往工程师只能与海军讨价还价来确定新式战舰的一些主要性能,现在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新标准对战术性能的要求更加明确,所以只要按照新标准设计,就能让海军接受。 只是,这次跑在前面的不是崇明造船厂,而是威海造船厂。 当时,崇明造船厂正被省会级的几轮设计工作与改进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法抽调足够数量的工程师来进行新式战舰的设计工作。结果,这让崇明造船厂失去了设计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巡洋舰的机会,也因此而损失了至少三千万金元的设计收入与专项收入。 威海造船厂为了能够赶超崇明造船厂,也拿出了血本。 据悉,当时威海造船厂花高薪从其他几家造船厂挖来了几名高级工程师,为此还与崇明造船厂、湛江造船厂对簿公堂,官司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威海造船厂向两家同行各赔了三百万与二百五十万金元,才达成庭外和解,结束了这场闹剧。 威海造船厂的“高投入”,换来的是“高回报”。 七十二年(40年)初,功臣级的设计工作就完成了,而且一次性通过了海军的审核。 只是,海军对一些比较前卫的设计并不感冒。 比如,最初的设计中,威海造船厂准备为功臣级配备的是一百七十五毫米口径的主炮,并且采用了联动推进系统,安装了自动弹药补给输送装备等等。 同时,海军另外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计却非常感兴趣。 比如,采用整体吊装的蒸汽轮机,新的弹药补给方案,油舱管道自动疏通系统等。这些都能有效的提高战舰的使用效率,降低后勤维护与保障的难度,提高其持续作战能力,以满足海军新的战术标准。 可以说,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设计让威海造船厂赢得了海军的青睐。 细节设计工作在七十二年(40年)十月份就完成了,随即帝国海军向威海造船厂单独订购了四艘,并且将其命名为“功臣”级通用巡洋舰。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12850吨,满载排水量15500吨,最大排水量:18450吨;总长:174.5米,水线长度:168.2米,型宽:19.4米,吃水:6.5米;定员:648人。 锅炉:8台七十三年型蒸汽锅炉,主机:4台七十年型蒸汽轮机,功率:1400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37节,续航力:11000海里/14节。 主炮:12门七十二年型150毫米/L52型舰炮(4×3),副炮:12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6×2),鱼雷:2具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各备雷20条)。 主装甲带:110-150 50毫米,装甲隔舱:75毫米,水平装甲:50-80 75毫米,炮塔:20-80-170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75-170毫米。 表面上看,功臣级的火力甚至不如汉江级,比省会级差远了。防护方面,功臣级也不如省会级,只是速度略微快一点。可是,功臣级的排水量却接近了省会级,其建造价格也达到了省会级的百分之八十。 显然,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功臣级采用了七十二年型150毫米舰炮,其射速比六十七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因此功臣级的主炮火力密度实际上比省会级提高了五分之一,而不是比省会级弱。另外,12门130毫米速射炮足以满足所有作战要求,没有必要再增加过多的炮塔了。 装甲防护方面,功臣级采用的是全面重点防御,在关键部位的装甲丝毫不比省会级差。另外,在采用了开放式设计架构之后,功臣级能够在前线锚泊地由工程维修船(舰)更换受损的设备,而不需要返回造船厂,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级战舰的出勤效率。 可以说,导致功臣级拥有接近省会级的排水量,武备数量却减少了一些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开放式设计架构带来的过多的舰体结构重量。另外,为了提高持续作战能力而增加的一些自给后勤保障设备也占了不少的重量。 功臣级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可以在前线锚泊地,或者简易港口进行维修,更换包括主炮炮塔,蒸汽轮机在内的重要设备的战舰。这样一来,受损战舰不需要航行上千,甚至上万海里返回帝国本土,在前线就能得到维护与修缮。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专业的工程维修舰船为其提供服务。 除了强大的自给维修能力之外,功臣级最大的亮点就是其自给后勤保障能力。 如果有快速战斗支援舰与综合补给舰,功臣级只需要四个小时就能完成燃油与弹药的全部补给作业;如果由普通军火船与油船提供补给,则需要八个小时。当时,其他巡洋舰在同等情况下需要的补给时间是功臣级的两倍以上! 按照帝国海军的测算,功臣级的使用效率比省会级高出了大概百分之二十五! 千万别小看这一点,这就意味着,四艘功臣级在战场上做出的贡献相当于五艘省会级,为此节约下来的费用(比如人员费用,燃油费用,战舰维护费用)可以让帝国海军采购更多的战舰,或者更多的物资。 当然,任何新概念诞生之后,都只有在实践之后才能得到肯定。 也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第一批只订购了四艘。 随着战争越大越激烈,战前服役的巡洋舰,以及在战争初期建造的松花江级轻巡洋舰逐渐无法满足作战需求之后,帝国海军立即追加订购了十四艘。 随着第一批四艘功臣级服役,并且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帝国海军又相继订购了三批,使其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六十艘。因此,功臣级也成为了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数量最多的巡洋舰! 因为从一开始就按照“通用标准”设计,所以功臣级大批量服役之后,其在战争中的表现极为活跃,成为了整个大战期间,帝国海军最优秀的巡洋舰之一,并且参加了除了战争初期之外的几乎所有海上作战行动。 战后,所有幸存的功臣级都被保留了下来,其中一部分在得到改进之后继续在帝国海军服役,另外十多艘则被出售给了同盟国。当时,很多弱小国家在购买了功臣级之后,都将其当作主力舰使用! 由此可见,功臣级是一种设计得极为成功的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