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小屁孩得了爵位
作为驸马,没有实权,也不会给予高位,所以很多有抱负的世家子弟不愿意做驸马,只有那些没有多少能耐又想保住功勋富贵的人家才会这样。 可杜五郎知道自己的能耐,以后也做不成大官,也不会居高位,顶多也就是袭了爵位。只是跟在爷爷身一年多,他发觉广陵王这个爵位代表着沉重的责任,他没有自信可以做好。 再说了他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再去通过读书科举,估计也不成。他喜欢酿酒,没有什么野心,做驸马也不是不可接受。 只是他现在的最担心的,则是肖静怡的性情,真的如她在两个meimei面前表现的那样温婉吗? 对此,杜五郎心里不确定! 杜五郎从没有想过三妻四妾,只想跟着发起和和美美过日子。若是公主不好相处,那以后也没法过好日子啊! 小夏太监得了赏钱,没有多做停留便离开了广陵府,回京赴命! 反正已经请假了,所以兄妹四个没有再去学堂。 杨氏心里一会儿高兴,高兴的是儿子的亲事有了;一会儿又忐忑,忐忑地是担心静怡公主会漫待儿子。 自从丈夫去西北,家里就她和五郎撑起来,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这些孩子里面她最心疼大儿子。 就在杨氏嘀嘀咕咕安排聘礼的时候,杜大山被广陵王,风清扬叫到了书房。 杜大山见父亲和舅舅正在喝茶,也没有丫鬟伺候,便起身给两位长辈倒茶。 他是小辈,他不干谁干啊! “父亲,舅舅,叫我来作甚啊?”杜大山最后给自己倒了一杯,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这才问道。 广陵王笑笑,看了看舅兄道:“谈谈五郎的婚事!” “五郎的婚事?”杜大山不解挠挠头,“不是已经赐婚了吗?那静怡公主咱们也见过。人不错,跟五郎也配。” “是很配。”广陵王点头道,“现在要说爵位的事情!” “爵位?这还有什么好谈的,还不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将来你的爵位传给我,我再传给五郎,咱们家也没有小妾庶子那些乱七八糟的,没人争抢爵位。”杜大山说道。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专门另说呢! 风清扬笑笑,道:“不光你不知道,我估计连陛下和太后估计都没想起来!” 杜大山来了兴致,连忙问道:“这里面还有隐情?” “有,有大大的隐情。”风清扬呵呵笑道,“第一代的广陵王跟着大晋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得了爵位。太祖皇帝,心胸宽广,功成名就,稳坐江山的时候。并没有做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情,有功之臣都有善终。尤其是以第一代广陵王最为得太祖信任。曾经在广陵王这一脉的爵位上规定,若是有杜家嫡长子尚公主,那么爵位顺延到嫡次子,以此来保证广陵王这一脉的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被皇族收编。” “嫡次子?”杜大山一愣,“那现在五郎不成袭爵,让八郎袭爵?” 风清扬摇摇头。道:“八郎姓风了,是我孙子,怎么能袭杜家的爵位!” 这时,杜大山目瞪口呆。五郎尚公主之后就不能承爵,八郎过继出去了,那.....那就只剩下几个月大的小屁孩小满儿,杜轩了! 一想到现在只会吃喝拉撒的大胖儿子,杜大山满头黑线啊!这小子命太好了吧,排行老三还能让他混上爵位。真......真是太有福气了。 难怪妻子杨氏整日说这小子有福气,现在看看,他们一家加起来都没这小子有福气。 “那爵位以后会落到小满儿的头上?”杜大山不相信问道,看着父亲和舅舅。 广陵王,风清扬纷纷点头。 “这个臭小子真有福气。”杜大山呵呵笑道,反正都是他儿子,落在谁头上都一样。 广陵王想了想道:“那五郎那边,你好好跟他说,别让他以为是小满儿抢了他的爵位。” 杜大山满不在意道:“父亲,放心吧。做广陵王要手握重兵,五郎太过忠厚了,没有手段,而且不会武功,不适合领兵,让他做驸马,不掌实权,酿酿酒,身份显贵,日子挺好过的。八郎跟着舅舅做学问,将来前程也不差。至于小满儿,人还小,可塑性很强,我们好好培养他,或许他可以挑起这份重担。” 广陵王听了,很是欣慰,大山本事虽然不大,但好在心胸宽阔,眼界很宽,看问题很全面。 “你能这样想就好,现在有了赐婚,后年初成亲。趁现在我们在广陵王府清闲,跟杨氏说说,好好准备聘礼。”广陵王提醒说道,“不懂的地方问郑嬷嬷。” “知道了父亲。”杜大山沉声道,他要好好想想,再给大儿子好好说说。 从书房里出来,杜大山去找杜五郎,到了正院,就看八郎,杜七妹,杜九妹跟杨氏在嘻嘻哈哈,不见杜五郎的踪影。 “小九儿,你五哥呢?”杜大山问道,眼睛四下扫视。 杜九妹嘿嘿笑道:“爹,五个哥羞,回自己书房了。” “哈哈!”杜大山哈哈笑道,“果真是有了媳妇孩子才能长大啊!你们先聊,我去找你五哥,有点事情要跟他说。” “那你赶紧去,待会就吃饭,别聊的太长时间,耽误了吃饭。”杨氏提醒说道,对于她来说,让丈夫孩子们吃好喝好穿好住好,这是最重要的。 “知道了。”杜大山说完,便转身去了杜五郎的院子里。 杜五郎正在练字呢,只是写的字略带漂浮,可见心境不稳啊! “五郎,既然心不静,就不要写了。”杜大山呵呵笑道,“来,来,坐好,我有话跟你说!” 杜五郎见父亲来了,还被父亲窥见小心思,顿时又脸红了,道:“爹,您要跟儿子说什么?” 杜五郎亲自给父亲斟了一杯茶,这才坐在父亲下手处。 杜大山一边喝茶,一边在心里组织语言,想着如何说,能让儿子尽可能的接受现实。